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主要的問題是因為空轉打滑不能過關,還是單純只是想把"打滑"這項問題處理掉?
若是只是想把打滑的問題處理掉,那就請您換高階輪胎.
原本車子配的是舒適軟胎,小弟更換成跑車軟胎就明顯改善非常多了.
若是還是覺得改善程度不夠,那除了換抓地力更好的胎外,就是把輔助內的"防滑煞車系統"打開.
小弟自己的試驗是,用原本的舒適軟胎,防滑煞車系統"off"的時間做基準,單純把"防滑煞車系統"on後,時間可以縮短約3秒,若是再換成跑車軟胎,時間可以再縮短約8秒.
以下是小弟過關時的設定,提供您參考:
車身、底盤:
車身輕量化第3階段、碳纖維引擎蓋、車身輕量化,尾翼前0、後5
引擎:
跑車晶片、引擎改裝第一階段
進氣系:
跑車型進氣岐管、賽車型空氣濾芯
排氣系:
跑車用觸媒、跑車消音管
過給機:
N/A (沒改)
變速箱:
N/A
傳動系:
雙碟離合器、準賽車飛輪
懸吊組:
車高調整型跑車組==>
懸吊組:
調節車高:前-5、後-5
彈簧係數:前4.5、後3.3
避震器:前2、後2
平衡桿:前1、後1(預設,沒法改)
車輪定位:
外傾角:前0、後0
束角:前0、後+0.2(預設,沒法改)
煞車:前6、後8
其它輔助:
變速箱:MT
前輪:舒適軟胎
後輪:舒適軟胎
駕駛車線:on
TCS:off
防滑煞車系統:off
動態操作:off
動態穩定管理:off
ABS:2
cima5969 wrote:
FF車的1WAY L...(恕刪)
差速器兩側輸出軸只要有一軸負荷減少,所有動力反而會加於此,轉向時內側輪負荷增加,外側輪因而得以增加輸出使外側輪加速,以幫助車輛轉向;傳動軸的長短問題的確是扭力轉向的問題之一,扭力轉向泛指的是扭力過大造成車頭偏擺,最明顯的是直線加速賽的前驅車!LSD可抑制兩輪轉速過大的問題(但要看是幾%的),不管是1 WAY、1.5WAY或是2WAY,都會在彎中"加速"時抑制兩輪的輪差,如果是裝在前驅會造成轉向不足,裝後在後驅為造成轉向過度!除非彎中不加速否則不管是那種LSD都會使前驅車轉向不足(不一定會很明顯),但可以肯定的是LSD可以減少因制動輪打滑而使輸出動力下降,所以調整的宜LSD對操控及性能會有加乘的效果!
前驅車比後驅難調整,主要是要增加車頭下壓力又不能過度增加前輪負荷,像最簡單的前低後高使重心向前,在煞車或下坡FF車就很吃虧,會造成車頭過重,前軟後硬一樣會造成相同問題,不過這並不是每部車都如此而看先天原廠車輛設計。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