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撇開買不買的問題,Swift Sport Hybrid 換上油電動力、調降輸出,換搭手排變速箱之後,對比純燃油車型有多少差異呢?

車輛工程不斷進步,隨著各種變速箱形式精進,自排系統所能發揮的性能比以往完整,不論運動性能、節能油耗表現,效率都比手排變速箱來得出色;過去性能車、跑車配備手排變速箱,透過傳遞效率和駕駛技巧發揮性能,更可以自主選擇檔位兼顧油耗,應對需求可謂全面。然而,當今自排系統動輒七、八檔起跳、零點幾秒的換檔速度,無不超越手排系統所能供給的性能,讓高階性能車、跑車投向自排變速系統,Porsche 911 GT3 RS 就是一個例子。
可即便自排系統優點比手排系統來得多,車迷心中手排車地位依然不可撼動,就因為手排車腳踩手打讓駕駛和車子連結感更重,開起來比自排車踏實的多,還有百分百的駕駛自主性和樂趣,都是手排車不可取代的優點,也難怪有「出手排我就買」的聲音。不過,現實很殘酷,手排車越來越少,撇除貨車,大概一隻手就數得完,可謂是手排即稀有。
Suzuki Swift Sport 以輕量化搭配 1.4 渦輪引擎,無疑是頗具性能水準的日系小鋼炮,加上海外市場亦有規劃手排車型,自問世以來就一直有希望原廠導入手牌車型的聲音,現隨著車系改款,手排車型的願望實現了,而且不只是手排,還加上 48V 輕油電系統,讓 Swift Sport Hybrid 不只有性能,還可以節能,無疑是動靜皆宜的熱血選擇,加上售價還調降些許,的確是「現在不買更待何時?」,當然條件如此優秀,就像心地善良的高富帥白富美一樣搶手,問世訂單隨即爆量,現在訂車可要排隊了。

聊完 Swift Sport Hybrid 在市場上的狀況,來看看車子吧!
這回變動,最重要的是動力系統變革,雖然動力核心同樣是 1.4 升的四缸渦輪增壓引擎,不過這回考量到環保法規,動力輸出調降些許,最大動力輸出為 129 匹、23.9 公斤米,並 48V 電力系統驅策電動馬達提供輔助,有額外 10Kw、53Nm 力道,並具備怠速熄火啓閉功能。有了輕油電系統加入,即便引擎本體不變,引擎代號也從原本的 K14C 改為 K14D。

Swift Sport Hybrid 並沒有太多眼睛能看到的有感進化,諸如外觀樣貌、內裝陳設佈局等,都維持與舊款車型相同,雖說改變幅度不大,可 Swift Sport Hybrid 顏值出眾,外觀運動氛圍營造相當適切,與一般車型有明顯不同卻不流俗,不多不少恰恰好,前臉的大面積氣壩、車側類碳纖維側裙、車尾雙出尾管和保險桿,還有雙色 17 吋規格輪圈,每一處都看得出來運動本格。
當然還是有一些細節可以看出端倪,像是車尾銘牌加入 Hybrid 標籤,或是圈胎內的碟盤尺寸等,只是這可能要有火眼金睛般的視力才有辦法分辨這等不同。

前臉保險桿設計沒有隨動力系統更新改變,採用相同設計建構運動氛圍。雖然沒有變化,可整體而言視覺表現出眾,不會過於乖張,同時顧及運動化車款應有的氣質和格調。

頭燈使用 LED 光源,並有自動感應、水平、日行燈等,內部排列的投射是主光源,在相貌上給了 Swift Sport Hybrid 活靈活現的神韻。

懸浮式車頂設計是 Suzuki 重要的家族共通設計,因此 A、B、C 柱皆使用黑色塗裝,而若選擇雙色塗裝,除了 A、B、C 柱之外,車頂、後視鏡等皆會黑化,營造更豐富的視覺變化性和層次感。

圈胎維持 17 吋規格與雙色樣是,搭配前後統一的 195/45R17 規格輪胎。此外,圈胎內部的制動系統經過加大,使其性能有所進步。

後保險桿下方使用大面積的類纖維雙色樣式,與前方大面積氣壩呼應,並將雙出排氣尾管整合在內,同樣有滿滿的運動氣質。

外觀上新舊車款最明顯也是唯一能即時辨別的就屬車尾銘牌,而新車型因動力系統加入 48V 馬達加入 Hybrid 銘牌,引擎代號也由過去的 K14C 改為 K14D,不過兩者本體相同,主要針對軟體調降低輸出,迎合環保法規和電動馬達加入。

至於內裝陳設基本上也沒有改變,從紅黑飾板、前後座椅樣式與包覆面料都維持相同不變,只是隨著改款換上手排變速箱和油電動力,換上六速手排排檔桿,再來便是儀錶板中央顯示屏幕中加入的動力流資訊而已,至於中控媒體播放系統換上螢幕,且提供 CarPlay、Android Auto 等手機連結平台,對比過往只能透過藍芽連線播放的主機,加添不少便利性和功能性。

Swift Sport Hybrid 儀錶陳設和 Swift 相仿使用潛望式設計,並在運動畫的定位下,使用大量紅色元素妝點,包含紅底轉速表、紅色外圈與紅色燈光等。
- 動力流
- 增壓指示
- G值指示
- 馬力、扭力指示

方向盤沒有隨之更動,樣式上與 Swift 車型相同,且有豐富的材質應用變化,除了基本皮質包覆外,還有紅色車縫線、黑色飾板等,而右側控制模組也因為 ACC 加入而新增功能。

