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atsumio wrote:為什麼不引進SUZUKI...(恕刪) Hustler我也是引頸期盼好久ignis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單論外型)我相信K car的支持者比例上應該不少只是台灣整體市場太小然後又有一堆酸民, 酸的點我想像一下可能是酸這種動力, 他寧願去買一台150的摩托車之類的, 起步加速痛電K car
ricky_lin wrote:至少5X5分離座椅拔掉打消了我買這台車的衝動了,無法理解的話,表示還沒能夠理解單身頂客族的想法⋯以我個人的需求,大多一人二人開車,平常應該都是後座前移求最大的行李箱空間,假日載家人才會後移使用後座。我有女友沒結婚沒小孩, 現在的車子後座有坐人的機會, 一季應該不到一次, 所以想要有靈活的或者是最大化的後座使用空間我完全理解. 但是不管任何多方便的功能, 其實當習慣之後, 他就會幾乎固定在那個使用的位置或者模式上, 比如電動座椅....., 所以我的點是, 那是個很方便很好的功能, 我也很想要, 但是沒有會怎麼樣, 跟.本.不.會, 因為你會稍微調整自己的使用方式 (我必須強調我本身也很想要這個功能)我擅自腦補一下, 你禮拜一到禮拜五為了最大化行李廂空間, 總是把後座推到最前面, 然後行李廂可以放很多東西. 到了假日要跟家人出遊, 所以要先把行李廂空間清出一部分, 讓後座座椅後移到家人舒適的距離(不一定是滑移到最後). 然後, 出遊結束之後呢, 再把座椅往前滑, 把因為出遊而清出來的小物, 再放回去???我相信"大部分人"不會這樣做, 或者是這樣做過幾次之後覺得麻煩, 所以後座最後就固定在家人乘坐的距離上, 然後再去使用也一起固定下來的行李廂空間, 偶爾真的有載更大的物品的時候, 你才會去動後座. 這就是我說的, 人的使用模式會自動微調, 最終來看, 後座滑移你一個月可能也不會動他一次本來國外就有的功能我幹嘛還要花錢去改?我個人覺得上面這句話才是你說要放棄ignis或者是任何車款的原因, 因為別人有, 怎麼輪到我就沒了當然你也有可能是極端狀況, 十分enjoy這種卸貨又上貨的過程, 沒事也讓後座前後滑一下~~~~~~~啊, 有後座滑移真的好方便啊
cgc wrote:http://www...(恕刪) http://www.suzuki.co.jp/car/ignis/luggage/這張圖只說明了:後座椅背上有兩個拉桿,一個是控制座椅前後移動,一個是控制座椅往前躺平。所以椅背可以多段傾斜這個說法到底是哪來的?另外,這張圖則是說明了 MZ、MX 兩個等級都有行李廂平整化底板,所以縮減了行李廂的高度,但可以確保座椅前翻收折之後的平整度。MG 這個等級就像台灣版本一樣沒行李廂平整化底板,所以座椅前翻收折後會有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