莎朗石頭 wrote:
舉個電影的例子好了,...(恕刪)
我是XBOX的使用者,但不是重度。
我好贊同莎朗石頭大大的說法
憑什麼我買東西要轉讓給別人,你微軟還要來收費?
今天我買下了我的使用權,爾後我要轉讓我的使用權給B,B於是獲得了我的使用權,我也無法行使我的使用權,那麼憑什麼微軟要來插一腳說:欸 我要收費喔!
你能想像 買DVD回家,想借片子給我姊看 片商要收錢嗎?
你能想像 買書回家,想借書給我老公 書商跑來要收錢嗎?
難道我們不尊重智慧財產權嗎??
微軟就有尊重我們這些買正版的人嗎?何況還要跟你買主機!!!
真要賺錢就全部改買時數啦,玩多久付多少錢,願意付的就繼續玩,不願意的自有其他選擇!
以後也不用出租光碟啦,直接出租主機+帳號!
不要怪我們激動,認為正確方案都還沒出來就反彈!
因為微軟可能會因為輿論再做方案的調整,適時的反應不叫過度反應。
「購買者到底是否擁有該軟體『完整』的權利」?
蘋果的app store綁定了權利給購買的帳號
這確實前所未有、相對地、所有的app的「管理」也都由蘋果的雲端來處理
使用者是用帳號來下載自己購買的app
這種方式剛提出的時候、有很大的爭議
但目前可以仍算是平穩運作(還是有爭端)、單純是因為消費者心理可以承受的緣故(金額)
但今天若把金額放大到數倍、甚至十幾倍
那就未必然
況且、家用主機過去的消費模式已經被習慣成「購買軟體之後即擁有完整的權利」
如今一樣的東西要改變
恐怕仍是有很大的困難
PS3改機越獄事件也是類似的情況
消費者購買後卻沒有完整的權利
anyway、或許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新時代的新消費模式」
倘若要撇開一切既有的消費觀感與法令
那微軟要面對的就是最現實的「銷售量」
相對於還沒完全公開的ps4、還有其他尚未嶄露頭角的競爭對手
到底會如何、也只能繼續看下去
就看買單的人有多少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