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巴哈消息:漫漫十年的中文化歷程 新力電腦娛樂 PlayStation 中文化團隊專訪

Gerden wrote:
我直接問直接點名好了...(恕刪)


StarRiver兄+1

因為現實不允許而導致的落差,
我會嘆氣但是不會抱怨。

當市場現實上沒那個能力滿足我的時候,
我會選擇提升自己的能力去達到我的需求。
StarRiver wrote:
對我個人而言我知道要...(恕刪)


認清現實而不做動作,現在就不會有『菸害防制法』

寧願學日文 學英文 還是靠自己最快
-->沒錯,這也是方法之一,可惜,我學的是商用英文,遊戲的術語與原文俚語不懂
翻的爛是一回事,誠意展現沒是一個重點,有些遊戲說真的是不需要中文化,但
RPG類沒中文真的很難玩,擴充自己的第二語言我也認為很重要,但畢竟不是母語
閱讀起來還是有點障礙,尤其RPG的文字又特多。

一定要有不一樣的聲音才會有進步,台灣民主化的腳步非常迅速,不也是這樣的關係嗎
如果大家都不出聲,當時執政的人會有所改變嗎?

到目前,我舉了很多例子,相信沒人會說我有舉錯
我都是以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也都提倡要有某些作為
每個人的作法當然都不一樣
有人默默承受,有人挺身而出,誰都沒有錯
我只是不爽要我不能抱怨,要抱怨就去買360
就好像對台灣不能抱怨,不爽你就移民的道理一樣~
KKao wrote:
已經舉了美商做得很好的例子(泰坦任務、巫師) 說明軟體是可以做到,偏偏就是要視而不見。

軟體規劃好,劇情資料(資料庫)是可以獨立處理一點困難都沒有這樣聽不懂嗎。

劇情資料可以獨立處理之後,劇情資料跟劇本的翻譯會有多大的差異?

台灣 PC 遊戲銷售量比遊樂器市場來得大嗎?

PC 遊戲廠商能做到的遊樂器軟體廠商就是做不到。


所以呢 前面說了一大堆 台灣PC市場跟TV 市場的差異性
你全部視而不見嗎 無法反駁的 全部跳過嗎...
當年蓬勃的PC單機市場 有因為大量廠商中文化就更好嗎
有的話 就不會有今天剩不到幾家在苟延殘喘了
“軟體規劃好,劇情資料(資料庫)是可以獨立處理一點困難都沒有”
問題在...多數的國外廠商在開發遊戲時 就沒有留做中文化的規劃 這樣都看不懂嗎?
緣木求魚 緣木求魚
不肯先面對現實 那就繼續求吧.....總有一天魚會爬上樹的 對吧
Gerden wrote:
認清現實而不做動作,...(恕刪)


要你買360可不是我說的
從頭到尾我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相信你也無法否認
抱怨可以阿 抱怨是個人的自由
只是...在目前這樣的環境下 這樣的抱怨除了紓發外 就沒有任何作用了
廠商會因為遊戲在這市場先賣了十萬套就考慮認真投入呢
還是因為這遊戲先有十萬人喊沒中文版我不想買才考慮認真投入呢
相信這也是很簡單的選擇題...



KKao wrote:
遊樂器軟體群社最神奇...(恕刪)


有翻譯和有好翻譯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聽不懂嗎?
一樣是翻譯,不同類別要注意的執行細節和障礙完全不同,聽不懂嗎?
翻譯的事,你這個大外行就別再亂扯了。

PCPCPC個沒完,PC的盜版問題有遊戲主機那麼嚴重嗎?
PC的遊戲開發工具和開發成本和遊戲主機平台一樣嗎?

沒落的是台灣的正版市場而不是日本遊戲產業,
而且做遊戲不是只看技術力,
比起美國人腦子一直線的文化做出來的遊戲,
日本的遊戲對我要來得有吸引力多了。
PC 單機市場消失,是因為轉進線上遊戲市場,跟有沒有中文化或是盜版關係不大

