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講,同時是一堆人都以這個速度再跑,然後約第25~第30名車手只差第1名約2.5秒的時間,意味著,這很密集,車手之間的互動和合作將會成重點。
而前文提到的後車頂前車大部分是在合作來提高速度,前車受到風阻,速度最高只能到192mph,但後車會先慢慢接近,此時車手會用車內無線電與另一位車手進行溝通,決定合作後,後車在前車後面受到的風阻較少,所以可以再跑快一點,但這時後車就要很注意前車,必要時要收點油門,以免太快接觸把前車頂到失控,而順利接觸後,此時後車受到的風阻為驟減,形同能再加速,此時就是推車,後車推前車,此時速度會增加,順利時能上200mph(320kph),利用這個速度優勢來超越集團,但若沒有推好,前車容易失控,若排名很前面的話,就容易造成大撞車。
那至於多人常常排成一直線,在高速賽道目的是減少風阻,便能跑得快一點,若是你自己跑出集團後,前面又沒車的話,形同落單,你受到的風阻就變大,速度變慢,很容易就會落後,跑到集團的後面。
而推車戰略到了最後一圈,再怎麼合作推車的車手,看到終點線和方格旗都會變成敵人,前車要提防後車,這時推車的人幾乎都會切出來,尤其後方推車的車子速度通常比前車快,便容易在終點線前超越前車的車頭,通常前車會進行守線不讓後車超越,守線要是沒守好,至少有第二,沒守好話又失控就沒了。
黃旗=有事故影響到車手,不能超車,但在pit裡則可以,利用工作站的處理速度或者策略,處理的速度快,可以換2~3名以上的位置,反之亦然,工作站的策略也是贏比賽的關鍵。
而開賽車的美國人,脾氣表達方式有的比較直接,若是互看不爽的話,或是一直刻意擋道,則常常會有激烈的互動出現,包括硬擠或者讓陰對手讓他失控,再來就是容易變成打架的場面,而這也是一個比賽的看頭,車手之間的恩怨。當然這些行為會被大會處罰的(通常罰錢)。
而美國V8的結構大家也都很了解,V8 OHV,高轉時的聲浪聽起來就是爽快,而強硬的鋼骨車架加上金屬車殼,互撞時產生的聲光效果也是格外刺激XDD
值得看的比賽有DAYTONA 500(賽季開幕戰,500哩), GEICO 500(最大的三卵賽道,500哩),COCACOLA 600(比賽距離最長的一場,600英里),FOOD CITY 500或irwin tools night race(超小的賽道,500圈),SOUTHERN 500(除了歷史悠久,也因為有大小彎的不同很難攻略,戲稱Too Tough to Tame",500哩)
NASCAR在全世界很難找到有類似規格的賽車
如果要比F1拿INDYCAR的車來比還比較接近
雖然細部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你去看過F1或是NASCAR
你就會知道在觀眾席上能從橢圓形賽道上看到的東西會比從F1(或部分INDYCAR)賽道上看到的還要多
況且NASCAR允許更多的碰撞
刺激程度也不是F1或是INDYCAR可以比擬的
就是如此簡單
以前高雄鳳信有歐洲體育hd台會撥nascar
都會看上好幾圈
順便配早餐吃XD
那時候用這個台看f1和其他賽事簡直超棒
畫質超清晰
NASCAR現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