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Mazda川馬的品牌升級修羅路

"展現進軍豪華市場企圖心!Mazda 透露品牌未來計畫 - 自由電子報汽車頻道" https://auto.ltn.com.tw/news/19711/3

https://ynews.page.link/wVRC

如我之前跟經銷朋友所說,品牌有打算要朝向凌志豪華車邁進,銷售CX-30的主宣競品對像已不是同級距的Ford Focus Active,而是抓凌志UX來與市場作溝通。

加上自上代Mazda 3以國產車售價定位後期作出旗艦車調整破百萬,與競品拉出差異化,導致從過往單月800-1100台月銷售量,來到新一代進口接近凌志定價形成單月僅200台左右的跳涯落差,皆能看出川馬試圖將原本國民車品牌,抬升到豪車領域。

但它用原本的國民品牌價值要逆轉市場原先自己賦予它的定位,由下克上,是一條修羅之路,甚為不易。

與經銷溝通也更須努力,畢竟經銷要的是車量市場的覆蓋率,新車銷售較薄的利潤,不是經銷經營的重點,提升保固年限+車源數多覆蓋率回廠保修的才是商機。

定位+定價拉高後,皆會在車量數造成逆差,真的很不容易的路,但看得出川馬想抬升這既有國民品牌越級打怪的心。
2022-03-02 7:13 發佈
Mazda主打日系質感 跟 日本製造!
不過距離豪車還有一段距離, 先不說1A2B
光是Lexus跟VOLVO 這兩個光是要跟他們並駕齊驅 就要花很大的努力了!

簡單說 如果CX5賣得跟NX200一樣價格(同樣MIJ) 銷量會變好還是變差?!
後勤保養 要怎樣的水準可以跟上LEXUS?
川馬的品牌想升級

唯有研發1.5L小排氣渦輪

現行的引擎技術跟偷牌沒兩樣
Shien1201

GuteNachtt 笑到肚子痛[笑到噴淚]

2022-03-07 15:51
starfield

福牌現在還是只能用俗又大碗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

2022-04-10 9:31
dinnerxp wrote:
川馬的品牌想升級唯有(恕刪)


豪華車什麼時後使用引擎分類?
福特晉升豪華品牌?
還是說賓士型號掛180的都平價車?
奧迪用AE888跟福斯一樣都國民車?
Line群搜尋 Lexus.tw 歡迎加入
mazdaspeed95

是EA888.... 、AE是86

2022-03-02 12:25
ado016435

愚蠢的台灣盤子才會那麼重視品牌, 在歐洲, BMW 1系列的同級車就是FOCUS, 真的不遜色, 來台灣賣LOGO

2022-03-02 15:05
沒那屁股別吃那洩藥,保養工資不段調高,但出保固推拖拉,小毛病不段解決不了,豪華是一場夢了。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展現進軍豪華市場企...(恕刪)


品牌升級需要的是口碑跟時間
當初Toyota 在北美創 Lexus 的時候
初期在車上面堆了多少好料
根本是不顧成本在建立高級品牌的形象
車子品質好到逆輸入回日本
台馬想拉高價格就跳階成高級品牌
這種阿呆的想法也只有台馬那群人相信
ado016435

完全正確, 魂動身不動有個屁用。

2022-03-02 15:06
其實蠻符合馬川的2%精神,全世界只要有2%的消費者認可馬自達汽車便足矣。

想做可以,但無法用一套打天下,台灣有台灣自己本身的市場結構,各地有各地的結構。

像馬三三代,定位進口價格又便宜,一度淪為8+9車。某Y頻介紹四代focus還說福特是日系車差不多道理。

因為台灣車價貴,大多人車一買了,擁有的時間長,往往就被定了性格,久久無法改變,就像本性難移一樣。

如果不是有再持續關注車界的人,很容易被限制其思緒,就像很多人很愛用,我上一台怎樣怎樣,通常上一台就是10年以上的車

如同一樣買馬自達這個標誌,為什麼要人多拿出錢來買

但有經濟考量就會去選擇TOYOTA,手頭寬裕又想有豪車禮遇自然會去選lexus
阿福的網宅II

kobe13794823 我有看到消費者大多在康森該配有的大尺碼螢幕問題。[XD]還好我只作金屬+塑膠,打死不作電裝+安全影響產品,實在也沒門去了解原廠配置的問題,家家有本難唸經![XD]

2022-03-02 12:05
攝影愛好者

8+9 會生氣氣,他們現在都是開賓士的!

