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採訪]台灣自製PS3遊戲!國際數位遊戲聯合研發計畫成果發表


npic2001 wrote:
我想大家活在這個社會...(恕刪)


搞不清楚狀況,上面的文章也看不懂的話就少發文浪費網路資源吧。

現在因為樓主這篇文章,造成許多人對於遊戲更深的誤解,

認為這些遊戲是「大學學生」、「在學學生」等,非業界或是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就能做出來的作品。

強調為「學員」就是要澄清這一點。

這和作品目前有沒有被認同根本是兩回事。少扯在一起。

npic2001 wrote:
痾~~
該怎麼稱呼你們呢?...(恕刪)


我這樣說好了。
這篇文在發文當天就經由我們公司同仁轉貼連結了,同時大家也都誤會這是學生就能達到的成果。

甚至有主管酸我們都不曉得在做些什麼,人家學生做得都這麼有水準。

錯誤的或誤導的報導,現在已經天天都在各新聞台播出了。
不需要再更多,也不需像你這樣鄉愿愛打圓場的人來多說話。

如果說今天經過報導後造成的只是傷害與誤解,那還不如這篇文章不要存在過。
unknown wrote:
搞不清楚狀況,上面的...(恕刪)


這位大大辛苦了
看了您那麼激動的反應
想請問那該如何稱呼您們呢?


unknown wrote:
搞不清楚狀況,上面的...(恕刪)


才不在乎你們如何稱謂

從小到大玩了無數遊戲 從沒想要知道遊戲幕後是誰

只是對於你們這麼"激動"執著於自己身份感到不解.......油那麼重要嘛
就我所知的, 說幾句話...

這個計劃案的"學員", 掛的是"研究助理"的職稱

為什麼不喜歡, 甚至厭惡被掛上"學生"的頭銜呢?
因為,
這些主協辦學校,
講句難聽的
就是利用這些有熱情的人, 利用這個台日交流機會
來拿政府的經費及資源, 打自己學校的名聲
更可惡的就不提了....

其過程就不講了, 怎麼對待這些"學員", 也不提了
反正就是沒有很令人信服及良好的溝通協調

最後
作品出來了
平時都不關心, 或是要你用這些資源做份外事的"學校上層"
就出現了
講話打官腔, 佔版面, 宣傳自己的學校....

但其實這些"研究助理/學員",
大多不是這幾間學校畢業, 更不是學生身份
當然也不會想幫忙抬橋


所以, 反應會大, 算情有可原...
至少我個人是這麼覺得
======================================

至於我所知道的業界
看不起的, 認為這群人在瞎搞的應該居多

======================================
這個案子
沒出過社會的應屆畢業生及失業人士不少(因為和降低失業率政策綁在一起)
所以,
自以為是的狀況很嚴重, 小團體也很嚴重
對強調分工合作的遊戲製作來說, 對作品的整合度來說
都是很大的挑戰

聽說十月份在高雄會有育成中心
有自信及有興趣想參加的, 可以持續注意相關消息



sam pan wrote:
就我所知的, 說幾句...(恕刪)


這位大大實在是內行人啊..........

不過這種政策,有時候還是能提供給那些對遊戲產業充滿憧憬,但又不得其門而入的人一些機會,
,透過一年的訓練,應該還是有用的;



曾經參加過第一屆行政院數位人才培訓計畫的人留......................
我也來回一下好了

小弟也是參予計畫的一員
先講結論
無論如何,我這輩子都會感謝有這個計畫

誠如上面大大所說
校方在過程中給我們的觀感的確很糟

但再怎麼說
這個計畫是校方負責推動的
如果沒有這個計畫
我可能還在存那六萬八萬的學費要去報名數位內容學院...然後煩惱上課時沒有收入要吃什麼

從比較功利的觀點來說
其實就是各取所需

政府部門要政績
學校要以後好招生
日本人要賺錢
而我自己需要一個經驗,一個遊戲作品,一個跨入遊戲界的機會,以及這一年來的生活費T_T

計畫圓滿結束
大家都拿到想要的
皆大歡喜不是嗎~
更何況我多了一群共患難的好夥伴
也多了人脈,整體看來有賺無虧啊

目前小弟也很幸運的正式跨入遊戲界,從一個新人小小美術開始
期待每位有心想要朝遊戲界發展的夥伴們都可以順利找到工作
路還很長,還有得走
加油

========================================

順帶一提
個人觀點~
$ony那個育成中心....如意算盤也打得太好了吧
一整個無本生意...

