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國產車TOYOA、HONDA、Mitsubishi到NISSAN一路看下來也並非沒有看到喜歡的車,但是感覺就是少了一點點不知道是甚麼東西,直到看到隆隆九大大放的毒之後眼睛一亮:這就是我”需要”的車子!
買了車子之後,原本不是很瞭解車子的我漸漸的也開始懂了一些東西,但是在台灣很多資訊都是大家以耳傳耳來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廠商為了賺錢而做的消息也沒人知道。
目前個人遇過最為不解的事情是:保養汽車所使用的『機油』與『保養里程』。
在做很多功課之後發現其實大家都各說各話,有人說現今車子使用的機油是朝向低的高溫黏稠度(Link,吵很大的部份不是本篇重點,另外有個看認證選擇的文章我覺得也不錯),也有人說台灣用車環境不好所要用高黏度機油(這個自行找找),更換機油時間也是亂七八糟,有人1萬才換一次,有人3-4000就換(不考慮飆車型的,考慮的是順順開)。
因為訊息這麼的亂,小弟翻閱原廠說明書與網路上資料後,用自己的小Alto當作實驗對象來看看到底哪一種機油適合我..
先說明小Alto原廠說明書最推薦機油順序為:0W-20、5W-30、10W-30以及10W-40,前方兩款是最可以達到省油性的機油,另外保養時間為5000km一次。
=============================我是分隔線=============================
網路上找到的資料:
1. 機油SAE號數說明:

簡單說就是前面的數值會影響”啟動”, 後面的數值會影響”運作”。
=> 錯誤觀念是後面數值代表可工作溫度或是適合的氣溫溫度,可是實際上引擎發動之後工作溫度大概都80~100度,如果是工作或氣溫溫度的話機油早就蒸發了。
前面數值越低,越能再低溫時不結凍而使引擎順利發動。
=>考慮$$加上台灣的氣候,除非是住山上不然用不到0W,5W或10W應該就很夠用。
後面數值高表示引擎工作時機油較黏,數值低表示引擎工作時機油較稀。
=>這部份我是偏向使用較稀的機油,太黏的機油有如人在水中跑步,阻力大又跑不快,以前黏度不夠怕傷引擎,現在機油在進步,引擎也在進步,若是還會發生這種事情我想機油也不會越做號數越低。
**關於機油其實大家討論很多,小弟並非專業人員,僅以找到資料再加上一些個人想法來說明,若有其他意見歡迎討論。
2. Chevron機油說明:
*這部分直接貼圖了

3. Chevron機油規格表:

話說保養那天我進Costco想找Mobil1的5W-30來用,結果找不到,想說10W-30只差在低溫啟動應該不是差很多就衝啦(差異最大部份是黏度指數,相差20,但是10W-30反而比較稀?)!
4. 保養里程:
Marutisuzuki(Alto開發組裝廠)新引擎的新聞稿:

英文很多只看重要的,原廠說K10B這顆引擎只要1萬公里換一次機油即可。
============================還是分隔線===========================
網路資料一大堆,列不完,最後要講的是實際更換機油後的差異,之前第一次保養,使用原廠所準備的ENEOS 5W-40,這次就是Costco的Chevron 10W-30(現在還在想不知道要不要心臟大顆一點下次衝0W-20,但是好像很難買到又貴阿!)。
很多人都會說啥好拉轉、比較不衰退等等的話,可能我比較遲鈍沒啥感覺,這次更換機油後我個人感受最大有兩個:
1. 好發動。
在Suzuki討論區找Alto文章會有很多人反應Alto不好發動,常常要發兩次才起來,原廠也說這樣是正常的。
之前我的小A也不算好發,在pump將機油打上引擎,鑰匙轉下去點火後,常常引擎要轉個3~5秒才會發動,偶爾會有一兩次是引擎”嗯嗯”兩聲就發動了,這次換完機油之後,情況剛好顛倒..目前跑了1000km,約3個禮拜,只有1次引擎轉了3秒,其他時候都是”嗯嗯”兩聲就發動,雖然我用的並不是5W,但是Chevron 10W-30的黏度指數比5W還低,我想,或許這也是原廠建議用低黏度機油的道理吧?
2. 反應快。
Alto的引擎只有1000cc,在加速或者要爬波時通常要降檔換轉速以保持速度,之前用5W-40的機油,在一般道路上慢慢加速通常都是維持2000轉上下換檔,若需要在加速油門踩比較大也不會立刻降檔,會稍微慢一點。
換了10W-30之後,一樣這樣跑現在大概1900換檔(差異不大),但需要在加速時,油門一踩馬上會降檔,感覺引擎反應跟人就配合的起來,我個人覺得這樣很不錯,感覺車子有受到操控。
至於油耗..目前沒啥感受變好或變差..每天龜速開高速公路上下班(我沒佔內側道,時速90~95跑中外車道),了不起每公升18公里左右,打從心理羨慕可以開到115而油耗破19的大大(試過開115上下班,油耗掉到15,換油之前的事)。
我大概未來不會每5000km就回去保養,Suzuki印度原廠都說10000km保養一次,沒道理我們要5000km就花一次錢,製造一次污染吧!目前看過最好玩的說法是反正不用到假油勤換就對了,但是古早人就用一個成語說明了:過猶不及!該換的時候換,不該換別亂換才是根本之道(但是記得要勤檢查油水)!
最後個人有個小小疑問,每次回原廠保養都需要換洩油螺絲 + 墊片?我問技師,他們說不換螺絲到時候就要換機油底殼了!我個人倒是覺得墊片是一定要換,螺絲沒幾元也可以換,但是機油底殼掛掉應該是你們一直拼命轉緊導致螺紋掛掉吧?怎麼會是沒換螺絲會壞底殼?下次回去看能不能請技師用扭力板手來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