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01-28最後更新)前驅車volvo c30懸吊調教苦手!!請高人指點迷津!

前輪的LSD只會讓車子更難轉彎,但可以在加速時提供穩定的加速力,避免扭力轉向(動力過大左右兩輪輸出不均使車子不能直線前進)。
FF車的1WAY LSD, 只在加速時作用; 同時LSD也是電子或機械耦合式, 並非100%
所以改裝LSD並不會使車子顯的難以轉彎

動力過大確實會產生扭力轉向, 但扭力轉向的產生是因為傳動軸左右不等長, 並非左右輪抓地力不同
LSD作用目的只在於限制原車差速器的作用持續擴大不利於加速,
使兩邊輪子都得到動力同時輸出, 不論它們處於抓地或是空轉, 也不論轉向舵角是多少
扭力轉向產生後, 只能靠車手減少動力輸出減輕狀況, 但若是加速需求, 則要靠車手加以適時修正方向盤
因此LSD的作用與避免扭力轉向是無直接關連的

請問板大,
您主要的問題是因為空轉打滑不能過關,還是單純只是想把"打滑"這項問題處理掉?
若是只是想把打滑的問題處理掉,那就請您換高階輪胎.
原本車子配的是舒適軟胎,小弟更換成跑車軟胎就明顯改善非常多了.
若是還是覺得改善程度不夠,那除了換抓地力更好的胎外,就是把輔助內的"防滑煞車系統"打開.
小弟自己的試驗是,用原本的舒適軟胎,防滑煞車系統"off"的時間做基準,單純把"防滑煞車系統"on後,時間可以縮短約3秒,若是再換成跑車軟胎,時間可以再縮短約8秒.

以下是小弟過關時的設定,提供您參考:
車身、底盤:
車身輕量化第3階段、碳纖維引擎蓋、車身輕量化,尾翼前0、後5
引擎:
跑車晶片、引擎改裝第一階段
進氣系:
跑車型進氣岐管、賽車型空氣濾芯
排氣系:
跑車用觸媒、跑車消音管
過給機:
N/A (沒改)
變速箱:
N/A
傳動系:
雙碟離合器、準賽車飛輪
懸吊組:
車高調整型跑車組==>
懸吊組:
調節車高:前-5、後-5
彈簧係數:前4.5、後3.3
避震器:前2、後2
平衡桿:前1、後1(預設,沒法改)
車輪定位:
外傾角:前0、後0
束角:前0、後+0.2(預設,沒法改)
煞車:前6、後8
其它輔助:
變速箱:MT
前輪:舒適軟胎
後輪:舒適軟胎
駕駛車線:on
TCS:off
防滑煞車系統:off
動態操作:off
動態穩定管理:off
ABS:2

cima5969 wrote:
FF車的1WAY L...(恕刪)

差速器兩側輸出軸只要有一軸負荷減少,所有動力反而會加於此,轉向時內側輪負荷增加,外側輪因而得以增加輸出使外側輪加速,以幫助車輛轉向;傳動軸的長短問題的確是扭力轉向的問題之一,扭力轉向泛指的是扭力過大造成車頭偏擺,最明顯的是直線加速賽的前驅車!LSD可抑制兩輪轉速過大的問題(但要看是幾%的),不管是1 WAY、1.5WAY或是2WAY,都會在彎中"加速"時抑制兩輪的輪差,如果是裝在前驅會造成轉向不足,裝後在後驅為造成轉向過度!除非彎中不加速否則不管是那種LSD都會使前驅車轉向不足(不一定會很明顯),但可以肯定的是LSD可以減少因制動輪打滑而使輸出動力下降,所以調整的宜LSD對操控及性能會有加乘的效果!
前驅車比後驅難調整,主要是要增加車頭下壓力又不能過度增加前輪負荷,像最簡單的前低後高使重心向前,在煞車或下坡FF車就很吃虧,會造成車頭過重,前軟後硬一樣會造成相同問題,不過這並不是每部車都如此而看先天原廠車輛設計。
外傾角:前2.5以上、後1.8以上

束角:前+0.5~+1.5、後0~-0.2

lsd:初始扭力不宜過高.
lsd加速:偏重低速灣就放低比例.要高速彎出彎穩就加高鎖定比例.
lsd減速:比例越低收油入彎速度會越快.

以這車重來說.前彈簧低於10kg入高速灣易軟腳.9.5~13視賽道下去調調看.
短軸車後方重量低.彈簧6.5~9視賽道下去調調看.

避震伸側阻尼.偏重低速灣就放低段數.要高速彎動態穩就加高段數.
伸側大過縮側.車身動態更易於掌握.

朝這方向下去調看看吧.

阿飛: http://facebook.com/chaoqun.luo
這關車買來完全不改就能過關了, 不知道為什麼版主這麼苦惱咧?
我失誤了好幾次沒跑的很好, 還是在第5圈追到第1.
tommyxie1111 wrote:
差速器兩側輸出軸只要有一軸負荷減少,所有動力反而會加於此,轉向時內側輪負荷增加,外側輪因而得以增加輸出使外側輪加速,以幫助車輛轉向

原車差速器特性:
轉向時, 內側輪負荷是減少的, 因此動力集中於內側輪; 此時猛催油則會使內側輪空轉加劇, 外側輪仍得不到動力

改裝限滑差速器(LSD):
基於上, 提升鎖定兩輪之同步比例, 內側輪即使騰空, 外側輪也能順利得到更多動力幫助車輛更加速脫離彎道


purplecowboy wrote:
這關車買來完全不改就...(恕刪)


過關當然是很容易的,
只是覺得車子怎麼調都不滿意,
想找出原因而已
LArCat

jojo6433 wrote:
請問板大,您主要的問...(恕刪)


是已經過關了,
獎勵賽雖然都不用大改就可以過,
但每一場我還是會全改之後下去試跑調教出最佳設定,

因為很少用FF車,所以一直抓不到最佳設定很苦鬧,
由於個人習慣不裝LSD,
對於FR或MR車種,只要控制好出彎油門大小,加上尾翼的下壓力,
很少有單側輪空轉的問題,
所以現在遇到這種問題才會想說是不是自己對於懸吊設定的觀念有問題,
之前用MINI cooper也有類似的問題產生。
LArCat
分享一下我的C30

285hp



以下為設定值:
--------前------後
車身高度----(-15)----(-10)
彈簧------(12)----( 8)如果是N3前後會變(9 、5)
懸吊伸-----(4)-----(3)
懸吊縮-----(5)-----(4)
平衡桿-----(3)-----(3)

外傾-----(2.5)-----(0.8)
目前是R1胎如果是N3胎前輪會降到1.5~1.8

LSD 加速側60 減速側10 初期扭力 15
後尾翼空力 10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