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七人座的市場雖然不算太大,但卻異常的穩定,畢竟三代同堂的情況相當常見,當家中無法購買第二部汽車的情況下,七人座SUV和MPV幾乎成為了購車的首要選擇,因此很多家車廠都有推出對應的車型滿足消費者的需求,Mazda也同樣如是,很早之前就推出了CX-9來應戰。隨著Mazda自家產品策略的改變,推出了訴求更高級與操駕樂趣的縱置後驅平台作為大型車開發底盤,CX-9的地位就會被漸漸取代,而新登場的接替角色,便是本次我們前往台東試駕的主角─CX-90。就目前台灣馬自達自己的說法,CX-9與CX-90仍會共同存在一段時間,直到海外CX-9確定停產後才會離開市場,也因此CX-90真正的對手,應該就是CX-9了吧



CX-90整體架構與外觀基本上都與之前推出的CX-60相當接近,不過超過5米1的車長確實給予本車相當強烈的壓迫感,而與CX-9相比軸距更是成長了190mm,倘若可以有效利用在車室空間,那相信本車的競爭力會無比強大,畢竟解決了CX-9第三排相對侷促的窘境,對於想要購入七人座休旅的買家而言,吸引力應該相當足夠。而根據我們實際的體驗,腿部空間並沒有如預期的成長劇烈,反而是頭部空間有感增長,筆者185公分的身高也不會完全觸頂,因此可以用著更為正常的坐姿入座,體感上的空間也確實更大。另一方面如果小弟也可以坐得舒服,相信絕大多數的台灣消費者也可以輕鬆入座。


CX-90第二排空間同樣相當了得,同時坐椅可以前後滑移,椅背也可以進行多段數的角度調整,對於第三排空間都是相當加分的項目,並標配了三區恆溫空調,可以從前座進行調整,因此即便二、三排乘坐小孩,父母在前座可以直接控制,使用上相當便利。既然說到了前座,CX-90駕駛艙鋪陳與CX-60無異,該有的超高質感依舊保留,雙12.3吋螢幕功能強大,畫質也非常出眾,還有好用的旋鈕,基本上同級距車款中看不到相同等級的質感,唯一可惜的就是觸控螢幕還是沒有回來吧。

行李廂空間對於七人座來說也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之一,CX-90在此方面表現就極為出色,滿載狀態下根據美規資料可以提供422公升的裝載容積,第三排傾倒後則是擴充到1132公升,絕對可以載好載滿,行李廂最大可以提供2101公升,想要車泊也是輕鬆自在。

最後看到駕駛動態表現,CX-90全車系都搭載3.3升直六渦輪增壓引擎,並且為高輸出版本,最大馬力來到了345匹/51公斤米,變速箱則為八速手自排。加速真心有感,並且有著以往所有馬自達車款都沒有的暴力貼背感,因此可以說將人馬一體最讓大家詬病的動力不足直接變成優點,隨傳隨到的推力,對於大型SUV來說絕對是一大加分項目。底盤調校方面CX-90同樣下足苦工,整體懸吊比CX-60來得更為軟調一些,帶來更為舒適的乘車體驗,但整體動態並不會到過於晃動,還是保有足夠的支撐力道,只不過為了因應滿載的狀態而刻意為之,搭配優異的底盤隔音、風切聲抑制,高級的乘車體驗也是CX-90讓人最喜歡之處,也是超越同級的存在。

在試駕的當下,CX-90尚未正式發表,因此價格就變成這部車最大的變數,倘若訂價合理,我們認為本車有著突破重圍的可能;倘若售價太高,又會變成品牌定位的掙扎。隨著CX-90於5/22正式上市,178萬元的入門價確實讓人驚愕,即便是七人座頂規也才203萬,真香警告直接刷頻,應該要買爆了吧各位,影片也幫忙讚爆跟訂閱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