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PS3動態感應操作器正式定名「PlayStation Move」

kamemonster wrote:
到時我用日字衝捶它感應不出反映不出來, 我應該諒解機械有限, 還是說這個move不好呢?(就像很多人不諒解wiimote極限... 其實人體很多動作... 遊戲歸遊戲... 有甚麼好不諒解的呢?)


這不是體不體諒的問題
只是單純比較PSM有沒有比較好的問題
如果有人說DVD根本是抄襲VCD
沒什麼優點也沒什麼進步

那我會說
DVD解析度上大大提升了!

但如果DVD不夠細緻
無法呈現人的毛孔
我該諒解機械有限
還是說DVD不好呢?

kamemonster wrote:
針對這部份回應...
有夢最美啦...
但我仍是覺得有一定限制...

限制是一定會有的(除非上帝降世)
你這句"有夢最美"可以套用在任何產品上


89. wrote:
這不是體不體諒的問題...限制是一定會有的(除非上帝降世)
你這句"有夢最美"可以套用在任何產品上(恕刪)


好啦...
我知道是一定會有進步的! 畢竟這麼多年...
就看看進步多少~

我也覺得(覺得而已! 沒有寫死哦!)誤判一定會有...
到時就看看大家當年wii過的, 到時會不會雙重標準了...

還是, 要實物和遊戲出來才可以見真章啦... 展示... 友機的展示也被質疑是先錄好配動作的就是咯... 所以...
實物出來再說~

不過啦...
VCD到DVD, 算是時代演進的必然進步... 如果MOVE是作為下代SONY機的必配控制器, 會較符合VCD到DVD式的演進... 現在Wiimote與PSM... 算是DVD-R對DVD-RW這樣吧... 有多一點用... 不過這也是主觀看法, 沒有甚麼討論的點就是了... 題外話, DVD現不出毛孔... 我想有一定程度是當年CRT為主的屏幕不能HD顯示, 所以考慮設計DVD時也沒有想到要更大更大的容量... 技術瓶頸是有, 但如果當年電視就HD的話, 大不了DVD做到像LD般大小來提升容量吧... 所以演化不是一部份做到, 而是整個配套...
kamemonster wrote:
還是, 要實物和遊戲出來才可以見真章啦... 展示... 友機的展示也被質疑是先錄好配動作的就是咯... 所以...
實物出來再說~

youtube上可以看到世界各國人的實際把玩PSM
是不是預錄的聰明人一看就知道
不需要跟友機的宣傳風格混為一談

kamemonster wrote:
現在Wiimote與PSM... 算是DVD-R對DVD-RW這樣吧... 有多一點用...

光看這點
我就知道您完全不了解PSM的運作了
wiimote對上PSM
就好像地圖時代進步到GPS時代一樣
相對定位與絕對定位
wiimote就好像航海學還不發達的航海員
只知道自己正在移動 但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 更遑論經緯度
PSM就好像現代GPS 直接抓到經緯度

kamemonster wrote:
但如果當年電視就HD的話, 大不了DVD做到像LD般大小來提升容量吧... 所以演化不是一部份做到, 而是整個配套...


非也
DVD的成功是因為商業考量
其解析度是相容VHS及當時的攝影器材 與螢幕無關
跟配套措施也無關
建議你多讀點歷史
而不是自己瞎猜臆測
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套商品是配套成功才上市的
VCD推出時螢幕解析度都已經超越DVD了
所以演化是一部分做到
其餘在逐漸進步而配套
不過這不是重點


如果您是來討論的很多人樂意與您討論的
建議您了解一下PSM的原理
再來討論
其實
PSM的核心架構(定位)是跟Kinect幾乎一樣的(影像辨識)
反而跟Wii差別較大(g sersor只是輔助)

89. wrote:
youtube上可以...我就知道您完全不了解PSM的運作了
wiimote對上PSM
就好像地圖時代進步到GPS時代一樣
相對定位與絕對定位你懂嗎?
wiimote就好像航海學還不發達的航海員
只知道自己正在移動 但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 更遑論經緯度
PSM就好像現代GPS 直接抓到經緯度(恕刪)


PSM的運作...
我的概念就是基本與Wiimote一樣...
但是因為頂頂那個光球發光可以被eye toy捕捉, 所以可以知道現在手把在攝像畫面的位置, 配合裡面陀螺儀回饋的資料, 以光球軌道(含大小來辨別遠近), 可以知道PSM的軌迹...
這是我看到那個光球和EYE TOY配合就想到的, 這樣想對嗎? 有欠缺或錯的地方嗎?