線上遊戲市場倒是100%中文化,而且經營的很好。

國外廠商開發軟體有多語化的機制比例越來越高,PC 上一大堆,XBOX360 也一樣。

除了日商平台,多得是中文化的作品,不用緣木求魚。

再說玩外文遊戲也是不是什麼難事,我原本認為這個討論是要探討遊戲中文化的難易跟廠商的態度。

不然遊戲中文化這種算是月經文性質的話題,骨灰級的玩家早在 BBS 跟巴哈戰到不要戰了,

也不用再來這個討論串淌這個渾水。

以現在遊戲業的發展來看,態度越開放的廠商越佔上風。作品中文化不過是觀察廠商心態的一個環節。

至於其他的事情,時間跟市場會去證明,多說無益。言盡於此。

KKao wrote:
PC 單機市場消失,是因為轉進線上遊戲市場,跟有沒有中文化或是盜版關係不大

線上遊戲市場倒是100%中文化,而且經營的很好。


怎麼 現在開始倒果為因了?
有想過為什麼廠商要轉進線上市場嗎?
如果單機很好經營 沒事大量轉進線上市場做啥?
除了韓國本來就以網路遊戲起家 成為自己的產業外
歐美日市場 有哪個市場單機衰退的像台灣這麼嚴重?
沒有中文化就不買? 廠商先拿出誠意來再說?
十年前 台灣的PC業界廠商 該有的誠意都拿了
百家爭鳴的國產遊戲 大量的中文化代理
結果呢...玩家買單了嗎?
不論是PC換TV單機 如果市場收益能有線上的一半就好
相信中文化的數量也會比現在多出不只兩三倍
你舉的例子只是廢話
StarRiver wrote:
所“軟體規劃好,劇情資料(資料庫)是可以獨立處理一點困難都沒有”
問題在...多數的國外廠商在開發遊戲時 就沒有留做中文化的規劃 ...(恕刪)


我是覺得可以反過來看:
就是因為沒要求(不是沒需求哦)所以他們才不規劃
逆向思考一下囉!

Inoue555 wrote:
當市場現實上沒那個能力滿足我的時候,
我會選擇提升自己的能力去達到我的需求。
-->這就好像我無法禁止別人賣煙,所以我提昇自己變成不抽煙
獨善其身也沒錯,但是有些人他會為其他人著想的就會跳出來
立法啊!普羅大眾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你也不能說要求中文化
的人是無理!我們只能無奈,先前你說:真的只能等環境一步一
步成熟,這句話很有道理,但還是要有人持續鞭策廠商,待環境
成熟(或許是盜版消失)自然水到渠成,消費者有聲音代表他有需求
做出消費者有需求的產品最好賣了,對不對?沒聲音的話,會不會
讓供應者自認產品完美,自滿而停步,我不敢說一定會,但有可能。

吉列曾是世界最大刮鬍刀供應商,但是他聽不下消費者的意見,認為消
費者的要求都是無理,甚至開發模具要額外成本,一直不願有所行動,
各位猜如何?舒適聽到了也生產了,消費者強力支持,一度將吉列拉下
第一的寶座,逼的吉列必須改變策略!這是真實案例,當消費者的要求
被忽略時,所引起的反彈是十分強大,但前提是我們有要求嗎?還是說
我們都跑去英日語補習班呢?
上面的例子很失敗...
或者說 這樣的例子只能適用在MS、SCE、KOEI、EA等少數幾家在台有公司的上面...
你還是沒有搞清楚一件事...
對多數國外廠商而言 諸如SQUARE、CAPCOM、2K等大多數遊戲公司而言
你所謂的廠商跟消費者的關係在台灣遊戲界中是不成立的
因為從一開始到現在...這個小島 一直就不是他們直接的市場...
這邊的錢 都是我們主動送過去給他們 而不是他們主動來賺....
既然本來就無心於這市場...那你所謂的要求又有什麼用?
你去美國跟歐巴馬說要拯救台灣的經濟 他會鳥你嗎?
更何況...不說毫無希望的第三方
就算是上面那幾家第一方好了
跟你的刮鬍刀廠商又怎麼類比?
就算真的他們都不做中文化....台灣玩家也真的都不買單
影響有很大嗎?有啦..最多退出台灣這小市場...
不過這樣吃虧的...到底是台灣玩家還廠商?
Gerden wrote:
我是覺得可以反過來看...(恕刪)


我可沒說我在等環境成熟的過程中都不讓廠商知道有人在期待。
我一直強調的是,既然廠商不是沒在做,只是速度不符合期望,
這時去釐清之所以慢的原因,先搞清楚是不能還是不為,
然後再來決定對廠商要鼓勵還是批評。

事實上我也不斷提醒SCET裡熟識的人,中文化時程要縮短,
PSN下載版遊戲要多爭取,他們也知道消費者要什麼,
但是就如我所說,並不是消費者要什麼廠商就給得出來,
經營一個企業要考量的點,也遠比消費者想得到的要多。

我本身從事的是類似的產業,所以更能體會那種無奈,
他們有很多努力和無奈是你們看不到,也不在乎的,
因為很多人就像你說的一樣,只看結果。

生活在資本主義的世界,很多事本來就是不能盡如人意,
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要求結果當然是正常的表現,
只是看在知曉內情的人眼裡,就替SCET覺得很不值。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