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Alto已知的問題及處理方式(3/7更新)

家裡的另部車 Alto 也剛買滿1年了~
分享一下已知的問題及原廠處理方式,也歡迎其他Alto車主一起分享,謝謝:

問題
(發生時間)
{原廠處理方式}
<自行處理方式>
============================================================
01) 煞車燈不亮
(新車即故障)
{原廠召回更換}

02) 後避震筒漏油
(新車牽第11個月時發生)
{原廠保固更換}

03) 發動時間過久(5秒),
有時5秒還發不動:
(新車即如此)
{原廠說是正常的,Alto設計即如此,但原廠未說明為啥}
<小弟開過不少種類的車發動時間絕對都在2秒內,若逾3秒據經驗即是有問題
原廠技師的說法不甚合理. 擬找民間保養廠詳檢,結果後續再補>
3/07上午至一有在改裝車子的朋友開的修車廠那,經其檢查後他認為點火系統並沒毛病,
而是當熄火後,汽油油路的殘壓不足之故;他建議我可以這樣試試~ 車子一夜沒開後,
電門開啟聽到汽油幫浦明顯作動聲,結束後關閉,再開電門一次,再次聽到汽油幫浦作動聲結束後
關閉,再開電門,重覆此動作數次,直到某一次(如第4次)
直接轉到啟動位置若引擎立即點燃,就表示確實
是汽油油路殘壓不足的問題! 他說這在老車比較常見! 很少發生在新設計的車子上!
若真的是此問題,由於原廠即如此設計,恐怕換什麼零件都一樣了!
但起碼知道問題原因是什麼囉!... 而不是太子原廠敷衍的回答。

04) 右後輪卡卡=>這該不會是高速老開不上20km/L的真兇吧!
(新車時就這樣,前幾天保養時又去踢了1次仍卡卡, 踢左後輪跑了4,5圈才停,踢右後輪跑1圈即停)
{原廠說是正常的=>已經跑了九千多公里還會卡卡說是正常的鬼才相信}
<擬找民間保養廠拆下詳檢>
3/07上午修車廠朋友直接拆下來看,發現是來令間隙太小之故,調整鼓煞彈簧後即正常。
由於是新車,拆鼓煞盤大螺絲的卡損非常緊,朋友很辛苦的拆下~ 但最後連一毛工錢都不收!
還說是舉手之勞。 贊!


05) 等紅燈時曾熄火1次
(新車牽第6個月時發生)
{原廠說再觀察,就沒下文}
<覺得跟發動時間過久脫不了關係,也許發動時間正常後就解決了>

06) 地下停車場平面D檔接上坡途中時速未逾10km會有跳2檔現象致使上坡無力
(新車牽第8~9個月時發生)
{未告知原廠}
<擬提前換ATF油,另~改變習慣,以L檔行駛於停車場坡道中,到平面馬路後才切D檔>
在修車廠朋友那邊順便換了千畝石ATF油囉~ 不過為了三年保固期,還是會回原廠報到! 但是
此原廠非彼原廠~ 太子886,要轉至版友建議的金鈴囉。

2011-03-06 0:53 發佈

對alto又增加了許多知識




謝謝Glbt大的解說




希望它是一部體質很好的車子




關於發動...
原廠機油時(應該是W40)冷車發動最常要發3~4秒
後來自備W30機油情況有改善(大約2~3秒)
冷車發動5秒是有點奇特了
但ALTO這方面真的很怪
總是發的力不從心的
不知道是否跟3缸有關
快去享受你的人生,不要一直在這裡找成就!
我還沒買說


希望它體質很好




15151515

amingsdq wrote:
關於發動...原廠機...
原廠機油時(應該是W40)冷車發動最常要發3~4秒
後來自備W30機油情況有改善(大約2~3秒)
冷車發動5秒是有點奇特了
但ALTO這方面真的很怪
總是發的力不從心的
不知道是否跟3缸有關

冷車發動自牽車以來確實是要5~6秒沒錯~ 有時候覺得應該發起來了就停止轉動卻熄火!
下次等那原廠換的含鉬機油跑了3千公里後,再來換5w50試試會不會比較順了!
謝謝分享。

glbt wrote:
冷車發動自牽車以來確實是要5~6秒沒錯~ 有時候覺得應該發起來了就停止轉動卻熄火!
下次等那原廠換的含鉬機油跑了3千公里後,再來換5w50試試會不會比較順了!
謝謝分享。


G大
如果我沒看錯的話,我想這邊推薦的應該都是xW30吧!
你若用到5W50我想說不定發車要10秒..

熱油的黏度才有30或是50的差別


冷車發動5W/30W 5W/50W 不是沒差嗎

Cromarti wrote:
熱油的黏度才有30或...(恕刪)


恩...
我前面忘了註明
原廠是10W40
我後來自備5W30
快去享受你的人生,不要一直在這裡找成就!

Cromarti wrote:
熱油的黏度才有30或是50的差別


冷車發動5W/30W 5W/50W 不是沒差嗎


機油前方的xW的確是冷車發動時參考數值。
我舉個簡單例子(手工畫圖參考一下就好)



藍色線為5w-50機油的黏度/溫度曲線,紅色線為5w-30,綠色線為10w-30。
會說xw-30冷車時較xw-50好發的原因是:台灣大多不會在極限低溫下發車。
圖上可以很清楚看到,當我們發車溫度為10~20度之間時,xw-30的黏度會略低於xw-50。
主要是xw一樣的時候,決定黏度的數值就改變為後面數字(起始點一樣,終點越低則整條線即低)。
當然實際上每個機油的曲線不會一樣,實際差異會有多少這個變數就大了。

實際上我自己用過5w-40跟10w-30,結果10w-30真的好發許多,提供參考了。

謝謝小賊哥解說



不過看起來怪怪



怎麼溫度越高 越稀



應該是這樣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