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753951 wrote:
這樣想就完了
家機遊戲性能新一代主機剛出都是領先電腦好幾年
想想任天堂剛出時~電腦的遊戲性能?
超任剛出時~電腦的遊戲性能?
PS剛出時~電腦的遊戲性能?
PS2剛出時~電腦的遊戲性能?
PS3剛出時~~電腦的遊戲性能?
現在過了5年~電腦性能追過本來就正常
PS3是CELL CPU難解釋7條執行緒
已360 3核心CPU 3.2GHZ來解釋~5年前的電腦連雙核都沒有
過幾年才出現?
想想如果5年前~3大主機都出跟WII一樣的畫質會有多慘
呀~伊爹
5年前 還在顯卡記憶體加ram 512MB嗎??
那時候早就顯卡256 記憶體2g了
360 3核心嗎? 這我是不知道
但是是什麼等級的cpu?
顯卡不是都7800等級左右
應該當時高階電腦的位置
有超越嗎?
boss753951 wrote:
當初研發PS3和360
也是超越當今普及的技術~IBM客製化3核心CPU和CELL 那時的電腦也沒有這技術
也是賠本賣~賠到成本降低開始賺~所以成本考量本來就
INTEL已經成功3D立體製程技術~宣布繼續可以延續摩爾定律18個月性能增一倍~預計年底量產新一批CPU
上次是給IBM研發客製化CPU~可能這次就...
客製化的東西本身就佔了點優勢
問題出在實際的表現和當初的理想還是有一些差距
況且在遊戲中最重要的顯示晶片,依然就是NVIDA或是ATI的產品
就算INTEL宣布可以繼續摩爾定律,這也不能代表未來PS4或下一代XB能比PC更強大(因為同時的PC硬體也在進步)
現在地球上開發這幾個重要運算零組件的廠商就這些,SONY能拿到的技術,我相信對手(MS或任社)也不會差太多
就算SONY或MS等不惜成本用當時最強的硬體,但以你說的摩爾定律,很快的這樣的優勢就没了
問題是他們可能不惜代價這麼做嗎?我不這麼認為
而且我不得不說,你認為家用主機要比硬體強的邏輯只能適用在早期,就好比很多人認為AC一定比家用強一樣
但看看自從DC,PS2等主機出來後,很多AC都是直接拿這二台的硬體來開發遊戲,就可以明白家用早就超越AC了
同樣的PC比家用強也没什麼奇怪了,既然PC硬體比較強大了,家用主機用類似的硬體也没什麼不對
mrmowmow wrote:
一堆美式槍fps 人人都有
第一方 兩邊都有
總之拿掉日式 兩台遊戲陣容差不多
但是ps3就是多了一堆日式...(恕刪)
還是要看完全優化,電腦的CPU主要還是執行事務,遊戲其次
而遊戲主機則是完全朝遊戲設計
360 3核心等級是3.2GHZ 3核心,不過PS3 CELL更強只可惜顯卡太弱拖累
就像我筆電 INTEL CORE2 1.66GHZ 顯卡8600GT,播放1080P都可能LAG
而1公升電腦ACER REVO CPU才ATOM 顯卡ION卻能輕鬆放1080P
主要還是看設計朝哪邊優化
且當年要組高階沒幾個人,要用砸錢來比不如說超級電腦可能20年內沒有遊戲主機能超越

http://www.yesky.com/234/2051234_6.shtml
Xbox 360依靠多線程能力和程序化合成技術,能夠在遊戲中營造出更加逼真的虛擬場景,而且其繪圖處理能力超過了現在市面上的所有遊戲主機和桌面電腦
WII有獨佔千萬大作,盜版猖獗依然破千萬
360也有獨佔千萬大作,盜版猖獗依然破千萬
PS3主機已經銷售破5000萬,盜版也是最近才破,怎麼還沒獨佔千萬大作呢?
如果你要說日式遊戲,說真的,純日式遊戲360比較多(橫向射擊,紳士遊戲)
至於你所說的那些日式遊戲,其實很多都不日式了,漸漸變成歐美風格
不用蒐集七龍珠,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你三個願望
kevin^^ wrote:
360 3核心等級是3.2GHZ 3核心,不過PS3 CELL更強只可惜顯卡太弱拖累
以一個遊戲程式設計者的立場, PS3的CELL並沒有比360的PPC 3核心好...
