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香港...可能不大理解台灣的情況, 其實"沒有合約"的代理... 這樣的情況, 普遍嗎?
我最被嚇倒的是這點啊~~
要甚麼樣的人脈才可以讓一家至少算是國際上有點名氣的公司可以"口頭合約"這樣多年?
至於一些板友的言論...
雖然我很支持任天堂的遊戲製作, 但對他的市場經營呢... 雖然我諒解小市場就沒甚麼賺頭... 但如果能好好經營, 也是還好的...
實際上老任也在國內推過小神遊及神遊機... 雖然算是最後沒了聲音, 但港台市場... 相比國內可能投錢也沒個下去也沒個水花, 我想港台市場至少也有幾點水花濕濕手吧?
但實際上, 如果博優真的是口頭代理...
還真的沒有甚麼制約力吧?
代理或是怎樣, 合作形式的話可能一方出錢, 一方出人, 或兩方都出錢出人, 虧本的話一起虧本, 賺的話大家分成... 這樣架設像網路甚麼這一類持續經營及持續收入的話, 多少合理一點吧? 我自己是"幻想"可能當年老任也會想真的有在地網路化, 但不想只是自己一家承擔所有風險, 但當時的"好代理"不大想合作... 當然, 這只是我自以為合理的幻想啦!

之後有沒有改善... 其實我想至少不可能比口頭代理的差吧?
有板友可以提出若更差的話, 可以差成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