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CX5 行李架問題

大家好

小弟最近去裝了cx-5行李架

不過怎感覺跟我看到其他的行李架不太一樣

我的如圖片~ 請問前端及後端這樣的設計是正常的嗎?

感謝大家的幫忙~


2015-CX5 行李架問題

2015-CX5 行李架問題
2022-03-20 7:07 發佈
kentck wrote:
大家好小弟最近去裝了cx...(恕刪)


這是原廠料件還是外加裝的外廠件??

照片看起來,就是頭端底部少了黑色橡膠墊類的分件。
但這也不是不行,只是組立後的溝槽,內部比較容易積粉塵、枯葉等髒污,清不太到。
Volvo之前我開V-60,車頂架也是這樣的型式,底部則是以PU結構膠打死,防水、隔汙一次做起來。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這是原廠料件還是外加(恕刪)


是外場加裝的沒錯

這個是我上周去裝的,不過因為還有裝別的東西時間比較久,所以就沒在現場等待

完工後我發現原廠的那個黑色膠條護板拔起來其實也是有積灰XD

因為拔下來的那個黑色膠條護板內部跟車頂安裝行李架的溝槽也有點髒....

不排除膠條也老化了,應該本身如果遇到下雨,水跟汙水多少也會積在裡面

後來我有去問車友社團的人,是說那本來就是排水溝槽,所以算正常

不過的確我看過大部分下面都有做一個黑色橡膠墊.

請問 底部則是以PU結構膠打死,防水、隔汙 您是額外請人做的嗎?

另外我周末剛好有看到 rav4漏水事件某二手車商的拆解對比

他有拆別牌的SUV 原廠車頂架....行李架拆掉後溝槽也是很可觀XD....
kentck wrote:
是外場加裝的沒錯這個(恕刪)


外廠件,這類的產品,90%大多是大陸製。
收邊不會打磨太好,大多還會刮手、割手,就不奇怪了。

我們在車廠做這類的產品設計,即使要做類似VW集團表面整支是金屬,底部依然得要有橡膠墊。
車廠幾乎大多數會有導水、隔水的檢驗需求。
鯊魚鰭也是一樣的設置。
Mazda的鯊魚鰭與車頂蒙皮鈑金接面、後視鏡座與車門蒙皮的接面,中間都有設置黑色橡膠止水墊。
並且該部位的蒙皮,內襯還需要設計結構體強化內襯,搭接物才不會用手拉一拉,鈑金蒙皮日本車以前都是0.8mm,現在都減到剩0.5mm,只有一層蒙皮,根本無法讓後視鏡、鯊魚鰭牢固。
車頂架要設置裝配,原廠工程師都得在該部位設置強化結構內襯,才是正確的車體結構。
如果這車子沒有這樣的結構體,後加裝的,很難不會有缺失。
只要鈑金薄、鬆動,水、沙,都會往間隙內塞、積塵,久了,就算有烤漆,物件會晃動,反覆摩擦烤漆面,還是有可能鏽。
這個要有機會跑鈑金廠,剛好剁開車頂鯊魚鰭或車門後視鏡處的結構,才能拍段面做圖解,網路查,還很難查到有剛好的鈑件斷面圖面來解說。

車體設計開發有經驗的工程師,會避免將車頂架設計在車頂蒙皮焊接點的擋水條位置。
因為這位置是鈑件的接面,越積塵、排水不順暢,鈑件接合處越容易出包,漆面噴塗如果底部鍍鋅層沒做到骨子裡,就會跟本田車、或輸輸企的Vitara生鏽,都是從鈑件接合的內沉面、車體蒙皮背面缺乏金油層膜厚保護的鈑件、漆面最薄弱處劣化,起鏽斑、鏽水。

這位置裝車頂架,原廠主要是螺絲對鎖設計為主,螺絲在緊鎖時,原廠的工程開發設計,都需考量螺牙會咬漆面見鈑金的後續狀況衍生的可能性。

假如是車廠專攻車體結構的工程師設計,理論上會建議固定處設置在非焊接點之外的位置,另外設置內梁骨,車頂架的強化內襯鈑件來對鎖。
避開焊點易鏽的可能性。
但也是仍然很多中心廠,設計在導水槽的鈑件蒙皮接合位置,就得開發設計的工程師,要自己長點腦,要考量清楚焊接點,是否是易積水、積塵面,如果是這狀態,該部位,要個8~10年都沒鏽斑,挺困難。
許多TOYOTA老車,例如5~6代Altis,這類老車,千篇一律都是從前擋玻璃邊緣+車頂接合導水遮醜條裡面鏽。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3867332





