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小弟不喜歡皮椅(當然很貴的車的皮椅很好,但買不起),也不喜歡有的沒的影音設備,只想要安全和穩定,當然也想要有動力(但不是要很貼背的哪種);
算了算手上的現金和貸款可以撐到80萬, 又擔心ecosport的後勤保修, 想說動力至少還有M檔和換檔撥片,就心一橫....訂了SX4-C!! 買了SX4-C很滿意, 開起來有那種歐洲車的紮實感(有一點像VW,內裝很簡單樸素), 低調的紮實, 真的很喜歡~
同樣的錢可能可以買國產車2.0+西西華華的影音配備跟不太優質的皮椅, 但可能沒有足夠的氣球, 更沒有ESP, 這個真的是端看每個人對於車子要提供給駕駛者和乘坐者什麼東西!
另外,我不覺得這台車賣的不怎麼樣阿, 從業代得知每艘船進來的量其實都不多, 或許台灣這邊不敢囤貨吧, 其實應該進來的都可以很快賣光哩! 不過路上很少看到同學, 有點寂寞!!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1647907&p=2
ESP是 德國BOSCH 的專利
他們最近有發表一篇跟ESP相關的新聞稿
寫得還算清楚
請參考(原始連結:http://www.bosch.com.tw/content/language1/html/3114_3307.htm)
主動式安全駕駛的里程碑:博世ESP®量產15周年紀念
► 首輛採用博世ESP®的汽車於1995年九月上市
► 汽車加裝ESP®讓歐洲每年減少約4千起車禍死亡事故
► 歐洲、美國、加拿大與澳洲即將頒佈ESP®為客車基本配備的法令
► 2009年歐洲60%的新車以及全球36%的新車均配有ESP®
► 博世自1995年量產以來,已生產5千萬套ESP®系統
博世於15年前開始量產汽車專用的ESP®(電子車身穩定系統),此系統可防止汽車打滑。一項獨立研究指出,ESP®能減少近一半的重大或死亡車禍事故數目,使得ESPR成為繼安全帶後,最重要的一項汽車安全系統,其重要性甚至超越安全氣囊。2009年夏天,歐盟採行一項法令,規定自2014年11月起,所有新註冊車輛均須配備ESP®。在2009年,歐洲60%的新車皆配有ESP®,在德國的安裝比例更高達80%。全世界有36%或每三輛車就有一輛以上的車配有此防滑系統。博世預估2012年此數字將提升為50%。博世車身底盤系統控制部門的總裁Werner Struth博士表示:「ESP®是個全球性成功的範例。」博世研發首套可量產的ESP®,並從1995年開始量產以來,已生產了5千萬套系統。
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同時包含ABS防鎖死煞車系統以及TCS循跡控制系統的特性。ABS防止車輪在煞車時鎖死,而TCS可防止車輪於起步時空轉。此外,ESPR還能透過感知器信號,比對駕駛人意圖驅車方向與車身實際移動方向,以偵測車身打滑跡象。倘若兩者不吻合,系統便會發揮功效。進行降低車速與單輪煞車,此系統有助於防止打滑並維持車身的移動符合安全的物理定律。ESP®亦是未來安全系統的關鍵性要素。例如搭配感知器監測車輛周遭環境,得以事先偵測到危急情境。近來,博世已開始量產智慧型緊急煞車系統 (PEBS,predictive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作為新款Audi A8的選用配備。假使PEBS偵測到後車身有碰撞危險,就會警告駕駛人並協助駕駛人煞車以避免發生碰撞。萬一無法避免碰撞,此系統會於撞擊前一刻自動啟動全煞功能,減緩意外事故的嚴重性。
ABS的演進帶動發展
博世自1983年開始使用優化ABS系統來改善車身在全煞時的穩定性。這項方法於數年後進一步修正,博世後來於1987年申請ABS基本專利。1990至1991年期間,博世工程師不斷擴充系統功能,使其適用於所有駕駛情況,甚至對加速中或翻覆中的車身皆能起作用。不久後,ESPR準備量產,並於1995年開始製造。
ESP®的功能有目共睹
許多研究顯示ESP®助益頗大。例如,Daimler在2004年的統計指出,自從ESP®成為汽車標準配備以來,在德國包含賓士轎車在內的單一車輛交通意外事故,已減少42%左右。單一車輛交通意外起因於駕駛人無法控制自身車輛,而非其他道路使用者等外力介入而引發的事故。同年由福斯汽車公司所作的評估顯示,ESP®能夠防止約80%因打滑所造成的意外事故。德國科隆大學在2007年進行一項關於成本利潤的研究指出,單是在歐洲全面引進ESP®,每年就減少四千起死亡車禍及十萬名車禍傷患。最後一個例子是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於2006年統計,若引進ESP®作為美國客車的標準配備,可防止34%的單一車輛交通意外與71%的車輛翻覆事故。這項統計分析催生了世界第一條將ESP®列為新車標準配備的法規:自2011年9月起,所有在美國銷售、4.5噸以下的車款皆必須配有ESP®。澳洲與歐洲也將於2013和2014年陸續跟進。韓國國土運輸及海洋事務部也在2010年7月頒佈同等法令,強制新車配裝ESP®。在歐洲和澳洲進行的新車評鑑計劃(NCAPs)也將主動式安全系統,列為其評鑑標準。自2010年起,唯有加裝ESP®標準配備的車款,才能獲得歐洲新車評鑑計劃的五星級最高安全評價。日本新車評鑑計劃目前則推薦購買加裝ESP®的新車。
全球推動交通安全計劃
2010年3月,聯合國大會採行一項方案,宣告2011至2020年為交通安全十年計劃。儘管許多國家交通安全有所改善,近年來交通死亡事故仍持續攀升。聯合國估計每年約有一百三十萬人死於交通意外,而交通事故傷者約達五千萬人。聯合國這項方案的目標,是在2020年以前減少一半的交通死亡事故。該計劃包括道路網路的改善與主動式安全系統的推廣。
優化設計 成本更低
唯有越來越多的車款皆配備此項安全系統,意外事故的數目才可能明顯減少。因此博世最初的目標就是改良ESP®的設計,並專注於減少ESP®體積、提高效能並更節省成本。繼第一套系統5.0版之後,在1988年推出5.7版,並於2002年發展出第八代。第九代ESP®系統的體積最精巧,只有1.6公斤,已於2010年上市。相較之下,1995年研發的第一套ESP®則重達4.3公斤。這要歸功於新一代模件設計,使得新一代系統能針對所有車款提供理想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小車、高檔車或是輕型卡車皆適用。「有了這項成本優化設計,我們得以支援全球車業與政府部門的推廣行動,將主動式安全系統標準配備應用在每輛車上。」Struth博士說道。「如此一來,我們得以大幅減少重大交通意外的數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