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者鬥惡龍》被譽為「日本國民級RPG」並不是誇張的說法,這個登場30餘年的系列愛好者跨越數個世代。每當《勇者鬥惡龍》新作推出,各種學生翹課、上班族請假的狀況就會大量出現,沒玩《勇者鬥惡龍》甚至可能突然就無法跟上朋友的話題,這已經不僅僅是一款遊戲,而是一種文化現象。
《勇者鬥惡龍》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它在日本的開創性地位,但雖然老牌、雖然走向正統,每每卻能端出不老套的表現。因為《勇者鬥惡龍》的核心宗旨,是希望透過冒險,讓玩家跟著有哭、有笑、有感動,真正投射其中。為了讓這個如此精彩的作品系列有更多玩家能體會,近年《勇者鬥惡龍》也開始積極向海外發展。

在這個契機下,同時加以SIET中文化中心的大力配合,台灣玩家將是海外首先擁有在地化版本《勇者鬥惡龍XI》的一群。
《勇者鬥惡龍》系列在2016年5月時剛誕生屆滿30週年,一個貫穿如此漫長歲月的作品,當然也在各種不分年齡層中都擁有支持喜愛的族群。不久前7月29日時,系列最新一款作品《勇者鬥惡龍XI:尋覓逝去的時光》各版本正式在日本上市,獲得熱烈好評,總出貨量突破了300萬套。

當然這當中也包含許多能力足以跨越語言隔閡的海外玩家,台灣就有不少RPG愛好者等不及中文版,日文版時就入手展開這段全新的勇者冒險。

15年前就加入《勇者鬥惡龍》開發團隊的系列總監製三宅,個人覺得《勇者鬥惡龍》系列有著非常重要的三大核心價值:首先是不用看說明書或經過繁複的教學,隨手就能展開遊戲玩並理解各種內容,不管是什麼族群、什麼年紀的玩家,都會非常容易上手。

第二是遊戲提供的是一段有溫度、有感情的冒險體驗,讓玩家不會覺得自己是在面對機器或某個死板的系統,而能真正獲得感動。連帶的第三,每一款《勇者鬥惡龍》中都希望玩家能覺得自己就像是遊戲中的主角一樣,完全投入其中、面對冒險未知的興奮感。

之所以能在31年來始終如一的帶給玩家一款又一款高品質的《勇者鬥惡龍》作品,除了被稱為「勇者鬥惡龍之父」的系列創始堀井雄二老師,總是為《勇者鬥惡龍》設計人物與怪物的日本知名漫畫家鳥山明老師,以及著名作曲家椙山浩一,這三巨頭之間長久的緊密合作是最大關鍵。當然,還有所有玩家這麼長時間以來的一路支持。

《勇者鬥惡龍》系列除了11款正傳作品外,還在各種平台上總計已經推出了超過百款的各種旁枝遊戲,累積了7100萬以上的總銷量。不管是哪個平台的哪款作品,《勇者鬥惡龍》秉持的總是「不分年齡層」、「隨心所欲的遊玩」等精神。近年陸續推上行動裝置等家用主機以外的平台,類型上也一再突破角色扮演,希望玩家能以各種方式感受《勇者鬥惡龍》。

與上一代的《勇者鬥惡龍》正篇作品《勇者鬥惡龍X:覺醒的五個種族》推出已經過去5年時間,再加上10代作品是系列中首款的MMORPG類型,《勇者鬥惡龍XI:尋覓逝去的時光》是系列玩家期盼已久,久違的單機正篇作品。此外在PS2的《勇者鬥惡龍VIII》之後就不再登上PlayStation系列主機的《勇者鬥惡龍》,本次強勢回歸PS4也成為一大話題。

從初代作品開始就堅持著親手撰寫劇本的堀井雄二老師,對劇本的堅持也深刻呈現在《勇者鬥惡龍XI》,這同樣是一款由堀井老師完成劇本原案之後,才交由製作團隊著手打造為遊戲,過成中堀井老師也依然非常細微的確認每一個部分是否有反映出他想呈現的故事感。