一般外廠設計,沒有中心廠設計車體的概念,都用自攻硬幹、破孔另外加固。
但都要小心,自攻、破孔鈑件,防鏽是否做確實,是否有加設止水橡膠墊片。

豐田RAV4、Cross車頂架漏水,主要是把飾條這種平貼的車頂架,用車身門板裝飾條埋設白色塑膠扣扣接方式。

而非採用傳統對鎖從車內天頂棚對鎖螺絲加固內+外兩道止水橡膠墊。
另外就是他還是採用吸水海綿類的發泡華司墊片去擋水...............。
發泡類吸水吸滿了,就滲水,阿不然水要往哪去。
他還不如整個拆開,底部跟Volvo整個打PU結構膠巴死,還可以擋水,用車廠裝貼前、後擋風玻璃用PU結構膠做黏貼+防水的傳統擋水方式來安裝,還比當飾條用塑膠扣穩妥呀!

這就是產品開發經驗問題。

目前僅靠您提供照片看。
我可能會考慮將車頂架卸除,將溝槽整個清潔乾淨,並確認無任何異常,不能含水在裡面。
再把車頂架裝配回去前,去買一條福士PU結構膠,在車頂架頭尾間隙,或車頂架底部整圈打膠,並將洞口黃色箭頭處稍微打一點,把孔位填補起來,車頂架整個封體,避免滲水、積塵進去。


兩側藍線段,需確認不會滲水,才能做上述前、後封孔。
如果藍線段是有隙,一定會滲水的,那紅圈前、後還是不能封孔,因為得排水、排汙。
只把前、後封起來,水反而從藍線段滲入積在裡面,就更慘。

VOLVO老外的搭接就當前、後擋風玻璃裝配做,將車頂架底部直接用PU結構膠,整圈封死,無處可滲漏,自然溝槽沒有接觸空氣點。
但日後要拆除,就是得慢慢清除PU結構膠,鈑金的辛苦些,可能會邊拆邊幹譑。
但烤漆、塗裝的,哪一個會認份點,哪一個不是想爽爽的躺著噴,最好連打磨都不用,跟電鍍廠一樣想爽爽幹,東西拿來就幹下去,管你的料會變異、起泡、包風、含水、黃化、裂紋、砂粒。
鈑金的叫他要用鈑拉的,嘴巴好好好,客人前腳一走,他懶得鈑就直接剁下去,用接燒的。
也不管客人的車這樣接燒,中古車行收車立馬車價-10%,欺負客人不懂行,看到這種的,真想當場給他巴瑞企,讓他去貼牆都剛好。
一堆咖,老想躺著爽爽幹,就讓他滾回家不用幹吧!
跟這類殭屍咖,不要浪費彼此時間,不想做,讓他也永遠不用做了,不做最大。
所以,也不用想太多,自己的車,該防水的,該怎麼作就怎麼作。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外廠件,這類的產品,90...(恕刪)


阿福大的專業解說,實在讓小弟佩服!

昨天有針對橡膠墊部分詢問過安裝廠商

老闆是表示似乎2代之前的CX-5外場的這類車頂架都是我這種型式

2代之後才有橡膠墊,但老闆對於2代後的套件是否百分百不滲水也是笑笑的~

畢竟原廠的那個膠條打開後的確也有滲水痕跡(不排除膠條老化)

像是紅色圈起來的部分已經看到漆面泛黃.

之前有看到PTT有人分享DIY CX-5車頂架有打開橡膠墊的內部圖

https://www.ptt.cc/bbs/car/M.1603291494.A.313.html

原廠有預留好卡扣跟螺絲孔,而我這組也是透過原廠預留的卡扣根螺絲孔鎖上

所以現在比較有疑慮的是,安裝廠的老闆表示就算是原廠的那片黑色膠條底部本來

就是導水槽,所以目前這樣裝除了下雨可導水之外,內部也比較容易風乾???

如果只是加上橡膠墊也不能保證就不滲水.

不過看到阿福大的建議,目前可能想辦法先將藍色兩邊部份及前端部分小空隙

用PU結構膠處理起來,還是阿福大有再幫處理?
kentck wrote:
阿福大的專業解說,實(恕刪)


穩湯安捏共。一起研究下。

因為外廠件這類後加裝改裝品,幾乎都是大陸制。
管身本身是用鋁擠出、彎曲加工做的。
通常大陸廠膠條不會用太好,大多是PVC,好些可能也會用PET,車廠正規都是用EPDM材質。
新料、次料的比例,大陸廠通常次料添加多,降本壓很低。
畢竟這一組,我在網路上稍微爬一下,大多賣1800~2600,這就我在台灣找供應商用車廠的方式做,屁都生不出來。
外廠,這類產品都沒做檢具、治具去管制產品。

