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5233 wrote:suzuki好在哪...(恕刪) 以SX4C來說suzuki好在哪:油耗? 市區油耗12以上 高速油耗17以上二手價? 二手價不輸T牌車體安全? 歐洲NCAP 5顆星內裝? 普通空間? 空間因人而異價格? 偏高安全配備? 7SRS+ESP標配維修? 保養收費跟國產車大同小異 貴在零件 但有26貨可代替故障率? 很低 目前沒甚麼重大災情是有哪一條出類拔萃?? 你覺得呢?
簡單的說 , 就是 "廠牌" 情節 .....撇開高檔車不說 ,台灣人愛的就是TOYOTA . HONDA . MAZDA ! ! !至於為什麼 ? 問問身邊各年齡層的親朋好友就有答案了 ~只要是這三個廠牌 , 缺點都能被說成優點 ,別人有的配備我沒有 ? 沒關係那些都不重要 ! ! !等到我也有了那些配備 , 其他沒這些配備的就都是爛車 ! ! !
我和SUZUKI的結緣除了我買過GV 2.5外也是因為它的經銷商是我多年老友鈴木車是很耐用和妥善率高的好車(除了舊型款的引擎效率不佳之外)它銷路不佳跟名稱諧音沒有甚麼關係-台灣人沒有那麼迷信因為鈴木的日本/世界銷售是以迷你車/小車和便宜經濟聞名你若想考慮動力充沛的問題就不要考慮鈴木了台灣銷售量無法突破最大的原因只有一個一些次要的原因像:廣告量小,SX4 Crossover一次較舊SX4調漲10多萬太多,動力不足,車頭(燈)外型,車款少,競爭者相對強勢...等等都比不上這個最大原因.最大原因在總代理和總公司台灣鈴木車的配額是全球供應網路的末點也就是說供給量的分配是以重要歐亞各國為優先這跟銷售順序無絕對關係而是台灣的供給量的問題到港量會有一些壓縮比但是供給量是經過事先擬定的Crossover台灣一年的供給量就是大約2500輛以內金鈴的保守作風跟台灣馬自達的作法不同所以Crossover的訂價是根據量而訂的,它既然無法銷大量,那麼將利潤調高有何不可?所以一下比舊SX4漲了10多萬.願者上鉤.偏偏台灣人知道鈴木車售價本就是經濟取向,一聽到Crossover要將近80萬/90萬就縮手了.--那它銷路怎可能會突破?即使它配備齊全,但現在配備齊全的對手愈來愈多,以身為鈴木銷售樑柱的Crossover優勢不若年前了.Crossover每月的銷量就是100多台那麼多.也就是說全國24個營業所每個營業所非競賽月時每個月賣約5台Crossover.更不用說Swift了.而這背後的原因就是鈴木公司的策略--以價制量,雖然若能每月多銷一些更好更賺錢,但是不可能像馬自達的供給量多到那種限度.以Swift為例,改款後西西數降到1200多,動力降低牌照稅也沒到下一級,但售價還是差不多.多年來你會發現鈴木車不斷漲價,尤其近年來日幣大貶,鈴木在有限的銷量下的獲利卻大為增加.那代理商為何要去煩惱銷量爆增呢?各位可知道各地鈴木經銷商每月的達成量是多少嗎?若是知道,就會了解鈴木在台的行銷策略.有些人說鈴木在台會撐不下去,會像鈴木在美國經營不下去一樣的撤出台灣告訴你吧,鈴木在台經營算是小可,雖未大賺,但不無小豐.直營經銷商沒兩個,其他各地都是簽約經銷商加附押金.金鈴半個月收一次經銷商的車款,再賺個零件配件機油錢,怎麼會倒?連銷量更少之又少的大發都撐得下去,何況鈴木?
太子代理時,以swift為例子,1500cc 110匹馬力改為進口剩1200cc 94匹馬力沒什麼吸引力了我自己之前本身就是開1.5舊款swift短軸小車 操控也不錯 真的很好開的車 但新款式的swift就真的沒什麼感覺了 除了sport版 還不錯 可惜台灣沒車了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