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賽車回憶錄:前言

很多事情,不親自下去了解,是永遠不會知道的

從踏入這一行開始,許許多多的事情一件一件衝擊著我
也許回顧要往前推移至我來日本時
但真正碰觸賽車是從2014的專門學校的三年級
JAF的F4,以學生技師身份參加比賽(既然是學校...當然是要付錢)
而一年間的許許多的體會,認識許多人
實習了幾間賽車隊,其中不泛在台灣有名生的車隊
最後在在老師的牽線下
來到了目前的車隊
REAL RACING
本田旗下的半廠隊,老闆是前日本車手金石勝智
參加過許多比賽,包還國內的JGTC和德國的DTM
非常標準的關西人,講話的關西腔非常濃厚!
拉回到車隊
車隊本身有參加三種組別的比賽
日本的F3,以HFDP(Honda Formula Dream Project)的名義參戰
SUPER GT,參戰車種為NSX,主贊助商為鼎鼎大名的KEIHIN,就是做化油器的那個京浜
SUPER Formula,兩台出戰,今年的成績有點可惜,黑白色的戰車
而我呢?
將這麼多還沒說到我的工作
雖然在專門學校時,我是以技師出身,但現在的工作是資料工程師
基本上所有的比賽都有參戰,十足爆炸的一年...
這一年可以說是吃足了苦頭,但也因此看到各位看不到的真實的賽車世界
雜誌上的,電視上的,乃至於是電影裡
所描寫到的都只是沾到邊而已
也許說到這邊,大家會很想問我說
日本和台灣賽車到底比較起來如何?
很可惜,小弟對於本土賽事介入不深,可能無法提供客觀的分析
但有一點肯定的是,大家都認為光鮮亮麗的日本賽車業
其實存在著巨大的世代危機!甚至日本人都認為賽車在日本推得很辛苦.
這點在出生在賽車沙漠之稱的台灣人耳中聽起來
其實是非常不可思議的!甚至是令人吃驚的!
日本賽車在我們眼中看起來是如此興盛
但實際上是非常艱辛的,真的我當下對台灣只有情何以堪可以形容.
當然,日本的賽車文化是獨自一格的,尖端技術中參雜著職人文化
要說是完美的結合嗎?只能我我不太同意了...
今天就先到這邊,下次再分享關於一場比賽到底前後都在幹麻
可不是比完就爽爽放假喔!
2015-12-26 23:32 發佈
真的...比賽車背後的辛酸很多

台灣礙於經費和技術問題,比賽通常都是誰砸得多錢就能贏

日本的賽車文化在我們眼裡看來真的很發達,希望樓主能夠多多分享

讓我們增廣見聞,也希望能夠讓更多人能夠正式賽車這個活動

Cazer wrote:
真的...比賽車背...(恕刪)


謝謝您的回覆
也許內文有許多不足之處還請見諒
小弟相信台灣還有很多跟小弟一樣的技師和工程師
希望這篇文黜文能拋磚引玉
引出更多相關人士出來一起討論
讓將來有志想往這邊發展的新一代
能有一個方向和想法
畢竟,小弟感受到的資訊都是車手消息太多了...
Cazer大有機會也提供相關消息~讓這個圈子更加活絡吧!
賽車世界或許真的不識大家看到的那麼光鮮亮麗

一場完美的勝利除了要有車手的技術以外 後勤團隊辛苦的付出也是必須的 兩者相輔相成

各行各業應該都是這樣~ 期待樓主繼續分享!一窺賽車世界的真實奧秘!!

日本賽車界當然很辛苦啦

因為已經今非昔比了

mclaren honda競爭力如何 alonso來開都只能年度17名

那nissan的LMP1賽車呢,參賽一年就收攤了

只剩toyota還有點競爭力

現在賽車界真的都是德國人的天下

賓士是f1最厲害的,audi,porsche則稱霸房車賽

日本車廠就算馬力全開,連德國廠的衛星車隊也追不上

那大家最不想提到的韓國現代,WRC好像都有一勝耶

日本車界近年來感覺落後很多
羨慕你有這樣的經驗

那也曾經是小弟我想尋求的方向和目標

無奈台灣一般家庭觀念上並不支持這樣的方向和目標

同樣是花錢比較甘願花在一般大學的學費上

即使明明知道目前一般大學的競爭力比較薄弱

小弟我是從事汽車引擎配件製造業

但說實在話台灣雖說在製造汽車零配件上很不錯

可是絕大多數的工廠都相當"土炮"

