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 小弟Lag好久了:
請問: 2010年F1 沒有Kers嗎???
之前不是說2010年每一個車隊都必須配備Kers; 並且出力將放大到160HP???
基本思考是:賽車速度已經夠快,不讓車隊用更新的引擎科技創造出更大馬力(更快)的賽車。
技術細節(也就是規則),從限縮引擎cc數,到禁用新材質,禁用光頭胎、輪胎加溝紋、輪胎變窄、鼻翼變窄變高、尾翼變窄變高等。
而車廠的研發人才,也就更聰明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除了利用各種形狀、附加一堆小翼來增加下壓力(增加大彎的速度),也在尾端做些空力套件來製造"亂流",讓跟的很緊伺機超車的車子很難操控並且浪費煞車及輪胎磨耗。
如此一來,F1的超車就變得越來越難,觀眾只能看到A咖輕鬆超過B咖及C咖的車,A咖集團要相互超車就非常困難。
一場賽事除了剛開賽前兩圈有驚險鏡頭,後面的超車幾乎只有在pit停站策略中超過,最後1/3賽事幾乎大勢底定,08年後一顆引擎要跑兩場的限制下,後2/3場大家都慢慢跑...結果就是無聊。(無聊 = 轉台 = 娛樂性不佳 = 廣告費降低)
KERS本來是增加超車可能(更多超車=可看性=娛樂性=更精采=更多觀眾)的配備,
FIA原始的想法是:不讓F1車裝那麼多空力裝置(從頭到尾到處都是的的小翅膀) + KERS + 光頭胎 + 高窄尾翼。
讓大家的車都乾乾淨淨,用光頭胎增加抓力、用KERS增加瞬間馬力。
不料09年用了KERS的有錢大廠(Ferrari、McLaren)都很慘,KERS增加了重量,破壞了車輛配重,雖然在起跑及近車肉搏戰可以向前彈跳獲得超車,但是沒錢研發KERS裝上車的小廠(Brawn),卻在新法規中找到了另一扇窗(也可說合法的漏洞),他們尾翼下端設計的double diffuser,讓相對輕巧又好操控的車子在排位賽無往不利,後來的法院判決(double diffuser合法),更讓A咖大廠好像白痴一樣被法規(和他的漏洞)給耍了。
KERS原本雖然需要花大錢,但是增加賽事可看性,也可以從F1科技移轉給市售車。
但是他敗給了金融海嘯和賽事漏洞。
附帶一提:今年不加油,人人起跑都是重載油,引擎研發凍結(A咖馬力差不多)、操控更難超車更難。F1真是越來越不精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