《勇者鬥惡龍》被視為最「正統」的角色扮演遊戲,大家說到《勇者鬥惡龍》,浮現的一定是被選中的勇者,集結伙伴踏上旅途、打倒魔王拯救世界這樣「典型」的套路。有趣的是,《勇者鬥惡龍XI》的勇者卻是在被稱為「惡魔之子」而且受眾人追捕的情境下展開冒險。在這次的故事中,將以全然不同的角度去探討「所謂的勇者究竟是什麼」。

已經玩過日文版的玩家或許和這些角色都已經建立了深刻的感情,在《勇者鬥惡龍XI》的冒險中,主角將與與數位夥伴們相遇並共同冒險。秉持著《勇者鬥惡龍》系列的慣例,這次的人物依然是由《七龍珠》的鳥山明老師操刀設計的角色。由於已經接連設計了11款正篇作品的角色群,岡本製作人側面了解知道鳥山老師其實已經快把梗用光了,但還是很努力的設計出一群充滿魅力的角色。

這張人物集合中,站在中央長髮紫衣的是作為故事主角的勇者,姓名如同慣例是玩家自行決定的。夥伴們由左至右分別是魔法師「薇若妮卡」、僧侶「雪妮雅」、盜賊「卡繆」、旅行藝人「施維亞」,最右邊的兩名人物則因為牽涉劇情洩漏暫且不做介紹。
每個角色都設定有鮮明的個性與能力類型,深刻反映在遊戲的故事表現與戰鬥進行之中。不同風格的角色交織成一場精彩的冒險內容,鳥山明老師在設計角色時不僅是外觀,包含對應個性的各種細節都非常注重,相信隨著故事推進,玩家會一步步會受這些角色的吸引。

製作團隊提到,在日本遊戲上市之後,收到很多女性玩家的意見表示最喜歡卡繆,但她們同時也覺得在深入玩過後,每個角色都很喜歡,難以選出最喜歡的人物。同時不僅僅是主角友方,反派角色也都有細微的設定並讓玩家能留下深刻印象,交織出精彩的對手戲。

也因為重回PlayStation陣營,登上PS4這台次是帶性能的主機,讓《勇者鬥惡龍XI》的PS4版能有更細膩、更活靈活現的演出表現。所有人物從平時的一舉一動到戰鬥中的一些慣性小動作,甚至中了異常狀態開始跟著跳舞的舞步,全都對應著各自的個性,有著值得欣賞的細節。

《勇者鬥惡龍XI》的音樂,仍然是由一直以來為系列操刀的椙山浩一老師進行。現年已86歲高齡的椙山浩一老師在2年前就已經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記載為最高齡的作曲家。在整個《勇者鬥惡龍》系列中,椙山浩一老師打造過整整450首以上的樂曲,雖然拜託年事已高的老師讓人有些良心不安,但椙山浩一老師仍然非常熱心的為《勇者鬥惡龍XI》譜寫了40首以上的樂曲。
《勇者鬥惡龍》系列在音樂上的一大特徵,是每首樂曲都非常有情境感與象徵性,城鎮、村莊、原野、城堡,不同氣氛的場所就有不同的音樂,當然也會隨著劇情起伏轉折改變。在11代中的全新城鎮、全場景,也都搭配了全新的樂曲。雖然曲目是新的,風格對應上卻有符合著一貫印象,如果是系列老玩家,聽著音樂喚醒熟悉的感覺,了解一個地點的定位,也是一種享受的角度。

在本作最開始,製作團隊與堀井老師討論作品走向時,他們認為「11」是由兩個「1」所組成,正好是作為系列全新起點出發的好時機,因此他們是以「重新創作一款初代《勇者鬥惡龍》」的心情展開這款作品的製作。以此為全新原點,重新審視整個系列的價值是《勇者鬥惡龍XI》的一大核心價值。

而相當值得注意的一個重點,是本作的副標題「尋覓逝去的時光」,負責撰寫劇本的堀井老師最喜歡在各種地方留下驚喜,製作團隊表示隨著慢慢體驗劇情,玩家們會開始發現這個副標題真正的用意。

