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世界冠軍的玩具就是不一樣

藍色機械人 wrote:
影片看到後面出現V~...(恕刪)


請仔細再看一次那段英文,謝謝。

就算是廣告,還是真的阿!!難道廣告就變假的嗎??

講話這麼酸,原文又不看好。

很多東西乍看之下對你可能都沒意義,但科學很多發展都是從你所謂沒意義的是開始。
EX: model的建立一開始錯誤百出,反演能力也差,很多人也覺得沒意義實用不大。不過現在有多少超級電腦是跑model的?

FE2 拍正片
當然各位可以對現有產品的技術規格質疑,但"事實"是用起來就是夠用,那麼多車廠與媒體和車手用起來就是很OK~~

不管看起來有多不可能,事實就是事實,有疑問的自己去租一台來玩玩看再來質疑吧~~

"實驗"才是科學的精神,只看規格表就下論斷,這不是專業人才該有的素養吧....

那F-1車隊所提出的規格要求絕對不是"自動軌跡駕駛"所需要的規格,因為那十年前就有一堆車隊能做了,不可能現在才在跟你們尋求這等級需求所需的技術規格~~

所以那F-1車隊所提出的規格要求應該是"自動超車閃車"所需要的規格,那就真的滿困難,所以還有一段路要走....
Roger陳
小弟也認為 Roger17Chen大大所說的話 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車隊可以透過電腦知道車子所有資訊
也能知道車手給多少油門
所以要遠端遙控 絕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 因為他是一項運動賽事 所以FIA絕對會禁止這樣的舉動 因為這樣就非常不公平了
現在的賽車的確跟以往的賽車差很多
以往的賽車幾乎都是借由車手的控制技巧來反應在賽車上
但是現今的賽車車上介入非常多的電子系統 讓車手在操控上可以更膽大的去發揮賽車的極限
但是也不能說比較好開 因為速度也越來越快 速度越快就有更多的危險存在

記得很多以往的世界冠軍都曾說過 現在的車手並沒有以前的車手厲害
那是因為以往的賽車幾乎沒有電子系統 都是靠機械系統來控制
所以車手的確是非常重要的 車手的判斷跟即時反應都是非常重要 因為沒有電子輔助

但是為什麼那麼多的車手都想進入大車隊 因為有錢的車隊確實能讓賽車更快(絕大部分)
當然薪水也比較好 不過車手本身的技巧也是相當重要
因為車手必須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來讓賽車更快 畢竟不是遙控車

相信電子系統是想要讓車手在賽車運動活動裡可以更安全更無後顧之憂的去發揮賽車的極限
但是要遙控 相信絕對不是難事


就像 大鬍子羅賓 常說的 F1賽車就算沒有積分還是要跑完
因為每一圈的任何資訊 對車隊來說都是非常的重要
車隊需要更多的賽車資訊來調教賽車 也或許有其他的功用 只是不能公開

電腦或許可以控制賽車 但一定是在最安全的範圍內
車手就是要能把賽車發揮到極限 因為車手是直接坐在賽車上控制
因為每一圈的狀況都不一樣 車手要能及時反應
這是需要車手的地方 有些即時狀況電腦是沒有辦法即時做出反應的 還是要靠車手

在怎麼說 賽車是一項運動
如果真的是藉由電腦下去遙控 所以賽車迷知道是這樣的情況
應該就不會有人看了

小弟想表達的是 遙控決不是不可能
如果是用在練習新車手 先讓新車手坐在車上體驗一下賽車所能達到的安全極限
再讓車手更有信心借由自己的技巧去發揮賽車的真正極限 這樣也是不錯的啊
這樣也能讓比賽更好看不是嗎






Roger17Chen wrote:
當然各位可以對現有產...(恕刪)



感覺你們好像在說以前的卡通"閃電霹靂車"...
日理萬機小業務 wrote:
感覺你們好像在說以前...(恕刪)


你沒看去年漢米頓常在入彎小甩一下
就是比別人晚煞車
搶別人入彎線
用滑的進去
再逼別人煞車
自己順利過彎
這是不是很像風見呀~~
哈~~
個人觀感而已
說來笑笑
我相信要把車子做到可以遙控並不難了
只是要做到遙控又可以跑的那麼精準 難度更高 但f1應該難不倒
而現今的科技很多都是被規則所限制不能拿來用的

