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開Grand Vitara TD流浪南美四國,八千里路雲和月

前言:
這篇文章的文字及照片非常的多,請各位看官多多包涵。

幾個月之前,跟家人做了個瘋狂的決定,計畫從阿根廷的布宜諾斯愛麗斯開車經智利,到秘魯的馬丘比丘旅遊,然後再經玻利維亞回阿根廷,總共有可能會開個八千到一萬公里,而且大部分是高海拔的高原區。







2010年7月18日,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兩個女兒Cinthia, Catalina,老婆及Leandro開車從Buenos Aires出發。

2010年7月18日出發,8月8日晚上回到家裡,總共22天,開了8300公里,其中約一千多公里是海拔4000公尺以上的高原。

出發前加滿油,拍一張儀表板:

8月8日晚上回到家後,竟然忘了拍張相同角度的照片,用來比較跑的公里數。

這次旅行陪伴我們的是2005年出廠的Suzuki Grand Vitara 2.0 TD柴油渦輪增壓共軌引擎,阿根廷組裝,引擎是Peugeot 2.0 HDI 110匹馬力,除了渦輪增壓外,還有中央冷卻器。

Suzuki本身沒有生產柴油引擎,但是為了歐洲及南美市場,一些車型必須向他廠買柴油引擎來裝,像Grand Vitara就有三種不同的柴油引擎:
1. Mazda 2.0 TD Intercooler窩輪增壓,87匹馬力,搭配在一代末期及二代初期的Grand Vitara,引擎蓋上方有Intercooler的進氣孔。

2. Peugeot 2.0 HDI Intercooler窩輪增壓共軌引擎,110匹馬力,從2002年開始搭配在二代的Grand Vitara上,一直生產到2006或是2007年二代GV停產時,引擎蓋上方有Intercooler的進氣孔。

3. Renault 1.9 dCi Intercooler TGV窩輪增壓共軌引擎,129匹馬力,搭配在三代的Grand Vitara上,一直使用至今。

今年Volkswagen購買了約20%的Suzuki股份,搞不好將來Grand Vitara會使用Volkswagen的柴油引擎。

我的車是二代的5門Grand Vitara,5速手排,使用Peugeot 2.0 HDI Intercooler共軌引擎:


為了這次的旅遊,事先把四條輪胎都換成Bridestone AT 694,因為應該會有數百公里的碎石山路,用AT胎比較安心。

隨車還帶了:
1. 電瓶線,萬一電瓶報銷,或是在零下幾度的溫度下發不動,電瓶線就有用了。
2. 一組(兩個)柴油過濾器,一個在引擎,一個在油箱附近。
3. 空氣過濾器。
4. 小型打氣機,萬一破胎後換了備胎,備胎又破的時候.....。
5. 一組燈泡。
6. 拖車繩。
7. 一些簡單的工具。
還好,這些東西都沒用到,輪胎也沒事。
阿根廷 / 中南美深度攝影: www.leandrocheng.com
2010-09-20 10:23 發佈
Day 01 - 7/18日(週日):開了1290公里,由Buenos Aires到Tucumán,都是平原。



清晨五點由Buenos Aires出發,開到Tucumán省的省會Tucumán市,開了1290公里,這1290公里都是平原。

那幾天剛好遇到阿根廷的寒流,出發前朋友來電通知阿根廷北部Jujuy省通智利San Pedro de Atacama的Paso de Jama關卡(海拔4300公尺)及公路因冰雪而關閉,要我到當地附近時先探聽清楚,因為那個關卡離我們前一晚要住的地方約300公里,都是彎曲的山路及高原,如果開到關卡而不能過去的話,我們必須往回開300公里。

當時決定如果抵達Jujuy省後,如果Paso de Jama關卡及公路因冰雪而關閉,那麼我們就直走到阿根廷最北邊的都市: La Quiaca,從那裡進入玻利維亞,再從玻利維亞到秘魯,也就是說跟計畫的方向剛好相反。

為了能夠全家一起出門旅遊,考慮到孩子們的課程,只好挑寒假這個旅遊旺季出門,心裡有數阿根廷境內的旅館可能很不好找。

原本想住在離Buenos Aires約1210公里的Rio Hondo溫泉,問了幾家旅館,不是沒房間就是敲竹槓的價格,跟家人商量後,決定到90公里外的Tucumán市過夜。