在《勇者鬥惡龍XI》正式回歸PS4之前,兩款動作類型外傳作品《英雄集結》已經先後登上PS4。這個旁枝系列除了玩法上的特別外,最受矚目的是人物角色配上了完整的語音,這是《勇者鬥惡龍》系列首見。原本在兩款作品的嘗試並獲得好評後,許多玩家認為《勇者鬥惡龍XI》該是首款有對話配音的正篇作品了,但最後《勇者鬥惡龍XI》卻是近年少數完全沒有語音的大作級遊戲。

對此製作團隊表示,最初當然有評估過是否要進行配音,但因為堀井老師對於劇本極為重視與堅持,希望能反覆調整到最後一刻。配音作業是需要提早進行的,如果配音了,腳本對話就會很難進行更改,因此最後《勇者鬥惡龍XI》決定採用了讓老師到最後一刻都能好好修改故事的製作流程,配音就只好暫時捨棄。

而現在既然遊戲發售了,劇本也已經不會更改了,是否還會已DLC方式追加配音呢?對此製作團隊也明確的表示完全不考慮。《勇者鬥惡龍XI》的理念之一,是玩家只需要一次購買就能擁有真正完整的遊戲體驗,因此完全不打算加入任何額外的追加內容,不會有任何DLC也是最初就定調的方針。
已經有遊玩日文版的朋友會知道,《勇者鬥惡龍XI》中角色換穿武器時會有外觀變化,但多數的防具並沒有紙娃娃呈現,只有少數特定的裝備會改變角色外觀,和8代的系統類似。既然要做AVATAR為什麼只有一半呢?最大的理由,是希望不破壞每個角色在玩家心目中的共通印象。

或許過了十年二十年後,大家回想起《勇者鬥惡龍XI》時不見得還記得每個角色的名字,但因為角色鮮明的特質,還是會有「那個戴著紅帽子的小女孩魔法師」這樣的共同印象。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更好的發揮鳥山明老師所設定的人物特質,因此他們決定讓遊戲中大部分的場合,角色都維持著典型樣貌,僅加入一些能改變外觀的特定裝備增加玩家樂趣。

也是相同的理由,讓主角也就是玩家扮演的勇者,造型沒有開放給玩家自訂打造。在結構特殊的9代與MMORPG的10代中,玩家都能自訂角色的外觀,但在重新建立原點的11代中,製作團隊希望如此有紀念意義的一代作品,能有一個共同的勇者形象留在玩家心裡。

《勇者鬥惡龍XI》將是首款進行完整繁體中文化的正篇作品,而這款故事極為厚重的作品,日文原文有著230萬字以上的文本,翻譯起來是相當浩大的工程。一般來說如果打算讓各語言版本同步推出,提前進行文本翻譯是必要的,而雖然製作團隊也希望能更快的把《勇者鬥惡龍XI》帶給海外玩家,但基於配音同樣的理由,直到正式完成前堀井老師都可能更動文本,因此只能在完成後才展開翻譯。

這種狀況下,僅僅相隔4個月的時間就能翻譯完成《勇者鬥惡龍XI》230萬字的繁體中文版,並在海外率先推出,製作團隊覺得是非常快速的進度。之所以能達到這件事,有賴於SIET中文化中心的大大努力。如果不是這些翻譯人員夙夜匪懈的進行作業,不可能這麼短時間就完成。

由於《勇者鬥惡龍XI》的劇情內容在日文版上市前必須完整保密,平常總在台北辦公室進行翻譯作業的SIET中文化中心成員,這次也少有的前往日本SQUARE ENIX總部閉關整整四個月時間。由於中文化中心內有大量《勇者鬥惡龍》愛好者,在決選究竟誰能被派往日本時,自薦的競爭十足激烈。

