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F1的大批新進車迷、回歸的老車迷們一個近代演變懶人包

🏆 經典王朝與歷史軌跡

◽ 2005年|雷諾崛起,阿隆索憑穩定發揮與精準戰術,成功擊敗「車王」麥可·舒馬克,是當時最年輕的世界冠軍,推翻法拉利長達五年的紅色王朝,象徵世代交替。

2006年|阿隆索再次與雷諾攜手稱霸,舒馬克雖仍有爆發力,但面對阿隆索的成熟穩定戰術,只能屈居亞軍。法拉利雖仍展現速度,但阿隆索已完全掌握優勢,確立了新王地位。

2007年|麥拉倫內鬥,菜鳥漢米爾頓與兩屆世界冠軍阿隆索在同隊展開驚人對決,矛盾到極點。麥拉倫也爆出間諜門,非法收集和持有法拉利車隊資料,被判取消賽季所有車隊積分及1億美元罰款。最終奇米·雷克南以1分差距擊敗麥拉倫雙雄,他至今仍是法拉利的最後一位車手冠軍。

2008年|最後一站巴西,費利佩·馬薩率先衝線後只當了30秒的世界冠軍,因為漢米爾頓在最後一圈超掉豐田的提摩·格洛克,積分剛好超過馬薩,以1分之差成為史上最年輕世界冠軍。

2009年|本田退出後由羅斯·布朗以1英鎊接手成立布朗GP,巧妙鑽了規則漏洞,靠「雙層擴散器」技術碾壓全場,詹森·巴頓前半季連勝奠定奪冠基礎,這支缺錢的黑馬隊伍隔年變成賓士車隊。

2010年|開始禁止賽中加油。紅牛(維特爾、韋伯)、法拉利(阿隆索)、麥拉倫(漢米爾頓)四人爭冠,最後一站阿布達比維特爾意外逆轉封王,成為史上最年輕世界冠軍。

2011年|加入DRS(可變尾翼機構),在規定的DRS區咬進前車1秒內可打開,超車更容易。倍耐力也取代了普利司通,成為單一輪胎供應商至今。紅牛開始主宰F1,維特爾包攬了大部分杆位和勝利,提前幾站就鎖定冠軍。

2012年|是混亂的一年,前七場出現七位不同的冠軍。紅牛的維特爾雖實力強,但賽車可靠性和戰術偶有問題,法拉利的阿隆索靠著精準策略與穩定駕馭,多次拿下高分,幾乎迫近冠軍。巴西收官戰下雨,阿隆索拼到最後還差一點點,維特爾成功完成三連霸。

2013年|紅牛徹底碾壓,在空力與機械設定上幾乎無懈可擊,賽車可靠性極高,讓對手無法追分。馬克·韋伯雖然多次幫助隊伍奪分,但維特爾的主導地位更明顯,尤其是維特爾在下半季狂飆九連勝,完成了車隊及車手四連冠。這年也是紅牛第一個王朝的尾聲。

2014年|進入V6渦輪混動時代,每位車手啟用永久性的比賽號碼,退役兩年後該車手的號碼才會釋出。這年也引入超級駕照的扣分系統作為懲罰措施,扣完12分禁賽一場,扣分一年內有效。賓士憑超強引擎技術優勢開始一騎絕塵,漢米爾頓與羅斯伯格表面笑笑其實已開始打心理戰,最終漢米爾頓奪冠,開啟賓士霸權。

2015年|開始引入虛擬安全車制度。賓士繼續橫掃F1,漢米爾頓再次擊敗羅斯伯格,成為三屆世界冠軍。法拉利有了維特爾轉隊加入,偶爾能挑戰賓士,但車輛動力與可靠性仍落後,戰術上也屢出失誤,整季無法穩定追分,還差一大截。

2016年|紅牛雖然仍是主流強隊,但受限於雷諾動力可靠性不穩,整季無法威脅積分榜。法拉利也缺乏一致的競爭力,輪胎管理與戰術仍不如賓士。羅斯伯格則展開了一個極度專注的賽季,把握住所有機會和運氣,拚盡全力硬剛隊友。最終擊敗漢米爾頓,拿下生涯唯一冠軍,隨後震撼宣布退役,號稱15冠王。

2017年|美國的自由媒體集團(Liberty Media)收購F1,進入全球化新時代。紅牛依然受限於雷諾動力,而法拉利總算能跟賓士正面交鋒了,維特爾開季之後還領先。但夏休過後賓士發力,法拉利也出現失誤,漢米爾頓再度奪冠。

2018年|加入Halo保護架,並終結Grid Girls傳統,改為Grid Kids。這年賽季幾乎複製2017的故事,維特爾仍有機會,但關鍵失誤加上法拉利荒唐戰術,而賓士內部隊友合作良好,策略穩健,漢米爾頓繼續封王。

