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美國PSN上有MLB 11 The Show試玩版了

用新的系統玩了一兩場 還是決定把設定調回10代 還是不喜歡用類比玩遊戲

另外如果有人不知道怎麼調回來....(應該大家都知道)

投球換回 meter 打擊跟短打 zone 傳球為 button
http://www.operationsports.com/forums/scea-sports-mlb/464306-mlb-11-show-community-day-impressions-invitees-only.html

在這篇裡面對新的類比系統跟一些11的改變有非常詳盡的解說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關於前面提到PCI大小的問題
如果是用類比打擊的話
將類比往下拉也就是打者跨步的timing會影響到PCI的大小
另外打擊方式除了原本的power跟regular之外, 這代增加了contact
contact比regular還保守, 就是以碰到球為主, 主要是在打者球數落後或者是只想打到球的時候用
打擊方式power, regular跟contact也會影響PCI的大小
文中有提到, 這代HOF跟Legend的難度提高
尤其是使用power打擊時, 能力低的打者, PCI可能會變得很小!!(文中是以碗豆來形容)
類比打擊, 如何改成 power? 按鈕還左搖桿?

這次類比投球, 感覺還蠻有意思的, 如果投球前, 左搖桿選定的位置, 跟你用右搖桿投出的位置吻合, 投球表會閃黃色, 有遇過幾次, 但是不知是不是會比較不好打?

守備傳球還是比較習慣按鈕啊! 他提到幾個類比的問題, 的確比較麻煩
1.常會誤認為取消, 因為連打兩次是取消的意思
2.落地變成不死三振, 會誤傳成二壘, 他說是因為會誤認為一壘在前面, 所以向上推? 會不會是投完球後, 搖桿位置還在上方啊?
3.搖桿回來太慢, 力道變全滿, 因為這樣, 我傳到外野好多次啊

其實傳給 cutoff man, 要用到左右手, 也很囉嗦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

shoulinchang wrote:
http://www...(恕刪)


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

PCI的意思是什麼??

您說的regular是指傳統打擊的按X嗎?

power是口,contact是不是指這一代新增的"一定要碰到球"的打擊方式呢?

因為我是習慣是按鍵打的...所以想問看看這一代跟上一代對應的打擊方式是否有改變

麻煩幫我解惑了

謝謝

dickiong wrote:
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P...(恕刪)


PCI 是 Plate Coverage Indicator 的縮寫
就是打擊時用來瞄準球的黃色圈圈, 表示擊球的涵蓋範圍
預設是打擊時看不到的, 當然也可以打開
打擊後按左類比, 會有個揮棒分析的小圖
可以看球的落點跟PCI的位置, 看你球瞄的準不準還有揮棒的timing

沒錯, 這篇文章裡的regular 就是指傳統打擊的按X
11多的contact是按O, 所以觸擊改成按三角形鍵了

這代的按鍵打擊, 在Legend變得比上一代難很多
因為PCI常會變得很小, 有時幾乎跟球點一樣小
至於其他難度, 我不確定, 因為我都是直接就玩Legend
依照文章裡所說的, 應該也是變難
因為球的落點要在PCI裡面才碰得到球, 不像前幾代, 只要timing對, 沒瞄到球也打得到球
如此一來, 以往按鍵打擊不瞄球的這種打法應該是行不通了
除非是很正中的球, 要不然就是打擊方式要改成timing了
這代加入了投手犯規系統
剛試玩了一場
發現如果將選項中的BALKS調為ON後
當壘上有人的時候
記得投手的投球動作必須放慢
要不然會被主審抓犯規(免費奉送一個壘包)

另外壘上有人時牽制動作有否造成投手犯規的時機
小弟還沒試出來
可能須再多玩幾場

這代可抓timing打擊
是必買的作品
該跟10說再見了!

終於用類比投球跟類比打擊贏了一場, 難度是預設的 All-Star, 四局下半一三壘有人, 打了支三壘鳥滾, 捕手出去接來不及回頭觸殺跑者, 以 1:0 險勝

Tim Lincecum 的大幅度曲球一點威力都沒有, 好像肉包球, 很好打

功夫熊貓上打擊區的經典動作沒做出來

投球方面, 即使失投, 其實電腦還是很少打得出去, 打了七場左右, 只被敲過一支全壘打, 二壘打也很少, 但也非常難三振, 纏鬥力很強, 4局裡面大多投出1-2次三振, 改變速差跟內外角, 效果不是很明顯




打擊方面, 要打擊前, 按四方形會變成 power, 按圈是 contact, 叉叉是 regular.

向上推的左右邊, 是揮棒的左右邊, 所以向上推還要配合球的走向(左上或右上), 高低就是電腦自行判定.

power 打擊, 最好挑 power 夠大的選手, 不然幾乎都只有豆豆大小, power 即使 timing 抓到了, 左右位置抓到了, 也不一定揮得到, 因為電腦判定的高低可能沒揮到, 所以到現在一支全壘打都沒有.

contact 打擊, 即使 timing 是 very late, 也幾乎都能揮成界外, 纏鬥的利器, 但即使打到正中心, 也是鳥打.

regular 則界於中間.

像對上左投的 C.J. Wilson, 就要挑 pwrL(對左投power) 高的, 再使用 power 打擊, 兩好球之後, 可以考慮contact 纏鬥, 選球凹保送, 但是 timing 抓到會吐血, 因為是幾乎必死的鳥打.

因為速球反應時間短, 可以考慮猜邊, 猜內角或外角來揮擊, timing 跟左右抓到的機會比較大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
可以請問 現在還可以去哪預購@@......還是要等正式發行日了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