到Tucumán後,情況更糟,絕大部分的旅館都滿了,有空房的不是太爛就是比別間貴了對倍......,就這麼耗了快兩個小時,才找到當晚住的旅館。

當晚的旅館是非常普通的一顆星旅館,每間雙人房共$ 120,約US$ 31,沒有車庫,車子必須停在一條街外的營業車庫。

每次寒暑假出門都有類似的問題,但是為了能夠全家同行,只好跟別人擠了。阿根廷是個很重視旅遊的國家,想避免找不到旅館的問題只有兩個辦法:
1. 事先預定旅館,但是時間沒有彈性,被旅館預定的日期綁死。
2. 避開度假高峰期。
阿根廷 / 中南美深度攝影: www.leandrocheng.com
Day 2 - 7/19日(週一):開了454公里,由Tucumán市到Jujuy省的Tilcara。



早上由Tucumán市出發,開始走山路。

抵達Jujuy省後就開始打聽Paso de Jama及52號公路有沒有因為冰雪而封閉,問檢查崗哨的警察及軍人,打聽到Paso de Jama的電話,直接打過去詢問,很幸運的,已經開放了。

所以我們當晚住在9號公路及52號公路交叉口附近的Tilcara,海拔2461公尺。

由於是阿根廷的寒假假期,Tilcara大部分的旅館也都客滿了,費了一番功夫找到一間民宿,沒想到卻是惡夢的開始。

Tilcara在一兩天前遇到有史以來最寒冷的天氣,許多的旅館,民宿及住家的水管都因為結冰而破裂,水塔的水也結冰了。

雖然有熱水器,但是因為水塔結冰,退冰後的水非常的冷,所以熱水器根本發揮不了功用,熱水只是比冷水好一點點,根本沒辦法洗澡(晚上的溫度是零度或是零度以下)。

那間民宿特別的冷,雖然有提供瓦斯的暖氣,但是力道不足,更可怕的是,當晚我們差點全家一氧化碳中毒,還好半夜因為小女兒頭痛不舒服開始哭泣,老婆及大女兒昏昏沈沈下床後也摔倒,我才發現是暖爐惹的禍,趕快把門窗打開透氣,但是在低於零度的溫度下把全部的門窗打開後,冷得更本不用睡了,當天晚上我們全家幾乎沒睡。

民宿應該事先通知這種暖爐的危險性,提醒我們窗戶要打開幾公分通風,或是直接把暖爐關掉。我起床關暖爐及開門窗通風後才發現,民宿有留一張紙條在門縫下,提醒我們晚上要關暖爐,但是這張紙是我們入睡前沒看到的。

這是那間民宿(當然是拒絕往來了):

這間是雙人床。


就是這個暖爐惹的禍,平時在家用的暖爐是瓦斯加熱水箱式中央系統暖氣(主機在室外),還有插電的冷暖氣,這種直接燃燒瓦斯的暖氣根本沒用過,也很大意沒特別注意到它的危險性。


房間外面的空間,有餐桌及一個上下鋪。

這個4個人住的民宿一晚要$ 250,約US$ 64。


每次全家出門度假時,常常跟孩子們玩撲克牌,當晚跟老婆及女兒玩十三支,左邊的牌是小女兒Catalina的牌,右邊是我的牌,我排雙同花竟然被Catalina打槍。

Catalina玩撲克牌的運氣一直都不錯,2006年在Bariloche露營時有拿到一條龍,好厲害。
阿根廷 / 中南美深度攝影: www.leandrocheng.com
Day 3 - 7月20日(週二):開了570公里,從阿根廷Jujuy省的Tilcara穿越安地斯山脈到智利的Calama。



這570公里,絕大部分是彎曲山路及高原。

早上由Jujuy省的Tilcara出發,目的地是智利的San Pedro de Atacama或是Calama,將會通過安地斯山脈,是數百公里的高原及山路。

Tilcara的海拔是2461公里,在短短的公里數內會爬到海拔4300公尺的Cuesta Lipán,這段山路讓昨夜沒睡好的家人感到不舒服,兩個女兒都暈車了。

再來是鹽湖及高原,以及斷斷續續爬高爬低的山路。

雖然沒有冰雪,但是遇到非常強烈的沙塵暴,大約持續了數十公里,除了風勢非常強大,車子開起來飄飄的,而且視線變得很差,非常的不好開。

事後發現擋風玻璃,大燈及霧燈都佈滿了密密麻麻微細的點,我想應該是沙塵暴下行車的後果吧?