如果模具、檢具、治具、澆灌等測試費用通通做,2600NTD用來當攤提費還差不多,還不用算成品費+加工費+包材+紙箱+物運。
原廠有認證的,這隨便一組賣個1萬多都是很正常的,相對質量外廠與原廠有這些差異成本拉很大。

那些賣1千多的,基本上我們這種車廠設計開發的,根本連看都懶得看,1千零售,往回推,模具不用錢一樣,沒檢具、沒治具,不鏽鋼得用304/316開,大陸可能就用阿路密或其他鐵件開,再用ED表面處理下,讓客人裝上車,半年後銹了再說。
板料擠出斷面原本料厚應該有2~3mm,降本只有1mm甚至更薄。
都是賣便宜的方方面面堆疊起來。


*Q:
安裝廠的老闆表示就算是原廠的那片黑色膠條底部本來
就是導水槽,所以目前這樣裝除了下雨可導水之外,內部也比較容易風乾???
如果只是加上橡膠墊也不能保證就不滲水.

A:
基本上這類大陸拉回的改裝件,原車原廠上方的黑色遮醜條基本就拉掉沒用了。
因為它加裝的車頂架底部四周無法封體,所以自然是目前這樣比較能排水。
透氣只靠前+後,也透不了啥氣啦,基本上,水滲入後,能排掉越多越好,槽體內原本就有結構體,那些結構體勢必會卡水、卡塵,這無法避免,日後也比較會從這些卡垢的位置銹蝕漆面。
加裝像膠墊不能保證不滲水,因為這類改裝品,沒做澆灌測試,自然不會保證不漏水或積水、卡塵。
傳統的車頂焊接面,就要有這導水條。
歐系車,現在都電漿熔焊以上更先進的科技設備做,歐系車,很多都沒有這類車頂焊接部位的遮醜條了,就沒有排水、接合處銹蝕的問題。
如下面VW集團的車頂與車頂架設置的位置。

VW工程設計師就很有經驗,不會將車頂架設置在鈑件接合處,而是設置在平面處,底部加設強化樑體加固。

自己DIY測試的方式。
澆灌安裝件整個車頂,車體擦拭乾淨,自然風乾。
例如AM09:00澆灌,抓個自然風乾大約PM16:00下午將安裝車頂架卸除,檢查溝槽是否完全乾燥+積塵狀況檢驗。
如果一整天,車又在外面跑,天氣好,這樣都不會乾。
那你就要心理有底,它對漆面多少是會有日積月累的侵蝕力。

如果它就不會乾燥,也積塵較嚴重,建議你,至少8個月或一年得拆開保養一次(視拆開保養時,不會看到漆面產生黃垢為保養週期)。
如果積水、積塵,漆面黃垢又不去清潔保養它,它就是日後銹蝕的肇因。
懶得保養,建議還是把它復原,改用橫桿抓式。

但是橫桿抓式,我也是看到一堆車友去買大陸便宜的金屬件,大多是鐵製ED染黑,那下場很慘。
3個月爪位就銹了。

有牌的,通常都做塑膠抓,不會去做表面金屬爪,避免車漆磨穿銹蝕。
大陸那種1000~2000的,就真的穩湯眠夢,東西爛只是符合它的價位帶而已。


您有需要做封體,找坊間有做鈑金的師傅,都能幫你打PU結構膠封閉才是。
只是要怎麼封,你要跟師父說明下,日後要能拆,不能整個打滿封死。
只需車頂架底部封外面一圈,把接合車體面封體就可以。

打滿打死,日後要拆可難拆了。
bradia

「東西爛只是符合它的價位而已」這話說得實在[XD]

2022-04-03 14:24
阿福的網宅II

bradia [笑到噴淚]

2022-04-03 19:03
那個ptt是二代的

然後

其實那個溝的確是導水,原廠本來黑色的條只是"卡著好看",並不具備防水功能(洗車泡沫都會積在裡面)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穩湯安捏共。一起研究(恕刪)


感謝阿福大的資訊及建議

目前小弟傾向的做法就如您說的,可能要注意保養即可

因為的確就算是原廠的那個黑色橡膠護條防水也沒很好

安裝行李架時拆開護條,發現裡面的確可觀,而且漆的確也泛黃了....

所以打算每半年做汽車小美容時,把行李架拆掉再去做美容

回來後,可能在螺絲處上一些防鏽油了..

再次感謝阿福大的建議~及專業知識的提供!
CcCManCcC wrote:
那個ptt是二代的然(恕刪)



沒錯,那個黑色條真的是卡好看的...

這次裝車頂架才知道原來裡面滿髒的...

所以如果有看到這篇的人建議洗車時,這個黑色護條也打開清理一下比較好...
kentck wrote:
感謝阿福大的資訊及建(恕刪)


相互交流,麥克企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