2022-03-24 10:16
cajole145 wrote:
Mazda主打日系質(恕刪)


現階段Mazda馬自達要一口氣拉到這兩個高階定位是有難度的。

Lexus、Volvo目前全球銷售量,前者一年約78萬輛、後者一年約68~72萬輛,Volvo有追上Lexus的態勢,但也從2009年在福特集團的年銷32萬輛累積好幾年才走到這一地步,不是一朝一夕。
品牌雖被大陸吉利收購,卻不向大陸市場妥協,堅持本心的車輛安全+內裝醫療級認證的發展,甚是不易。

Mazda目前全球銷售量的覆蓋率,是還有百萬多,從過往在福特集團的一年150萬輛,到魂動世代轉型革新,大約一年或有250萬的量體。
尤其CX-5 MK1的成功,單一產品貢獻值超過150萬輛恐怖成績。

而用現有的國民品牌Mazda logo轉型下克上,多少相對會萎縮銷量,這會有逆差無法避免。
能看出Mazda還在產品不斷測試市場,用逐年抬升與通路對消費者溝通的方式做轉變。

如果以現階段,略比國民品牌競品略高,仍遠低於Lexus,只要產品力有相當的抬升,市場還是有機會給予相對反饋。
這都要看Mazda自己的市場定義與發展。

通常它牌都是另創一個高階品牌來轉換,雙線並軌操作,往上攻克不了,還能守住原本國民車的陣地不失。
但投入成本則甚為龐大。
Mazda的作法在市場品牌操作較為少見,能參考的範例,大概就二戰後的歐洲車廠高級車品牌的前身。
但時代差異極大,畢竟二戰後的市場競爭沒有現在這麼多元激烈。
用現有國民品牌逆天之路,實為艱難。
但或許,Mazda也無法如南韓現代集團擁有龐大資源,採用Toyota、Nissan等另闢高階品牌並軌走。
在資源短缺下,必須以既有的產線資源,全力拚轉型越級打怪衝。
而能肯定的是,這轉變是極為不易且艱辛的。

希望Mazda持續努力。
如果能將品牌塹入在Lexus與Toyota之間的品牌定位與定價,做出高級化產品、價格略高於國民車。
只要定位明確、產品質量確實有抬升、售服能跟進。
也能算是市場上較少有的定位路線,或別有風範。

加油!
dinnerxp wrote:
川馬的品牌想升級唯有(恕刪)


走六缸,可以明確看出馬自達是鎖定北美市場了。

這年頭,嘴巴喊減碳、卻最浪費資源的國家,沒別的,老美排第一,食、衣、住、行各方面,老美佔了全球30~40%的消費能量。

日本品牌,創造高級車副牌,包含南韓現代車的高級品牌,幾乎都是鎖定北美市場。
所以,Mazda的內燃機不降反增,擴到6缸,想搶奪北美市場的企圖心不言而喻。

只是,這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畢竟到目前為止,北美市場最成功的Mazda產品,當屬CX-5 MK1首代。

CX-9則是恰巧相反失敗的案例。
CX-9採用2.5T,並未在北美有所斬獲,反而賣得不甚理想。
所以用當時普遍低於車業內大家預期190~210萬左右,劃於200萬擋次7人座LSUV銷入台灣,打著入門160萬起破盤價,轉銷來台。
也導致福特六和原本想抓來台灣的Explorer一直卡著要進不進,進了一台200多萬沒法賣的冏境,變成開了新車發表會,卻遲遲沒新車導入的難產產品。


其他國家地區,則普遍內燃機引擎確實主流是發展1.0T~1.5T,包括台灣,也是這樣的市場走向。
超過200匹馬力,要在台灣道路發揮50%,都得違法超速開,無用武之地呀!
但大扭力就相對對台灣多山區、地小人稠的道路相對有價值。

7座產品,如是導入4米8左右,內燃機2.2~2.4T,在台灣會比較好熱銷。
攝影愛好者

老美排第一,這倒是真的,日本也是...

2022-03-24 10:18
要吸引豪華品牌的客群 售後服務要先做好
馬自達這方面的黑歷史 才是他真正的阻礙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