當然也有相當具有know-how的廠商存在

但是不多

台灣的賽車文化目前可能連泰國都比不上

尤其一些基本車款統規賽的計畫

某一年台灣PIC的各大賽事我全部參與觀賽

其實看得出相關單位是有在用心強化台灣的賽車文化

場地上或許實在弱勢許多

台灣在這部分需要花的時間還很漫長

思想的改變是最難的

畢竟台灣沒什麼專門對應這類的賽車學院

應要慢慢導正學以致用的教育

讓各種不同的專業領域從小培養然後出社會利用

熊八 wrote:
羨慕你有這樣的經驗...(恕刪)


去年和14年我都有去看PIC的比賽 不論TSF或OTGP

TSF是賽車協會辦的,反而冷清到不行,雖然參賽車比較有看頭,但觀眾只有小貓幾隻真的也沒幾間廠商肯砸廣告下去,

反觀OTGP辦的就比TSF好蠻多的 去年更是加了統規賽進去,觀眾也明顯增加許多,台灣在這活動的推廣實在還相當不足


SkylineWu wrote:
謝謝您的回覆
也許內...(恕刪)


小弟才踏入這行業兩年,我想論經驗和專業技術 SKYLINE大哥您一定比我資深許多

我該向您學習學習阿XD
Cazer wrote:
小弟才踏入這行業兩年...(恕刪)


一部分TSF的參賽限制比較嚴格
參賽門票似乎也需要提高門檻
獎金又不是說很國際級= ="

Mianhuayubaby wrote:
日本賽車界當然很辛苦啦

因為已經今非昔比了

mclaren honda競爭力如何 alonso來開都只能年度17名

那nissan的LMP1賽車呢,參賽一年就收攤了

只剩toyota還有點競爭力

現在賽車界真的都是德國人的天下

賓士是f1最厲害的,audi,porsche則稱霸房車賽

日本車廠就算馬力全開,連德國廠的衛星車隊也追不上

那大家最不想提到的韓國現代,WRC好像都有一勝耶

日本車界近年來感覺落後很多


感謝您的回覆

如果以結果論來看,日本的賽車確實是蠻慘淡的,不過賽車不爭的事實就是只看結果呢

但這都是高階賽事角度來看

日產雖然今年在LMP1吐血收場,但在LMP2裡當引擎供應卻取得不錯的成績

加上北美的賽事,日本的賽車在世界上還是有舉足輕著的地位

不過出了日本本土...通常操盤的都非日本人了...除了領導階層以外...

德國製造廠近年成績都非常風光

但真的要說賽車現在還是英國的天下,各位看到的許多車隊,裡面是英國人的比例還是很高的

歷史上有名的車架製造商也多是英國居多

當然最近近乎壟斷各方程式比賽的車架製造商Dallara則是義大利的廠商了
謝謝您的回覆!看來熊大是業界資深人士了!

最近幾年開始,台灣有幾間大學也開始出國參加學生方程式(Formula SAE)

目前所知道系列有中國和日本的比賽

也許是一個培養賽車技術人才的契機也說不定

當然環境的現實是很艱困的,這可能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訴說完的

相信熊大應該懂我想說什麼

說到泰國,小弟也因為GT的海外站有幸到過泰國

比的賽車場,可是能跑F1的FIA等級一的賽道

連泰國離這麼遠都盡力想拉日本的比賽來了(其實日本人...很不喜歡海外站...很累XD)

台灣離日本這麼近,不邀請SUPER GT來實在是很可惜,加上日本人普遍對台灣印象佳(食物也比較親近XD)

應該是推展賽事和觀光的一個好機會,也許台灣的賽車會也接觸過日本方面,但是否有談成這我們就不知道了

然後說到賽車在生涯上的發展性(日本方面)...其實蠻可悲的...有機會再爆料吧...(跟台灣大概相去不遠吧我想...)

熊八 wrote:
羨慕你有這樣的經驗

那也曾經是小弟我想尋求的方向和目標

無奈台灣一般家庭觀念上並不支持這樣的方向和目標

同樣是花錢比較甘願花在一般大學的學費上

即使明明知道目前一般大學的競爭力比較薄弱

小弟我是從事汽車引擎配件製造業

但說實在話台灣雖說在製造汽車零配件上很不錯

可是絕大多數的工廠都相當"土炮"

當然也有相當具有know-how的廠商存在

但是不多

台灣的賽車文化目前可能連泰國都比不上

尤其一些基本車款統規賽的計畫

某一年台灣PIC的各大賽事我全部參與觀賽

其實看得出相關單位是有在用心強化台灣的賽車文化

場地上或許實在弱勢許多

台灣在這部分需要花的時間還很漫長

思想的改變是最難的

畢竟台灣沒什麼專門對應這類的賽車學院

應要慢慢導正學以致用的教育

讓各種不同的專業領域從小培養然後出社會利用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