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Mazda CX-60 33T賞車試駕心得

最近家裡20年的老車問題越來越多,越修越貴,索性直接換一台新的,
這台車會跟家人一起用,討論後長輩們比較偏向妥善率高的日系品牌為主
今天來分享一下我近期去試駕了 Mazda CX60 的一點小心得給大家參考,其實有親戚原本就是開 Mazda 的車,所以長輩對品牌算是好感度很高
不囉嗦,重點來啦,我這次去的是桃園慶達試駕,一進去就看到這台 CX60,但是 2.5 版本,我要準備試的是 3.3T 的版本。
[分享]Mazda CX-60 33T賞車試駕心得
在等業務的期間,我先大概看了一下 2.5 的內裝,全黑設計。
話說我個人蠻重視時間觀念的,但到了以後讓我在裡面等了一下
[分享]Mazda CX-60 33T賞車試駕心得
輪到 3.3T 版本時,這內裝馬上讓我驚呼了起來啊,少見的全白內裝,有夠有質感,超好看!
[分享]Mazda CX-60 33T賞車試駕心得
[分享]Mazda CX-60 33T賞車試駕心得
大概看了一下外觀後,直接就上車先來去試駕了,為什麼有些長輩會想要選擇 Mazda,我覺得是有一些原因在的,以這台 CX60 來說,雖然是3.3T 但是油門加速感是很線性的,不會讓你一踩就突然飛出去,他們也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分享]Mazda CX-60 33T賞車試駕心得

[分享]Mazda CX-60 33T賞車試駕心得
直接支援無線的 Carplay 跟 Android Auto
想到還有 200 多萬的電動車只支援有線 Carplay,我真的只能呵呵....
然後這螢幕旁的鏡頭有點讓我好奇,一問之下,這是臉部辨識系統,把每個人的臉部登錄後,只要一上車就會幫你調整成每個人的座位模式,這點我真的給予高度肯定,超實用,不要說你車有多少人輪著開,光是夫妻輪著開,那個座位都不知道要橋幾百次了,這對我們家庭成員間會一起用車來說,加分在一個非常意外的地方
[分享]Mazda CX-60 33T賞車試駕心得
螢幕沒有支援觸控,這點本來覺得有點美中不足,但回家想一想好像要求太多了,只能誇獎內裝質感真的跳級,讓人忘了這是一台不到200萬的車。

不過螢幕沒有支援觸控這點雖然稍微可惜,不過唸在他的旋鈕跟按鍵操控就在中控處,開車時操作不用往前彎腰伸手去點,開車時還是安全不少啊。

實際上路開一小段後,對於 CX60 的馬力輸出覺得很平穩,即便我力腳踩一下,也不會一下子就衝出去,但中段加速感的力道十足,也有試了一下大腳加速一段後煞停,頓點感也很小,起步輸出跟煞停都讓我覺得很平穩
[分享]Mazda CX-60 33T賞車試駕心得
試駕起來算是蠻對我的味,但重點是要對家人的味,長輩比較重視操控感 > 內裝 > 外觀。
再來我就再順便分享幾個我覺得還不錯的地方。
第一個是 360 環景,畫質真的很好,畫面也接的漂亮,而且在往前出去時,有超級大廣角可以看到左右來車,這從小巷出去時無敵實用。
[分享]Mazda CX-60 33T賞車試駕心得
再來是有通風座椅,而且是吸入式的,一百多萬的車都有通風座椅了,為什麼 2.3 百萬的車子一堆還沒有,在台灣通風座椅比加熱更重要啊!
[分享]Mazda CX-60 33T賞車試駕心得

3.3T 的版本有全景天窗,視野超爽。
[分享]Mazda CX-60 33T賞車試駕心得
後座是 424 分離,這個很棒,如果突然載了什麼很長的東西,可以按照需求來傾倒座位。
[分享]Mazda CX-60 33T賞車試駕心得

座位空間的話,後座以 173cm坐著,前面還有大概 1.5~2 個拳頭距離,頭頂大概 1 個拳頭。
[分享]Mazda CX-60 33T賞車試駕心得

整體來說,Mazda CX60 不論 2.5S 或 3.3T 版本都相當不錯,但是 3.3T 內裝真的非常的日系風格,而且我聽到飾版不是合成板弄的,是原木這一點我有驚一下,難怪看起來、摸起來都很有質感,再加上加速的線性感、高畫質的 360 環景、可以記錄每個人調整的臉部辨識,雖然 3.3T 的頂規版沒有現車都要接單生產,但我想應該等待會是值得的。
2023-12-08 16:49 發佈
KIA這台6X萬就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了 你這台16X萬也不會好到哪 還笑兩百多萬電動車 呵呵
BLUE_PJ

就一個功能一樣,就覺得整台車跟人家一樣,你這思維不簡單,[大笑]

2023-12-11 17:24
大鼻

是樓主的思維邏輯有問題吧 怎麼會是我呢🤭

2023-12-11 17:27
馬自達的內裝不會讓人失望,總是細節滿滿
可以看出日系的職人精神
馬自達的環景真的做得不錯,巷弄小路或是路邊停車都很好用
雖然我自己還是習慣看後照,但對於比較少開車的人來說(例如我老婆),當初去試車的時候,他就對這個功能特別有感,有這個輔助會安心不少
白色這內裝真的是準豪華品牌
Mazda的妥善率遠勝歐洲車 長輩當初選擇馬牌也是這個考量
其實有無觸控就單純是使用習慣,不管是哪一種用久了就會順手
目前只試到2.5的版本,其實已經比想像中夠用,雖然車大,但不會有拖行感
油門加速上去是很輕鬆的
還在跟業務約3.3的時間,畢竟還是想體驗看看所謂的直6後驅
最近也陪試了這台,以後座乘客來說,剎車頓感很小很加分,降低暈車感
而後座空間其實沒太大感受,剛好也很夠用,坐三個大人也OK
怎麼通風座椅按鍵與旁邊的按鍵跟其他一整排按鍵看起來並不平整呀?這就是著名的馬自達車的質感?還是所謂的高級感?

喔~職人?匠人?還是醬人?
Nicesail wrote:
再來是有通風座椅,而且是吸入式的,一百多萬的車都有通風座椅了,為什麼 2.3 百萬的車子一堆還沒有,在台灣通風座椅比加熱更重要啊!
VincentLu1021

左右對稱, 中間的按鈕不同, 去坐過就知道了.

2023-12-21 16:4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