中控台換上多媒體螢幕,使用與品牌各車系相同機種,功能上主要提供收音機、藍芽連接多媒體播放、電話等,當然還有 CarPlay、Android Auto 手機連結平台,藉此增加實用功能性。

空調為單區恆溫,面板樣式與 Swift 相同,且質感上乘,但資訊顯示和功能操作並不那麼直覺,需要一點時間摸索習慣。

中控台下方空間除了置物空間、杯架之外,還有 USB、Aux in、12V 車充插座,將所有生活層面所需整合於此。


Swift Sport Hybrid 為單一六速手排車型販售,檔位清晰明確,踏板佈局也特別拉近煞車和油門間的距離,讓退檔補油變成一件容易的事,只需要輕翻腳掌便可完成。
- 前座
- 前座樣式
- 後座
- 標準後廂
- 底板下空間
- 全傾後廂

相較於內外觀小幅度變動,動力系統帶來的感覺可是豐富不少。雖然引擎本體不變,但加入輕油電系統、輸出動力調降,還有手排變速箱這個元素,Swift Sport Hybrid 動力輸出回饋感真能說是截然不同。然而,要和改款前比較,反倒是舊款車型有股強烈侵略感的衝勁,新款車型溫和不少,且在線性、順暢上有比較好的表現。
雖說新舊對比之下舊款車型比較生猛,卻不代表新款車型體虛,而是有高水平的動力反應,一方面引擎低扭足、二來油電系統輔助、三還有輕量化設定,讓 Swift Sport Hybrid 維持出色的運動性,要跑要跳都不成問題,畢竟這可是一台百公里加速可以壓在 8 秒以內的車。且受惠於新款車型順暢的輸出曲線,多少還能降低手排變速箱因人為操作帶來的頓挫感,輔助駕駛快速上手。
或許有人不見得同意新款動力和緩些,甚至覺得這和手排操作有關,確實這不可否認,新款車型可以透過彈離合器的方式獲得相仿的感受,可這畢竟不是一般常用的駕駛方式,總不可能每次紅燈滅就彈離合起步,而在正常接合加速下確實有些許落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wift Sport Hybrid 踏板踩踏方向比較像往下踩,而且離合器輕盈、行程短、接合點淺,對比歐系車離合器長行程、接合處深的設定,開起來比輕鬆不少,是相當日系手排的特性;基本上離合器輕腳的程度,大概是腳跟不用離地就可以操作的程度,搭配檔位清晰的排檔設定,開起來其實沒什麼負擔,女生應該也能輕鬆駕馭。
至於底盤操控,一如既往令人開心,要說同級、同價位中,Swift Sport Hybrid 真的是上選。如果要用三個字形容 Swift Sport Hybrid 操控性,我會給「迅」、「捷」、「猛」,當你在山路間馳走甚至衝刺,方向盤每移動一吋,車子都會毫不延遲做出反應,搭配上輕量化 1020 公斤、軸距 2450mm 的身形,就算拖到進彎前最後一刻再操作,車頭指向都能順利對準彎心,且帶著後軸勢如破竹在彎道中殺進、殺出。

駕駛 Swift Sport Hybrid 是令人開心的一件事,這車雖然動力數據不特別亮眼,可操控性十分出色,負重輕盈、加上身段靈活,兩者相加建構而出的性能和速度一點都不慢,還不需要硬邦邦的懸吊拉著舒適性一起陪葬,甚比以為的狀態舒適許多。不以韌性作為支撐力道,可應對側傾的力量恰好,在適度側傾與支撐力下,消弭橫向慣性帶動車輛,開起來、坐起來,都和講究日常使用性的轎車差不多,唯獨跑起來不同,只是這差異自然是正面。

另外 Swift 車系改款加入輕油電系統之外,駕駛輔助系統也是一大變革,也因為 ACC 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和車道偏移警示系統等,方向盤上的操作模組和按鍵也有新增功能,雖然可惜不是全速域,但有總比沒有好。只是,畢竟是手排車,開啟輔助系統後要注意檔位,系統加減速反應才能更線性、順暢;而系統作動起來的反應,就像油門深度固定對應不同檔位,假如五檔加速固定在兩千轉、退四檔就固定在三千、三檔固定四千轉這樣的概念,感受上就好像有無形的腳幫你踩油門,其實挺奇妙的...
不過呢,如果是手排 ACC 系統,還是建議固定檔位或是關閉系統後換檔再啟動,因為在系統
作動中換檔等於不收油換檔,除了可能會有頓挫之外,離合器負擔也比較大。

前面說到 Swift Sport Hybrid 在同級車裡面會是上選,但事實目前市場上,真正的同級、同價位的車款不多,若要向上對應一個級距,雖然操控不輸,可動力上就吃了些虧,想要一較高下會比較吃力些。但不打緊,因為操控樂趣實在多出不少,現再加上手排變速箱,回饋更豐富、樂趣更多,要說 Swift Sport Hybrid 適合什麼型態的消費族群,就屬需要代步卻又想能隨時滿足內心熱血的人了吧!
Suzuki Swift Sport Hybrid 基本規格諸元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 汽油渦輪增壓
排氣量:1,373 c.c.
最大馬力:129 匹/5,500rpm(48V 13.4匹)
最大扭力:23.9kgm/2,000rpm(48V 5.4kg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六速手排
輪胎規格:195/45R17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前麥花臣、後扭力樑
車身尺寸:3890 x 1735 x 1480 mm
軸距:2450 mm
空車重:1020 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