在海拔4300公尺的Paso de Jama關卡,耗了45分鐘辦完阿根廷出關手續,離開阿根廷,但是等著我們的卻是海拔更高的安地斯山脈。

一路高高低低爬升,一直到達海拔4828公尺的高度,這個高度還一直維持了數十公里:


在海拔4800公尺的高度開車不是件輕鬆的事,空氣稀薄,人會感到缺氧,引擎也會缺氧,引擎的馬力跟平地差蠻多的,開起來吃力不少。最重要的是前一天晚上大家沒睡好,更是雪上加霜。

很有趣的一件事,離開阿根廷關卡Paso de Jama後,還要開170公里才會抵達智利的關卡: San Pedro de Atacama,那一百公里雖然是智利國土,但是我們還沒入關,似乎有種讓無國界的狀況下。

抵達San Pedro de Atacama前,又是好幾段險降坡,很短的距離內由海拔4800降到海拔2300左右。

這個時候手排車的優點就表現出來了,可以使用引擎煞車來降低車速。

這種連續險降波下,如果一直踩煞車是件非常危險的事,因為煞車皮會過熱而造成煞車失靈,因此我採用降檔的方式來做引擎煞車,看不同的情況下打入四檔,三檔或是二檔,再配合適當的煞車,讓駕駛這些險降波變成輕鬆的事。

抵達San Pedro De Atacama後,海關及移民關人員要求我們把全部的行李拿下來去照X光,並有人把車子徹底的檢查一番,阿娘喂,真是大工程,尤其是之後要再把所有的行李疊好放好。還好人不多,手續不會太複雜,約40分鐘OK。

我發現智利北部的海關跟南部的海關有很大的差別,智利南部海關親切多了,而北部海關則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撲克臉,讓我對智利的印象大打折扣。

San Pedro de Atacama是沙漠中的綠洲,觀光事業非常發達,旅館及餐飲非常的昂貴,因此我們決定到一百公里以外的Calama過夜,估計應該會比較好找旅館,價格也比較便宜。

沒想到Calama的旅館也相當不好找,因為智利也是放寒假,不但不好找,而且價格比智利南部高昂不少,比阿根廷的旅館貴了很多。一番功夫下,終於找到一間非常普通的旅館。

雙人房$ 28000智利幣(約US$ 56),夫妻房$ 27000智利幣(約US$ 54),以它的設備來說真的是很貴,早餐的咖啡是即溶咖啡,還要自己泡。
阿根廷 / 中南美深度攝影: www.leandrocheng.com
Day 4 - 7月21日(週三):開了701公里,從智利的Calama到秘魯的Tacna。



雖然昨天從阿根廷的Tilcara出發到智利的Calama這段路,已經體會了數百公里的沙漠,但是智利北部一直到與秘魯的邊境,除了沙漠以外,還是沙漠,開這段路非常的沒有樂趣。

之前雖然有做功課知道是沙漠,但是第一次體會在千餘公里的沙漠行車,還真的不容易適應。還好7月份是南美的冬天,不然如果是夏天的午後,在幾乎50度的溫度下行車,再遇到連續的上坡,對引擎的溫度控制可能是個很大的考驗。

今天預定的目的地是智利境內,與秘魯邊境的Arica,Arica是個海港,蠻漂亮的。

兩天內由海拔兩千多開到近五千後又降到兩千多,然後再由兩千多開到三千多後,突然又降到海平面,真的是有種坐雲霄飛車的感覺。

很不巧,因為智利寒假的關係,問了好幾間旅館都客滿,Arica的旅館建議我們直接到邊境另一端秘魯的Tacna試試看,那裡的旅館應該會比較好找,因為秘魯的寒假還沒開始。