大家熟悉的SIET總經理江口達雄苦笑著說,甚至有中文化人員在沒被選上時失望的宣言要離職。但畢竟不可能所有人都派往日本,勢必得做出篩選,實在是滿傷腦筋的。

除了份量之外,翻譯中的許多細微之處也是中文化中心投注許多心血的地方。現場製作團隊舉了一個例子,是勇者在調查書架時,看到一個某位大叔寫在筆記中的冷笑話。如果直接把日文冷笑話照翻譯成中文,那笑點大概就消失了。不僅僅是為了傳達意思,而是為了讓中文玩家在這個情境同樣有那種「雖然知道是笑話但…」的細微感受,替換了中文玩家也能理解的道地冷笑話在其中。

諸如此類的細節在遊戲中相當多見,中文化中心成員在翻譯上確實是絞盡腦汁。
這是第一款中文的《勇者鬥惡龍》正篇作品,但這卻是系列的第11款遊戲,或許有些台灣玩家會因此感到卻步:「前面10代我都沒玩過,看得懂11代的故事嗎?」對此製作團隊保證,《勇者鬥惡龍XI》作為一個新的起點,即使是新玩家也能很好的享受內容,許多日本玩家給予好評時也都提到這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款《勇者鬥惡龍》」。

而當然在遊戲內有許多元素與場面,致敬著過去10款《勇者鬥惡龍》的經典內容,如果是系列鐵粉,玩到時也肯定會會心一笑,得到專屬於老玩家的樂趣。同時雖然不能透露太多,但「尋覓逝去的時光」這個副標的真相,也包含著會讓玩家想回頭瞭解過去10款《勇者鬥惡龍》的意味。

有關注遊戲新聞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勇者鬥惡龍XI》日文版在達成某個遊戲條件後(基於劇情洩漏不詳述條件內容),將能取得免費的初代《勇者鬥惡龍》PS4下載版,並在PSN商店下載。那麼繁體中文版是否也有同樣的待遇,能在台灣PSN商店取得「中文化後的」初代《勇者鬥惡龍》遊戲?對此製作團隊表示雖然明白台灣玩家一定也想要,但目前仍然在商討中,還沒有具體方案透露。
最後,已經有在遊玩日文版的玩家或許會在意的一個問題,是日文版《勇者鬥惡龍XI》的遊戲記錄是否能直接轉移到繁體中文版使用?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可惜是沒辦法的,但玩家可以透過這次特別加入的復古系統「復活咒文」,在繁中版開始和日文版「差不多狀態的進度」。

所謂的「復活咒文」,是主機遊戲還沒有記錄機能時,用來讓玩家延續進度的作法,只要把產生的密碼抄寫下來,下次輸入後就能繼續。當然隨著技術進步,已經很久不需要靠密碼抄寫來「接關」了,不過在這個重回原點的新作中,製作團隊刻意把這個復古要素帶回來,作為趣味點放在遊戲中。

當然《勇者鬥惡龍XI》有著方便的存檔機能可以使用,但如果你想要的話,也能透過抄寫20碼的復活咒文去將「差不多的進度狀態」轉移給其他機器使用,甚至包含不同平台版本的《勇者鬥惡龍XI》。透過復活咒文這個古老的系統,PS4與3DS這兩大陣營的不同主機首次達成了某種意義上的記錄共通。

當然,現在的遊戲複雜程度不比當年,如果要把一模一樣的進度轉換成密碼,那可能會是上萬字的咒文,光抄寫就要花上一整天。取捨之後,《勇者鬥惡龍XI》使用了20碼的復活咒文,讓玩家可以在差不多的進度與隊伍狀態下延續遊戲,所以並不是真正完全相同,而是「差不多」的記錄。想在繁體中文版延續日文版進度的玩家,也能透過復活咒文系統延續冒險進度。

最後,製作團隊表示《勇者鬥惡龍XI》在日本上市之後,除了創下銷售佳績,也獲得了大量正面的玩家意見回饋,普遍認為這是一款不但好玩、劇情更是出色的作品,即使放眼系列歷史中都是相當優秀的一款正篇《勇者鬥惡龍》。繁體中文版推出後,希望有更多台灣玩家能感受日本國民RPG的魅力。

《勇者鬥惡龍XI:尋覓逝去的時光》繁體中文版將於2017年11月11日推出,由PS4獨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