因為光球是360度發光的, 所以除非自己擋著, 不然應該都能被EYE TOY抓到攝像中的位置, 對嗎?

這是所謂"絕對定位"... 對嗎?

就我來看...
抓不準是Wiimote低成本/合理的原因...
玩家是知道自己的手的位置及角度的, 看到遊戲畫面, 就會知道自己調節手的角度, 再作控制... 這個機制大部份算是人腦腦內補完, 這是我自己玩wii的感覺...

到這兒, 有錯嗎?
kamemonster wrote:
所以可以知道現在手把在攝像畫面的位置, 配合裡面陀螺儀回饋的資料, 以光球軌道(含大小來辨別遠近), 可以知道PSM的軌跡..

這部分有點不太正確喔
PSM軌跡不需要陀螺儀
只需要光球跟Eye

三軸加速計+三軸陀螺儀+地磁感應是用來判斷棒子自身姿態
或是增加高速運動精準度用的

kamemonster wrote:
抓不準是Wiimote低成本/合理的原因...

wiimote之所以不準只是因為當初設計的關西
當初wiimote是三大遊戲機手把中最貴的

kamemonster wrote:
玩家是知道自己的手的位置及角度的, 看到遊戲畫面, 就會知道自己調節手的角度, 再作控制... 這個機制大部份算是人腦腦內補完, 這是我自己玩wii的感覺...

wiimote的玩家雖然知道自己手的位置與角度
可是wiimote本身還是不知道
所以無法辨識棒子往前揮還是往後揮
也不知道棒子與地球的角度
腦內補完也無濟於事
大部分wii的遊戲感應的是你甩的力道與時間

PSM則可以辨識你往任何方向拋擲的物體或武器
也可以判斷棒身與地球角度
來控制遊戲中的棒狀物體對地的角度
如武士刀就可以做出橫劈或縱砍的動作
甚至可藉由地磁判斷棒身自旋
來控制用刀背或刀刃攻擊
彷彿手上拿的是真刀一般

89. wrote:
這部分有點不太正確喔...(恕刪)

好啦...
其實我還是主張PSM出來了再看看...

我說的低成本/合理是指對制作商而言, 不是和其他手把比價錢, 測到動態, 做到指向... 06年的時間點...

其實我還是覺得沒必要做得很準確啦...
如你所言, 我當作PSM真的可以找得很精準好了! 但可能我家太小了, 我玩Wii也不可以站在電視的正前方, 只有開始選單不用大動作時會站一陣子... psm也可以調鏡頭角度, 但是將指向和動作辨識都用eye toy校正, 那我離開電視前去開闊一點的地方時就要調一調角度了... 可能還要calibrate一下我手拿的光球在攝錄畫面中... 不過這算每個人環境不一樣, 這"只是對我不便而已"~

至於你說更精準地磁甚麼的...
嗯... 如果和遊戲操作有關, 那我拭目以待! 很有別於Wii的操作體驗...
像是... 嗯... 反手刀背打, 這是wiimote只測搖晃作動作做不出來的, 大概要按著鈕再揮才能被遊戲辨識出來吧... 可能能用的地方不多, 不過如果辨識很精準, 遊戲內角色對應的模型很多很多... 那就看看有多精彩吧! 個人不大看好的就是這樣開發上會很花成本... 而這又不是標準配備... 嗯... 不過大家看法不同... 也是看看將來會端甚麼菜出來吧...

嗯...
可能因為以前寫過遊戲, 現在寫點網頁, 我明白很多東西是越多選擇越好... 但大部份使用者要的都是最常用的東西, 做一個軟作甚麼的, 是看有沒有人很需要... 如果說抓到很精準... 但使用條件更多了, 限制更多了... 我是覺得大部份人都不用的功能, 放入軟件上也是浪費開發時間... 不過這也是個人感覺~ 至少我肯定PSM能提供更多偵測到的數據, 但怎用還是看軟件側... 也是要看看端甚麼菜上桌面了... 這樣寫可能清楚一點, 我覺得做任何動作, 就算能被偵測到光球位置和棒子傾斜及動態, 但仍是要遊戲內對應... 再精細嘛... 遊戲內用不到的話我不覺得會與沒有很精細有多大分別... 總之, 還是那句... 到出了之後再看看吧~