考慮了一下,反正秘魯的時區比智利晚一個小時,我們今天如果到秘魯的話就是賺了一個小時,那麼就到秘魯過夜囉,而且很重要的一件事,秘魯會比智利來得便宜。

來張剛進秘魯關卡的照片,秘魯Tacna這個Santa Rosa的關卡蓋得還蠻漂亮的,而且海關及移民官人員也蠻客氣的,讓我對秘魯的印象非常好,不像智利那麼撲克臉:


由於Tacna在秘魯及智利邊境,許多智利人過境到秘魯這邊度假,因為價格比智利便宜許多。由於是開車旅行,找旅館一定要有車庫才安心,所以在Tacna也是找了好久才找到旅館。

晚上住宿在三顆星的Holiday Suites,夫妻房S/. 100 (約US$ 36),雙人房S/. 115 (約US$ 41),比昨天在Calama沒半顆星的普通旅館還便宜。

Tacna屬於沙漠中的綠洲,這間旅館竟然有游泳池。
阿根廷 / 中南美深度攝影: www.leandrocheng.com
讚讚讚.......期待您更多的連載!!
超羨慕這種流浪的旅行方式!!
Day 5 - 7月22日(週四):開了387公里,從Tacna到Arequipa。



進入秘魯後,心情越來越開朗,相機也開始拿出來透氣了。

雖然秘魯南部也是一大片的沙漠,但是每隔一段距離就可以看到零星的綠洲。

這就是典型的沙漠公路:


除了沙漠還是沙漠:


來張近一點的照片,輪子壓在沙子上面:


秘魯及智利的路邊常可以看到這種景色:

這是發生車禍以後,家人或是朋友在車禍現場蓋的小廟。




越是危險的路段,這種小廟越多,我們更應該提高警覺。

看到一個小綠洲,後面的景色仍然是沙漠:


綠洲的後面還是沙漠:


秘魯的公路警察開的車是Toyota Lnad Cruiser:


晚上住在Arequipa市Vallecito區的這間三顆星旅館,非常的溫馨,房客全部都是外國人,大部分是歐洲人:

我們找旅館必須有車庫,最好是有早餐跟無線網路。

價格也便宜,雙人房每晚US$40:




非常感謝背包客棧住在Arequipa的W771兄,非常的熱心,除了出門前許多的資訊協助,讓我們能夠完美的完成秘魯之旅,還幫我們找到這間讓我們非常滿意的旅館。

W771兄協助了許多到秘魯旅遊的朋友,棧友們到Arequipa也常去拜訪他,而我們也是第一個"開車"從外國到Arequipa拜訪W771兄的人。

真的非常高興能夠跟W771兄認識,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他的熱忱,在此再次感謝他的協助。
阿根廷 / 中南美深度攝影: www.leandrocheng.com
Day 6 - 7月23日(週五):0公里,Arequipa。

Arequipa的路非常小,加上又不是棋盤狀的道路設計,還是把車子留在旅館,搭計程車出門,反正秘魯的計程車比阿根廷便宜不少。

秘魯的警察非常的親切,非常的照顧遊客:






對觀光旅遊非常用心,旅遊景點旁就有旅遊諮詢及免費的地圖:


教堂:


信徒:


修女:


秘魯過不久有選舉,市中心Plaza Arma廣場抗議的活動:




Santa Teresa教堂:


Arequipa的計程車大都是這種韓國大宇的Tico,適合在街道狹小的市區行駛:




警車用現代的土剎:
阿根廷 / 中南美深度攝影: www.leandrocheng.com
阿昇 wrote:
讚讚讚..........(恕刪)

謝謝您,敬請耐心等待。
阿根廷 / 中南美深度攝影: www.leandrocheng.com
很好的文章... (*thumb up*)

GV 手排真是好車
(我開2.7L 的, 台灣只能買得到4AT :~)

請問一下
像這種跨國的行程
"車牌"
和駕照
是怎麼解決的呢?

一定要考個當地國家的駕照嗎?

另外 像是東南亞
馬來西亞的車開過泰國
就要交個錢貼一個泰文字在車牌上

南美洲有纇似的規定嗎?

謝謝.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