誰會去啊= =??????
bruceyen32 wrote:
我也來回一下好了小弟...(恕刪)


可以請問您一下嗎~~

高雄那個育成中心是在那裡阿~~

有沒有該活動的相關網址給序參考呢~~

感謝~~
sam pan wrote:

至於我所知道的業界
看不起的, 認為這群人在瞎搞的應該居多

+1
龍華這裡有畢業學生
而且它還有遊戲系

六款遊戲裡面沒有一款是龍華的

你說..是不是瞎搞
sam pan wrote:


其過程就不講了, 怎麼對待這些"學員", 也不提了
反正就是沒有很令人信服及良好的溝通協調


你一定很深入!~

而且人都嘛跳光了!~

當初一開始講的跟真的一樣


cjumas wrote:

不過這種政策,有時候還是能提供給那些對遊戲產業充滿憧憬,但又不得其門而入的人一些機會,透過一年的訓練,應該還是有用的;


這點其實我不是很確定
因為對於外行人來講
教的東西並不多
無吾能為之事,無吾能解之謎,無吾能為之利,無吾能勝之爭

bruceyen32 wrote:
但再怎麼說
這個計畫是校方負責推動的


個人強烈的認為啦
你該感謝的是資策會, 不是學校
學校還應該感謝你去參加咧(因為你等於是他們的業績)

還有
你說的好夥伴, 人脈等等...
是我覺得讓人很失望的一部份
就像我之前所說的
各司其職, 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 算了, 過去就過去了, 不提也罷...

恭喜你找到有興趣的工作!!這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還傻傻的在交朋友過日子呢....唉

不過, 這案子在我看破主辦單位手腳後,
早就和我沒什麼關係了

雖然我現在也是在業界工作(從新人做起....)
但我確定是靠自己實力(加經歷)才進去的,
因為我面試時就因為參加這個計劃案被面試主管狠狠打槍了
所以這經歷對我的幫助非常有限


kcvo wrote:
你一定很深入!~

而且人都嘛跳光了!~

當初一開始講的跟真的一樣

不諱言, 我曾參加, 但沒撐到最後一秒
而且我是為了赴日實習這個機會才加入
但內定太嚴重
聽留下來的人說現在似乎什麼去日本的消息都沒有了
看來真的騙很大

還好我有找到工作
不然哦, 傻傻地待到最後, 會譙到死吧


===================================
學企劃的或想對流程有所瞭解的可以參加此類案子
其他領域的, 個人不建議, 因為看起來都.....成效有限

最主要的還是要有工作的態度跟sense啦
但不聽或聽不懂的仍是我行我素, 甚是可惜....

如其他網友所提
教的不多, 可能比你本身會的還少得多(而且也有可能教得不專業)


建議
自己要多加評估才好!
然後是, 基本功平時就要練好
累積到一定程度, 就只剩一個機會了

加油!
共勉!!

對這活動沒感想, 對一些板友的感想...

自己不介意的要人也不介意,還問人為何介意... 這樣不體己, 去到"涼薄"的層次了吧?

說不應介意的, 有沒有較真查查字典辭典看看學員/學生的分別?
網上也有辭典吧... 有用過沒有?

dict.revised.moe.edu.tw

學員:在正規學校教育以外的某種團體或訓練班從事學習的人
學生:在學讀書的人 (有其他解釋就不列了)



也來涼薄點說一句...
我是香港住香港出生的"中國人"...(我的觀點角度裡香港不是一個國籍及人種稱呼)
如果我說所有用中文的(不論繁簡), 黃皮膚黑眼睛的都是中國人... 台灣朋友有甚麼感想? 可能有些人覺得可以吧? 但介意的話, 我再問一句"為甚麼介意"... 這又如何? 就算放在香港... 也有朋友自稱"香港人"...

想說的是, 稱呼也是一種尊重~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