PS3說實話只有一個核心, 其它都是特殊運算(例如向量,矩陣計算)用的核心...
問題是現在遊戲的複雜程度,使用到很多CPU才有的指令愈來愈多,通用型的CPU只有一顆會有問題.
CELL擅長於繪圖的工作(那些SPE就是拿來做這個用的),但太輕視現在遊戲對CPU的依賴愈來愈重.
因為對現在的遊戲來說, 繪圖不再只是唯一負擔大的工作, 遊戲的邏輯也愈來愈複雜了. 光是在
把畫面丟出來畫之前的運算就不得了了!! 一個以上的通用型中央處理單元絕對有必要!
SONY虧就虧在,明明花了那麼多錢跟精神下去開發的PS3, 出來的東西跟微軟拿現成零件組的的
拼裝貨(講難聽點就是這樣)在跑遊戲的時候差不多, 甚至稍差一點....另外, 遊戲開發者要花
更多的時間try & error才能慢慢弄懂PS3怎麼用比較好的時候. XBOX360是某一個規格的PC
直接寫一寫就能在PC上執行跟除錯,花點時間轉到XBOX360上去,效能還有可能會比PC還快!!
這點也是PS3吃虧的地方....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kevin^^ wrote:
還是要看完全優化,電腦的CPU主要還是執行事務,遊戲其次
而遊戲主機則是完全朝遊戲設計
360 3核心等級是3.2GHZ 3核心,不過PS3 CELL更強只可惜顯卡太弱拖累
就像我筆電 INTEL CORE2 1.66GHZ 顯卡8600GT,播放1080P都可能LAG
而1公升電腦ACER REVO CPU才ATOM 顯卡ION卻能輕鬆放1080P
主要還是看設計朝哪邊優化
且當年要組高階沒幾個人,要用砸錢來比不如說超級電腦可能20年內沒有遊戲主機能超越
http://www.yesky.com/234/2051234_6.shtml
Xbox 360依靠多線程能力和程序化合成技術,能夠在遊戲中營造出更加逼真的虛擬場景,而且其繪圖處理能力超過了現在市面上的所有遊戲主機和桌面電腦(恕刪)
Wiki有說"SPE不能直接存取主記憶體,需透過DMA方式存取",所以Cell只有雙執行緒,SPE只是個DSP的輔助角色,十分雞肋.
另外一提Xenon是in-order code execution處理器,通常時脈下都遜於X86這些out of order處理器,比較ARM處理器的Cortex A8到A9的單位時脈性能提升到1.2倍就可明白.真相是XBOX360的CPU宣稱性能至少要打8折以上.
認真的說Xenon是IBM Power4降級後的PowerPC 970再降級的核心,實際性能大約跟Pentium4同級.
這點大大引用 http://www.yesky.com/234/2051234_6.shtml 強調很多次.Xenon和CELL分支預測能力差,實際性能不會太好看.更強調CELL的SPE只是虛有其表,看得到用不到,比Xenon還不如.
另外文章是2005年寫的.他說"其繪圖處理能力超過了現在市面上的所有遊戲主機和桌面電腦",若睌幾個月看到Core 2 Duo和GeForce 8應該會把結論刪掉重寫吧.
XBOX360的GPU Xenos有 232 million transistors
ATI的Radeon X1900 XT (R580) 是 384 million transistors
Radeon HD 2400 XT是 180 million transistors
Radeon HD 2600 XT是 390 million transistors
可以知道transistors規模 2600 XT = X1900 XT >> Xenos > 2400 XT.
但Xenos包含記憶體控制器和橋接Bus的電路,實際GPU核心的transistors會更少.
以HD 2400 XT是180 million transistors有 40 unified shaders來推算,充其量Xenos差不多 48 unified shaders,不難估計XBOX360的GPU大約是HD 2600 XT >> Xenos > HD 2400 XT水準而已,跟目前市面上主機板內建的 785G, 790GX差不多等級.甚至更差.
以2011年的眼光來看,2005年的高科技遊戲主機實在不怎麼樣,幾乎領先不到一年的時間,中階的PC遊戲性能就達到遊戲主機的水準.五年後更只有PC入門級的水準.
好家在,現在的遊戲主機都跟PC有類似的硬體,可以交叉比對遊戲主機到底有啥本事,不用再聽Sony膨風吹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