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木的劃時代意義年輕的玩家可能很難理解,當年莎木可是自開一個遊戲類型,稱之為full reactive eyes entertaiment,縮寫就是FREE,裡面有很多新的構想和設計,包含現在很多遊戲裡喜歡用的QTE也是從這款遊戲開始(不代表玩家喜歡),當然莎木投入成本過高沒辦法從賣遊戲回收,也帶不起DC主機的銷售量,而且個人認為當時DC的硬體根本撐不起這款遊戲,過場的讀取時間慢到要讓人抓狂,再好的遊戲都被讀取給磨掉了,莎木是經典遊戲,但它如果晚個數年在比較好的遊戲主機上登場,我覺得會是評價正面與銷售量不差的遊戲。
超級小任任 wrote:莎木的劃時代意義年輕...(恕刪) 同意,如果當年是留左PS2再推出,可能就沒有現在的人龍了,人龍基本上是吸收了莎木7成的成果再製作出來,同意如果世家有心用極2重製莎本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我認為Sega對莎木是沒有信心的,因為當年失敗的經驗下要再推莎木極好可能莎木1,2HD化賣得好再考慮,其次有點為莎木3做勢的味道,反而1,2,3都賣得理想,Sega再投資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