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WII 下一代接班人已正式宣佈了 WII U (有圖片有影片)6/10更新資料

min_pso wrote:
我的想法是,一開始在看的影片就是用 Wii U 在看的,目前 Wii 就有線上看影片的功能,很可惜的是台灣機沒有...

我也猜是這樣

不然就是「概念」宣傳影片...

ikustiH wrote:
我好像看到了Virt...(恕刪)


+1

mchammer wrote:
關於Wii U的宣傳...(恕刪)

這樣的想法是把那台控制器當平板播放影片
然後無線傳回WiiU輸出到電視上
可是這樣那台控制器的價格就不會很便宜

所以應該是反過來想
WiiU撥放影片
然後將影像無線傳輸到控制器上播放
這時就跟NB外接顯示一樣
可以設定
1.單電視顯示
2.單控制器顯示
3.電視跟控制器都顯示

不過受限於無線傳輸的頻寬
影像串流量可能不會很高
電視上可以播放到1080P
但是傳到控制器上只剩720P或是480P而已

Kimisawa wrote:
不好意思, 一台Wi...(恕刪)


補充一下

消息指出Wii U的控制器將不會單獨銷售

任社也表示Wii U+控制器的售價可能會超出250美金

Wii U的多人遊戲在設計上僅能使用一個Wii U控制器,其他一起玩遊戲的玩家得使用Wiimote來進行。這位代表也不清楚Wii U主機是否可與一個以上的Wii U控制器同步。


宮本茂也表示,任天堂正在研究是否可將自己的控制器帶到像是朋友家再與他們的Wii U主機連線一起玩遊戲的可能性。


所以還是有可能可以多台Wii U同步,但目前未明。以每組超過250大洋的價錢,又沒有獨售控制器的可能性,壞掉怎麼辦? 有多少人的Wiimote呀~伊爹~~~過,壞一個Wii U控制器要從買一組嗎? 感覺非常的不合理,不過以任社的周邊商品習性,搞不好哪天成功多台控制器同步,這就變零售周邊也不一定。

說不定那天市面上的平板電腦就被拿來MOD Wii U控制器的功能,不過就沒有按鈕了

thypig wrote:
補充一下消息指出Wi...(恕刪)

把友機PS VITA拿來改?

不過老任的新主機個人不是很看好
畢竟想玩HD遊戲的人
或多或少都早已入手PS3或XB360
再則這樣的控制玩法
有PS3的只要再買PS VITA
來達到同樣的連動玩法(如果SONY想跟進)
而且SONY也有自己的平板跟手機
XB360有掌機(雖然蠻失敗的)
用WP7手機當作觸控界面
未來也有自有系統的平板裝置

以上裝置或多或少可以適用某些應用
像是用來撥放影片或是撥放照片
等等平板上的操作...
這時老任的控制器就真的沒啥賣點了

以平板來說WiiU控制器太大太厚
以搖桿來說PS VITA可以做到的功能更強

只能說用遊戲機的角度來整合3C
跟由3C的角度來整合遊戲機
思維跟設計是完全不同的...
thypig wrote:
補充一下

消息指出Wii U的控制器將不會單獨銷售

任社也表示Wii U+控制器的售價可能會超出250美金

Wii U(含控制器)若真的賣250美元
那就跟PSV售價一樣佛心來了(但是主機賠本賣似乎不是任社作風)~

為什麼很多板友似乎有"Wii U要很便宜"的先入為主觀念?
現在PS3/XBOX360各自加上體感周邊都超過300美元甚至400美元
Wii U有不輸PS3/XBOX360的主機效能
那個控制器看起來成本應該也比PS3/XBOX360的手把或體感周邊高一大截
怎麼想Wii U(含控制器)都"肯定"超過250美元啊~
除非到正式推出這段期間
另外兩台主機或相關硬體成本大降價~
thypig wrote:
所以還是有可能可以多台Wii U同步,但目前未明。以每組超過250大洋的價錢,又沒有獨售控制器的可能性,壞掉怎麼辦? 有多少人的Wiimote呀~伊爹~~~過,壞一個Wii U控制器要從買一組嗎? 感覺非常的不合理,不過以任社的周邊商品習性,搞不好哪天成功多台控制器同步,這就變零售周邊也不一定。

如果"確定"不分售
任社應該會有其理由
或許Wii U和控制器的連結程度很高(1個對1個)
或許新控制器成本比Wii U主機更高
或許................................................

若把Wii U和新控制器看成一個"不可分的整體"
新控制器壞掉就要重買一組也不是那麼不合理(EX.遊樂器的光碟機壞掉 "原廠"也沒單賣光碟機啊~)
再說壞掉還可以維修~
stargroup wrote:
把友機PS VITA拿來改?

