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lun兄講得中肯,我也是在認識一個開小賣店朋友後才知道
一般小賣店根本沒能力自己從日本進貨
要從中盤商或大盤商拿貨,價格大盤商漲,下面只能一起跟著漲
大部分的朋友會拿日幣定價來比水貨
可是當遊戲貨主機缺貨的時候,有些大盤商是日本跟店面掃貨(等於定價買)
加上運輸、進口、大盤商、中盤商的利潤,到小賣店價格翻個30-40%很正常的。
大家都要賺錢啊~
小賣店比較可憐,因為都是第一線被客人罵的
(笑~我以前不知道的時候也會抱怨小賣店哄價哄得離譜)
另外大盤也沒想像的油水這麼好,大盤完全是以量制價的
有時候一片遊戲飄洋過海過來只賺個十幾二十塊也是有的
但是因為大盤是以千片為單位來進貨的,所以累積起來才會有賺頭
(大盤成本精算的能力可是比小賣店複雜的多呢,待國內科技產業的有作出口生意的應該多少有些概念)
整個供應鏈中間只要其中隨便一關利潤稍高,往下價格就會跟著拉高
而小賣店是這條供應鏈中間最沒有立場&能力抬價的
不過如果你知道一台wii主機小賣店有時候賺不到200塊
一片遊戲賺50-100塊
你要賣15片遊戲才能攤平一片遊戲的存成本1500元
要賣45台Wii才能攤平一台Wii主機的進貨成本9000元
很多小賣店Wiifit的進價是超過3500的....沒有能力跟大型連鎖店像普雷伊這樣可以價格殺到31xx的
這樣好賺不好賺呢?
可以看PS3的DMC4這片大作
日本空運版跟EA代理版的價差可以差到400塊就看得出來囉
有代理制度的遊戲&主機價格穩定度就比較高
可是Wii現在全部都是水貨,台灣無代理情況下,大家只能逆來順受了
要不然大家都自己搭飛機去日本買就好啦~一定不會買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