我一直希望能看到不要有任何規則
大家各自設計
看看大家都做出什麼樣的速度機器
哈 一定很恐怖 管他有沒有人駕駛



心機小惡魔 wrote:

還有在400公尺內誤差10公分~這句話有問題~
如果不加那400m我還會覺得他精度蠻高的~但是加那400m就覺得他是騙人的~
因為GPS是沒有累積誤差的~你就算1公里還是10公里誤差範圍也在妳GPS規格範圍內
而且精度在10cm內的GPS應該具備L1跟L2~但那價格就不是幾十張小朋友可以解決的...(恕刪)



之前在做GPS研究,想把只用L1的GPS靠演算法運算提升精準度,時間長到只有一個
如果精度要到10cm那又要快速運算(500次之類的),光那個重量,F60就等著被海放啊

話說,小惡魔大是在哪一間公司上班阿,還出裝在巡弋飛彈上面的GPS接收器
雖然已經不搞GPS這東西了,但可以pm我了解一下嗎??
假設F-1以時速360行駛(對F-1而言夠快了吧??整年賽事有幾個跑道能有幾秒能達到這樣的高速??),也就是每秒跑100公尺,對吧??

當GPS偵測頻率為每秒10次(20幾張小朋友就能辦到的偵測頻率),也就是每移動10公尺偵測一次,誤差10公分要用來自動導航F-1而言的確不夠....

但若偵測頻率能拉高到每秒100次,那每移動1公尺就偵測一次,誤差縮到5公分,就算F-1以時速360行駛應該也還夠應付了~~

而且其實在最需要自動導航的跑道區域,F-1大半的速度都在180以下,所以就算偵測頻率為每秒50次也還滿夠用了....

用幾萬張小朋友架起來的"GPS群",偵測頻率要做到每秒50~100次應該是做得到的喔~~

另外,F-1並不用搭載任何運算機件,它只需把天線收到的訊號無線回傳至Pit,經主電腦運算後再無線去控制車輛就可以了,所以重量並不會增加多少~~
Roger陳
總算一次看完

戰很大 戰不用錢~

Roger17Chen說的我相信真的辦得到
至於怎麼辦到 他有他的考量吧
要是我的話 我也會留一手
不過他至少把基本觀念重講了一次 非常的淺顯易懂
讓只有車用導航機的我 了解到更進一步的應用

理論和實際;學界和業界。
常可以看到滿多有趣的現象
這次文章裡面就能充份的看出來

感謝Roger17Chen分享經驗
如果不是用GPS..
那這套系統可是很容易就可以解決以上問題的


■ 人工滑雪場內的定位系統

德國工程師利用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建構了人工滑雪場內的運動員滑雪板位置與路徑追蹤系統,定位精度到公分等級,可以協助教練檢視運動員的滑雪技術。

區域定位系統的應用日廣,或因為建築物的遮蔽,無法順利接收衛星訊號,須進行室內人員或車輛定位;或利用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追蹤物品位置,進行物流管理。德國工程師另有巧思,把區域定位系統應用到滑雪運動員的訓練上。

工程師把答應器(transponders)包括無線電發射器與接收器應用在滑雪場上,將無線電發射器固定在運動員的滑雪板上,利用滑雪板前後端的小型天線以每秒千次的頻率傳送無線電波。於滑雪場斜坡定距佈置的接收站(receiving stations),擷取無線電波訊號,計算天線發射訊號到接收站的時間,精確的對滑雪板上的天線進行定位。

電腦每千分之一秒計算滑雪板位置一次,隨於螢幕上顯示滑雪板的移動路徑,教練就能檢查滑雪運動員的兩支滑雪板是否保持平行,或能做個標準的回轉動作。

參考來源:ScienceDaily: Tiny Radio Transmitters On Skis Help Competitive Skiers Anal
SCC科文知識報


以F1賽場上最高速來算,每走不到10cm就更新一次了,
相信這種東西早就在用了,
不然他們的資料庫怎麼會有這麼龐大的資料流隨時湧入...
然後車手前面也裝了好幾根無線電電線,
只是規定不能用那個系統來操控而已阿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