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2014 F1 7/20 德國 正賽


bakafish wrote:
什麼叫polepol...(恕刪)


同意,除了部份賽道佔盡地利之便,
再加上這幾年火星車輩出(這算人和了吧...)

要不過去起跑後竿位被刷掉可是屢見不鮮...
排位賽,竿位之爭往往1~2圈內,分出高下在0.5秒以內甚至更短的差距內,
但正賽可是50~70圈的持久,除非是車子有壓倒性的宰制能力,與賽道特性使然,
要不pole to win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stevechang wrote:


同意,除了部份賽道佔盡地利之便,

記得某年,排位賽杆位、第二位、第三位秒差各差0.01秒(或0.001秒?)。
印象中是舒米、哈肯南及數位相機創下的。
Visitante wrote:
記得某年,排位賽杆位...(恕刪)


這樣的排列組合大概就 1998 年到 2000 年的可能性比較大,
之前或之後多半會有 Williams 插花,
2000 年 Suzuka 的排位 Schumacher 贏 Hakkinen 0.009 秒 (Coultard 第三),
算是非常接近的一次, 不知道是不是你印象中那站,
(但也不排除某站排位過程中巧合的 provisional 秒差所留下的印象?)
just my two cents.

無論如何, 再怎麼扯也不會有 1997 年 Jerez 扯,
Villeneuve/ Schumacher/ Frentzen 做出一模一樣的時間

有趣的1997-JEREZ排位賽,去查了一下資料,後來是排位賽做出時間的先後順序去排

Then as now, the rule book said the drivers would take positions based on the order in which they set the times, handing Villeneuve pole position from Schumacher and Frentzen.

Praetorian wrote:

這樣的排列組合大概就 1998 年到

在那個12-3制排位賽的年代,是有可能記錯,也可能是1997年跟2000年那兩場排位賽搞混了,不過重點是都有 Schumacher。
謝謝啦
Frentzen,都快遺忘有這個車手了,不知他名字的德語發音是不是如同Robin講的「漢草」?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