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情報】迷你版紅白機重出江湖!任天堂發表「Nintendo Classic Mini Family Computer」」的情報分享中也有提到,「紅白機」正式名稱為Family Computer,是日本遊戲公司任天堂於1983年推出的經典高人氣遊戲主機,至今累計有6000萬台以上的銷售量,因為紅白相間的搶眼外觀讓他在台灣普遍被玩家暱稱為「紅白機」。

任天堂官方推出的這個紀念款復刻紅白機「Nintendo Classic Mini Family Computer」並不是將當年的紅白機直接重新推出,而是重新打造為精緻化的縮小尺寸。這台迷你紅白機並沒有讀取卡匣的機能,取而代之內部直接安裝了30款紅白機在1983至1994年間推出的經典遊戲作品。

任天堂官方釋出的介紹影片中就已經公開展示了這台紀念版紅白機的大小比例,說實在的這台復刻紅白機能掀起如此程度的風潮,不得不說「迷你化」確實是一步很有影響力的好棋,甚至有不少人是因為覺得「小小的很可愛」所以想入手,湧現情懷同時兼顧全新的趣味性,同時還更便於收藏。
打開盒裝,首先出現的是說明書與任天堂俱樂部的禮物序號,因為任天堂的官方產品。

盒裝內的東西相當單純,說明書和禮物序號、一條HDMI線、一條供電的Micro USB,剩下就是迷你紅白機本體了,遊戲手把和經典款一樣是有線連接在本體之上的。

線材什麼的大家都看多了也沒啥意思,直接進入重頭戲的本體吧,拿掉保護套後出現的是熟悉到不行的經典造型。

這台紅白機是縮小後的迷你版這件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實際拿到手還是會感到「真的很小」。最理想的方式原本是張羅一台經典款紅白機來直接比較,但一時之間沒能達成,先以10元銅板當比例尺給大家參考一下,之後如果有做迷你版與原版的比較當然也會分享給大家。

把兩個遊戲手把先移開,我們專心看看主機本體。這台機器被暱稱為「紅白機」,精確的說是「酒紅」與「米白」兩個顏色搭配,加上金色的Family Computer字樣,這些在迷你版上都忠實的重現。

讓人熟悉不已的電源開關、退片開關與重啟按鈕,電源開關與重啟按鈕在迷你版上都履行著原有的職責,但退片開關就單純只是一個造型了,迷你紅白機不能插卡匣,當然也不需要退片,這個退片開關只是做個樣子,完全推不動。

正面下方的這個紅色部分重現的是經典款紅白機用來外接擴充設備的插孔,像是光線槍。迷你版上直接重現了蓋上防塵蓋的樣子,很可惜同樣也是打不開的,是與底部紅色相連一起,做死的造型。

卡匣插槽同樣也是蓋上防塵蓋的樣子,不死心的試了好幾次才肯定連掀開的重現設計都沒有,想重溫「吹卡匣」、「吹插槽」的話靠迷你紅白機是做不到了。


左右兩邊同樣是用來收納遊戲手把的凹槽。

連手把放上去後沒有穩固吻合,很容易鬆動搖晃這點都完美重現讓人會心一笑。


當然都2016年了,這台復刻版紅白機既然有著遊玩功能,線材可不能還用經典款的。迷你紅白機直接以HDMI和螢幕連接,並透過Micro USB供電,電量需求極小電腦的USB就綽綽有餘,盒裝內也沒有變壓器或轉接插頭。

底部的樣子基本也是復刻當年的外型,當然產品資訊是迷你紅白機的資訊內容。

接下來看看經典款的手把,1P和2P手把的造型都維持著當年的樣貌,不過2P手把上的麥克風這些機能就沒有重現了,只做了個樣子。說起有活用麥克風讓人印象最深的遊戲,果然還是《多拉A夢 ドラえもん》啊~

整體主機迷你化後,遊戲手把也跟著變成迷你版,還好紅白機手把按鈕非常單純所以正常使用問題不算大,不過成人的手掌拿起來真的會感到非常袖珍。

玩遊戲時大概是這種感覺,憋憋的。


雖然什麼都沒有,不過也看一下兩邊手把的背面。

剩下HDMI線和Micro USB都是大家很熟的線材,也沒什麼特別設計就跳過了。這台迷你紅白機吸引人的除了經典外型,真的能進行遊戲也是一大誘因,讓我們直接接起來看看使用表現!

把USB接上電腦吃電,HDMI連上螢幕,把電源開關播到開啟,就會直接進入遊戲選單的畫面。迷你紅白機收錄的30款遊戲在這裡可以直接選擇,同時還有著即時紀錄的欄位。設定選項中可以改變畫面比例與顯示風格。

紅白機活躍的年代,多數玩家都還沒開始關心畫面的「解析度」,甚至多數玩家連什麼是解析度都不曉得。如果你從沒想過這件事,這裡分享一個老知識:紅白機的遊戲畫面解析度為「256x240」。沒錯,就是256x240。

Mobile01網站目前顯示插入圖片的寬度上限為720,這篇文章中除了4:3的首圖之外,所有照片的尺寸都是720x480。如果把紅白機時代的遊戲畫面以實際的解析度大小顯示在螢幕上,大概就是下圖中這個大小,直接等比拉大的話會模模糊糊。

然後如果用實際解析像素去堆疊塞滿常見的1920x1200寬螢幕,會是這個感覺。


當然任天堂沒有這麼考驗大家的視力,收錄的30款作品都經過了最佳化調整,將當年的原生畫面可以放大顯示同時維持清晰,在1080p的螢幕上遊玩也不會慘不忍睹。原本預期在4K螢幕上玩迷你紅白機的,雖然一點實質意義都沒有,但是3840×2160的螢幕竟然是拿來跑原生256x240的遊戲,這種時代反差想像一下超級有趣。


這30款遊戲中有些是一人作品,有些則是經典的兩人合作,像是《魂斗羅》,也有會花上大把時間的RPG如《Final Fantasy III》。

當然也要重溫一下元組級的友情破壞遊戲《攀冰者》。說實在的因為多年沒碰、手把太小加上那個年代的遊戲設計限制讓操作很嚴苛,試玩了幾款遊戲都打得七零八落。

不過開啟迷你紅白機,大家玩的已經不是聲光效果,不是尋求遊戲的內容豐富,或其他遊戲產業經年累月發展出來的成果,而是感受屬於那個年代的回憶以及被喚醒的最初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