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巴哈消息:漫漫十年的中文化歷程 新力電腦娛樂 PlayStation 中文化團隊專訪

Mitsi wrote:
有同感+1有點認真地...(恕刪)


我也是覺得憑著這幾個人能這樣
也沒什麼好挑剔的了

台灣微軟本身就有在PC遊戲上進行中文化
應該是有一個不算小的團隊在支持著

不過有競爭才有進步
也希望廠商能多重視台灣市場
這些年感覺連PC GAME中文化都不如以前
特別是有的連說明書都懶得翻譯了
得意春風 自在飛翔
難道金庸寫小說也因為兩岸三地新加坡寫了不同的版本?

沒有嘛.....

從PS時代就開始畫大餅...
劃到PS2說會有網路OOXX...
結果勒?

PS2中文化讓我最開心的只有TOD
不過那也離日文版很長一段時間了..
望著一大箱PS2的片子,囧....
也不要說中文化啦,就英文化好了
畢竟英文或是日文對一般大眾來說起碼英文還可以查字典看的多一些

這就是我後來會跳槽到XBOX360的原因...
沒有中文也沒關係,我還有英文版

可以請這個小組去看看人家XBOX360 LO的翻譯水準...

不過這邊也要批一下XBOX360
戰爭機器二翻的啥鬼,斷字斷行斷的有夠爛...

另外提到兩家公司的後台
SONY能丟的銀彈也不少吧..
生平進退如飆風 一睨人才天下空 獨向蒼天橫冷劍 何必生吾慚英雄
我倒覺得一個五人"中文化"小組 工作也沒有只在中文化

包括亞太區的遊戲行銷跟規劃(光是每個月各機種出的新遊戲可能就會忙翻了)

跟廠商接洽(這又不是在辦公室打打電話就OK) 還要找遊戲中文化 工作量是很大的

光是行銷一塊遊戲好了 看似普通的行銷 光是想行銷計劃、行銷構想+跟上司開會就夠搞一個月

請大家自己想一下 pes2009 如果是你 你要怎麼行銷

光是想出一個點子就夠讓你抓頭抓一個禮拜

如果是玩家期待度超高的強片 各地的開賣發表會 想點子完後 還要跟各國的sce分公司開會聯繫

發表會怎麼辦 行銷怎麼推 人多口雜 這就會弄了好幾個月 行銷企畫在台灣就夠苦了

又碰到吹毛求疵的日本人 可憐

簡單來講就是每個人的職務就是行銷+PM+翻譯+debug

我是不知道Xbox的中文化小組的工作內容跟人數

如果兩家的中文化小組的工作內容和人數 是相似的

再來比較也不遲

如果單純只做遊戲中文化而數量不多 是應該批評

如果不是 我不覺得有甚麼好原因拿遊戲數量來說嘴
作網站真難 都要扮黑臉寫文章、砍帳號逼廠商買廣告...
為啥不能說嘴?
如果說那五位小組不能負擔這些事情,SCEI SCEJ SECT為啥不能擴編?
M$錢多?難道$ONY就錢少了嗎?
XBOX360的中文化陣容比較大的話是不是代表其陣營對於玩家有更多的誠意?

要跟人家打仗兵比別人少再來哀打不贏?

這不是理由!!

這是商業競爭!!

誰投入的資源多誰就可能贏!!

玩家和遊戲公司都是很現實的...
生平進退如飆風 一睨人才天下空 獨向蒼天橫冷劍 何必生吾慚英雄
paulpro wrote:
為啥不能說嘴?如果說...(恕刪)

非常中肯,sony在ps、ps2的時代也賺了不少了吧。
sony在中文化來說,確實比有機來得少很多。
近幾年來中國市場的擴大,讓sony不得不重視中國市場吧!

上面網友說的,我非常贊同,這本來就是商業競爭。
沒有所謂的公平,商場只在乎實力。
白 雲 天 地 為 衾 枕 , 興 來 倒 臥 醉 花 顏 ;
satff wrote:
我倒覺得一個五人"中...(恕刪)


據我所知 XBOX360 的遊戲好像都是外包給一些國際翻譯公司進行初步翻譯工作, 例: Lionbridge, SDL 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該公司規模背景就知道 360為何能有這樣高的中文化遊戲產量了
paulpro wrote:
為啥不能說嘴?如果說...(恕刪)

我只針對一些人對於5人小組所中文化的數量提出我的看法

造成誤會 深感抱歉

我也認同商業競爭 投入的資源越多 當然反饋會越大

但是10年的成立卻僅有5人外加支源debug工程師及工讀生

或許有數種原因影響不擴編的理由 但SCE的考量 也不是我們僅僅在這討論 就能猜透一二

現在SONY社長換成現任董事長 或許這個外國人的作風會改變SONY在各產業的走向
作網站真難 都要扮黑臉寫文章、砍帳號逼廠商買廣告...
我第一次覺得中文化很讚的遊戲是 XBOX 的HALO.裡面丟手榴彈還會說我賞你一顆巴辣.讓我發出會心的一笑
讓你感覺有用心在做

要比錢的話.兩家都差不多吧
只差在有沒有"用心"

所以SONY這次輸了
10年前就開始輸了
PS3吸引我的只剩下GT了
現在又一大堆壞掉.
我都不敢開機
很怕一開機就7000元飛了
搜尋到去年富比士發布的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名,
來看看微軟和SONY的財力差距。
先說一聲,找不到針對遊戲部門的排名,
這是針對整個集團的市值排名。

微軟全球第6,
日本僅四間企業進百大,沒有SONY,
最高的是豐田汽車第21名。

由於是網路搜尋的,或許會有誤,請不吝指正。
雖然是針對整個集團的市值作排名,
不過以此類推下去各個分公司、子公司,
應該也能大致勾勒出兩者財力的差距了。

以微軟的財力,既然決定要搶電玩市場,
有本事做到這種程度本來就在意料之中,
不過並不是要說SONY可以不用努力,
只是對它的期待要合乎現實狀況比較合理。
原地踏步是還不至於啦,
不過腳步慢了些是事實

不過你如果有和日本公司打過交道,
就知道他們真的什麼都慢
畢竟美、日企業文化相差太多~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