問問看...
PSM應該有對應到4人吧? 如果4人打網球, 又要站在EYE TOY範圍... 在希望不要揮到朋友的情況下, 會不會要站很遠確保4人都進入攝錄範圍? 這是極端例子, 其他1人以上遊戲, 又要抓光球的, 槍卡遊戲可能不用太大範圍, 因為不用揮動, 如果要揮的話, 要多大空間?(這可能是地方狹小的香港居民才會關心的問題吧?) Wii的話展示廣告那時也看起來要很大空間, 但自己看過spec後知道動作遊戲不大需要"真的站到電視前", 所以那時買是沒甚麼負擔... 這"絕對是個人問題"就是了~
我只知道玩WII很多人跟小孩都偷吃步
往後或小小的甩一下手把常常比大角度揮還有效
所以WII的體感應該說....玩爽的

而MOVE就是精準了
沒有那種偷吃步的空間
這樣作起動作來也才能到位

不像WII打拳擊
怎麼揮就是不往那位置出拳
哇咧.....
kamemonster wrote:
其實我還是覺得沒必要做得很準確啦...

建議您可以用用滾球滑鼠
您就知道精確重不重要了

kamemonster wrote:
sm也可以調鏡頭角度, 但是將指向和動作辨識都用eye toy校正, 那我離開電視前去開闊一點的地方時就要調一調角度了... 可能還要calibrate一下我手拿的光球在攝錄畫面中

PSM可以計算絕對位置
不需校正手把

kamemonster wrote:
個人不大看好的就是這樣開發上會很花成本... 而這又不是標準配備...

照您這樣說
wiimotion plus
Kinect
您都不看好囉?
他們也都不是標準配備
開發成本也不比PSM低


kamemonster wrote:
再精細嘛... 遊戲內用不到的話我不覺得會與沒有很精細有多大分別... 總之, 還是那句... 到出了之後再看看吧~

wiimote的體感說真的
不算是體感
只是多了三顆按鈕(甩 用力甩 超用力甩)
因此對於真正的遊戲設計者而言
PSM才是真正能實現體感的裝置(相較於wiimote)
因此不能說PSM比較精細(wiimote完全沒有定位的功能)
應該說"多了一個"體感必要的功能了
如果用車比喻
PSM就像一台普通車(可以感應你的動作)
wiimote就像一台少了方向盤的車(只能感應甩)
如果要開車上賽道(遊戲需要體感 球棒、拳頭、刀子等)
我會開PSM這台車


kamemonster wrote:
如果要揮的話, 要多大空間?(這可能是地方狹小的香港居民才會關心的問題吧?) Wii的話展示廣告那時也看起來要很大空間, 但自己看過spec後知道動作遊戲不大需要"真的站到電視前", 所以那時買是沒甚麼負擔... 這"絕對是個人問題"就是了~

wiimote可以說沒有體感的功能(只是多了三顆按鈕)
所以玩wiimote坐在沙發上就可以了(spec看完我也笑了)
PSM跟Kinect都是有體感的
所以需要相當大的空間(如果四個人玩的話)
小坪數的公寓可能就不適合了

kamemonster wrote:
這"絕對是個人問題"就是了

台灣房子也不大阿


racingshop wrote:
不像WII打拳擊
怎麼揮就是不往那位置出拳
哇咧.....

那個拳擊真的超難玩的
人物都不聽我指揮
89. wrote:
建議您可以用用滾球滑...(恕刪)


89.兄的說法蠻完整的,怎麼就是有人鬼打牆聽不懂?

PSM的優點就是定位立體明確,WIImote則是用人體對空間的適應性來補完這個部份(沒有深度只有平面感應)。

理論上PSM的操作會比較精準而且容易,特別是幼童,小弟的表弟才五歲沒有辦法像其兄長很精確得操作一些遊戲,因為他還沒有辦法認知到自己為什麼操作不好,但一般遊戲還是可以玩得很高興。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89. wrote:
wiimote的體感說真的
不算是體感
只是多了三顆按鈕(甩 用力甩 超用力甩)

我想問一下
Wii Remote只能感應到三段力度嗎?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