2019年|Netflix開播《F1:飆速求生》爆紅,帶進大批新粉絲。倍耐力取消"彩虹胎",改用白、黃、紅色,分別對應硬胎、中性胎和軟胎。賓士繼續主宰,漢米爾頓毫無懸念的奪冠。紅牛受夠不可靠的雷諾動力,改跟本田結盟,維斯塔潘嶄露頭角,搶下3個分站。但紅牛自此也開始出現二號車手跟不上的長期問題。

2020年|F1的商業模式更加成熟,結合數位媒體內容,全球粉絲與品牌曝光同步增長。F1的商業價值明顯提升,包括所有F1車隊的市場估值都翻了一倍。但因遭遇全球新冠疫情而延後開季,賽程縮短,漢米爾頓依舊無敵,奪下第七冠,追平舒馬克的紀錄。

2021年|開始設立車隊預算帽制度。今年誕生了史詩級大戰:漢米爾頓 vs 維斯塔潘。兩人全年激戰,爭議連連。雙方積分打平,以369.5分進入收官戰,因賽會爭議性的安全車,維斯塔潘在最後一圈逆轉奪下生涯首冠,開啟紅牛第二個王朝。

2022年|進入新規空力時代(地面效應回歸)。賓士端出大膽的「零側箱」設計震驚全場,但其實開發方向錯誤,表現嚴重退步。法拉利開季猛,但戰術和失誤毀掉全季,積分榜被紅牛完全掌控,維斯塔潘提前鎖定冠軍。

2023年|紅牛延續地面效應優勢,空力效率進一步提升,完全壟斷各分站,RB19堪稱最強火星車,維斯塔潘近乎全勝,只有新加坡一站因找不到抓地力才沒拿下。這是一個經過幾站之後就毫無懸念的賽季,但麥拉倫的MCL60歷經谷底反彈,經過幾次成功的季中升級後,展現出全能車的潛力。

2024年|紅牛表現下滑,RB20在空力和輪胎管理上出現小幅落後,與麥拉倫、法拉利爭搶車隊冠軍位居下風。諾里斯多次縮小積分榜差距,原本有望追上逆轉,但維斯塔潘最終仍拿下個人第四冠,鞏固了新世代王位,麥拉倫則奪下車隊冠軍崛起。

2025年|紅牛技術與管理人才流失、領隊換人、RB21失衡、二號車手問題自2019年起仍未解決,導致統治力全面轉移到麥拉倫雙雄手上,不過維斯塔潘仍驚奇搶下多個分站冠軍。《F1電影》全球院線熱映,進一步大增新的粉絲群,並吸引了部分老車迷重新關注。



💥 驚世事故

◽ 1976 德國紐柏林 – 尼基·勞達火燒車|失控撞車起火,頭部大面積燒傷毀容、肺部也灼傷,奇蹟般在42天後重返賽道。

1994 聖馬利諾 – 「車神」冼拿殞命|先是拉岑伯格在排位賽喪生,隔天正賽冼拿又高速上牆,零件擊穿頭盔致命,震驚全球。

2007 加拿大 – 羅伯特·庫比卡大撞車|高速衝撞水泥牆,賽車翻滾解體,奇蹟只受輕傷。

2012 比利時 – 羅曼·格羅斯讓起跑大撞車|格羅斯讓撞上漢米爾頓,賽車飛越阿隆索,造成多車連環事故。

◽ 2014 日本鈴鹿 – 儒勒·比安奇事故|雨中打滑撞上吊車,頭部重傷陷入昏迷,9個月後去世,促使Halo與虛擬安全車制度的誕生。

◽ 2016 澳洲 – 阿隆索空中翻滾|阿隆索與古鐵雷斯發生碰撞,賽車失控後騰空翻滾,車體四分五裂,他奇蹟般自己爬出殘骸。

2020 巴林 – 羅曼·格羅斯讓火球事故|賽車衝撞鐵製護欄,斷裂起火,格羅斯讓奇蹟逃生。

2022 英國 – 周冠宇翻車|起跑後被撞翻,顛倒衝進護欄再翻滾,幸好Halo救命。



💬 經典無線電
基米·雷克南:"Leave me alone, I know what I’m doing!"
「別煩我,我知道自己在幹嘛!」
賓士車隊讓車指令:"Valtteri, it’s James."
「維爾特利,我是詹姆斯。」
費爾南多·阿隆索:"GP2 engine, GP2!"
「GP2引擎!GP2!」


☠️ 紅牛「二號車手」魔咒
◽ 從加斯利、阿爾本、佩雷茲、勞森到角田,這些紅牛的二號車手們幾乎全都被維斯塔潘海放,這現象不只引爆媒體與車迷的長年論戰 —— 究竟是維斯塔潘太猛?還是車隊資源傾斜的太狠?也讓「紅牛二號車手」成為F1闈場裡最有挑戰性、壓力最大的死亡席位,搞得只要坐上這個位子,就註定要面對難以逾越的「魔咒」。
2025-09-13 22:46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