不過老任的新主機個人不是很看好
畢竟想玩HD遊戲的人
或多或少都早已入手PS3或XB360
再則這樣的控制玩法
有PS3的只要再買PS VITA
來達到同樣的連動玩法(如果SONY想跟進)
而且SONY也有自己的平板跟手機
XB360有掌機(雖然蠻失敗的)
用WP7手機當作觸控界面
未來也有自有系統的平板裝置

以上裝置或多或少可以適用某些應用
像是用來撥放影片或是撥放照片
等等平板上的操作...
這時老任的控制器就真的沒啥賣點了

以平板來說WiiU控制器太大太厚
以搖桿來說PS VITA可以做到的功能更強

只能說用遊戲機的角度來整合3C
跟由3C的角度來整合遊戲機
思維跟設計是完全不同的...

類似把Wii U新控制器拿來和平板/掌機比較的言論還真多........

我只能說看過相關展示影片
除非另外再出周邊
不然Wii U、新控制器和現有Wii控制周邊"三者"間的連結互動方式
應該不是現在市面上任何平板/掌機產品能做到的
PS3和PSV(還要再加PS MOVE)目前也沒有類似互動的消息
(不過PSV還沒出 現在加入或許來得及 而且已有傳言出現.....)
就算以後有
那不就等於半強迫玩家要PS3和PSV(甚至PS MOVE)都買才行?
大概只對本來就有PS3/PSV的玩家比較有影響
而且標配和選配對廠商開發遊戲時的考量還是有差

另外
關鍵字是"互動"
就算要破解
光破解掌機/平板這一端大概還不夠
還要連遊樂器主機/電腦另一端也一起破解


CUBE0125 wrote:
Wii U(含控制器...(恕刪)

我想普通人應該沒辦法一手拿WiiU的控制器
另一手拿著Wii的控制器同時操作

至於三者連動的展示高爾夫
應該是為了達到高精度的動作模擬
以遊戲的設計理念來說
有需要用這麼高精度的動作來玩遊戲嗎?
當初Wii的推出不是主打直覺簡單
那現在的高擬真動作不是本末倒置嗎?
友機的PS MOVE能做到比Wii更精確的指向定位
但是又有多少遊戲有這麼做
玩個遊戲有需要到精準擊球切球殺球嗎?
拿來當槍瞄準倒是很不錯啦 XD

連動重點在於連動的操作方式是如何使用的
如果只是一些遊戲訊息
顯示在控制器的螢幕上
當你將焦距切換在遠近的螢幕上
對眼睛是一種負擔
更何況是不時抬頭低頭這樣看
就算眼睛不累脖子會先斷掉吧

如果是像薩爾達展示的概念
將武器裝備顯示於小螢幕上
利用觸控來快速切換裝備
那可能又是一種高難度的動作
左手拇指按著十字鍵
另外四指拖著控制器
這樣把控制器夾著
右手從控制器移開
移動到觸控螢幕上面點擊
之後再將右手移回原本按鈕的地方

如果螢幕不大重量不重
或許手的負擔還不會那麼大
但是還是會有上述眼睛跟脖子的負擔
當然PS VITA也是會有上述的問題
如何連動跟使用觸控是很重要的課題...
stargroup wrote:
我想普通人應該沒辦法...(恕刪)

目前放出的展示影片只是提供了多種搭配操控方式的"可能性"
並不代表每款遊戲都要這樣複雜、這樣精準、這樣用
就像主機硬體具有高效能
也不代表每款遊戲都要朝高畫質、榨乾硬體效能去製作

至於遊戲廠商是否能妥善運用這些可能性?
到時推出遊戲讓玩家實際體驗後自有判斷~

jailerer wrote:
老玩家都嘛知到 ...(恕刪)


和你說的還是不一樣阿,square虧錢導致合併是FF電影版搞砸了
關遊戲什麼事?

你說向ENIX伸手要金援也是XD
他們早有默契了,說到金援其實當初square是幾乎要被sony給吃掉
當時sony在square裡股權持有佔很大,大到幾乎快要可影響
合併後不斷的把sony的持有下降,才能自己決定決策

然後DQ10給wii怎麼會用連呢?
DQ向來宗旨是發行在普及數最高的平台上到目前為止仍沒有改變(日本)
你經歷夠深不會不知道這個吧XD

玩的夠久和對業界夠不夠深本來就不相干
遊戲搞成什麼樣你也要看大環境
現在rpg類在遊戲市場裡早就是小眾了
尤其JRPG,老外現在還會玩幾款JRPG?

你要花大錢下大資源去開發嗎?
然後日本市場萎縮成那鳥樣,你還敢花大錢作一個國外賣不了,日本只能賣幾10萬片而已
早就虧死,不炒FF那要炒什麼?

你是老玩家的話要知道FF本來就是一直變的和DQ不一樣
因為FF在國外也賣,國外玩家意見也要聽
很不幸的現在越偏越多FF13 600萬片,但日本只佔了190萬而已
你是製作人你遊戲走向要偏歐美還是日本?XD

FF在你心裡死了爛了,但不代表他在"全世界"玩家心中都是
現在有哪款JRPG(口袋怪獸不算)也能在歐美破數百萬的?

FF到底有沒有爛還是由全世界玩家來決定,銷售證明一切
現在只要歐美一但賣的差,FF就算失敗
不過被罵的很慘的FF13顯然是成功的

對se來說近幾年的作品除了FF14是失敗,其它幾乎都成功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