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首週9/1買PS3 Slim需要注意什麼呢?

kurt_aj wrote:
之前的酸酸團隊,音效...(恕刪)


就上面那個 說不出什麼來
大概想反正先不說 到時我要怎麼凹都行
哈哈!!好笑~酸酸團隊!!!
你們到哪去了..........
快回來呀~~~~~~~
alee19831226 wrote:
薄機就是cost d...(恕刪)


把外型縮小一定是cost down?
縮小更方便 更輕 這不就是他推出的目的?
難道你要說 他是為了cost down才變這麼小?
怎麼可能呢
茜色燃燒時 wrote:
把外型縮小一定是co...(恕刪)


基本上晶片的製程改進
就是為了Cost down啊
一片十二吋晶圓可以生產出更多的CELL or RSX

看主機板上的電子零件就知道了
初代機用的都是比較貴的產品
後來就慢慢改成可以達到同樣效用的次一級產品
主機板也由多塊 合成一塊
這些都是為了減低生產成本
我認為該注意的是
想買就買
不要猶豫不決
猶豫只會讓你跟他越來越無緣
magicalriiya wrote:
基本上晶片的製程改進
就是為了Cost down啊
一片十二吋晶圓可以生產出更多的CELL or RSX

看主機板上的電子零件就知道了
初代機用的都是比較貴的產品
後來就慢慢改成可以達到同樣效用的次一級產品
主機板也由多塊 合成一塊
這些都是為了減低生產成本.(恕刪)


說的沒錯~總算有人詳細解釋~以免有一些小朋友不知道~
magicalriiya wrote:
基本上晶片的製程改進...(恕刪)


如果是制程上的改良, 雖然目的也叫做cost down, 但對消費者來說並不一定不好
但影響到消費者的cost down都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這才是會影響到消費者關感與使用的
譬如原本用精密3%的零件, 現在變5%; 原本QA良率要5%, 現在變8%

如果現在slim板是單純把體積變小, 這類機構上的改版,
我想這類對消費者有影響的cost down機率不高,
因為硬體的修改已達一定比例以上(雖然我不知道多少, 但就規格上看,應該算不少)
如果sony夠理智, 我想這版應該不會到用比較差的零件吧^^!
買了基本底片機Fuji Natural Classica, 希望我的人生, 能擦乾眼淚, 像它, 從基本再出發
alee19831226 wrote:
說的沒錯~總算有人詳...(恕刪)


這解釋還蠻怪的
只要晶片的整合度高
所有功能都整在同一顆晶片
這樣就不用浪費主機板還有繞線電路的cost
再加上製程的改進在同樣的晶片面積下可以整合更多的周邊原件進去

想想486的時代IDE是一張卡,音效卡一張,光碟機一張,浮點運算還要外接處理器
現在全部都整合到南橋裡面,還外加SATA,RAID,USB,1394...等等(浮點整到CPU)
沒人會說486的時代用料好吧?

單一晶片整合是一個趨勢
減少電路板的繞線複雜度還有使用主機板的面積
而且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
這算是cost down
但是不代表用料不好的狀況產生
反而減少更多其他元件故障的機率

pest wrote:
這解釋還蠻怪的只要晶...(恕刪)


這舉例很怪
基本上PS3是一個封閉的系統
架構可以說基本上不會改變的
電腦可就不同了
更何況你舉的是不同世代間的演化

至於被動元件用料有沒有cost down
相信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而晶片的製程改善
當然這對於消費者是好的
更低的耗電量 更安靜 也可能會更便宜

舉例來說:
可能一個電容 60G用的是Sanyo 貼片式的OS-CON
到了40G就換成一般的固態電容
效用一樣 但是可靠性會有差 性能會有差
當然最重要的是價格也會有差

其他的電源IC就不用說了
alee19831226 wrote:
說的沒錯~總算有人詳...(恕刪)



小朋友,不要順著人家的話說,人家要你說你卻說不出半句話。你不懂就旁邊多學點。
更何況他說的那樣哪叫COST DOWN...
那乾脆手機還是用以前的黑金剛好了,黑金剛裡面原料有比較貴嗎
他是比較大阿,事實證明並沒有。
很多東西是越做越精緻,用的電容、電阻或是其他電子原件少了,並不叫"COST DOWN"吧
那現在市面上不就一大堆COST DOWN的產品 = =|||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