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長輩定期要到醫院回診,需要更大的空間
家人一直比較喜歡四門房車,因此決定換中大型房車
歐系車妥善率實在不太放心,我主要看的是日系車

第一次看到Mazda6本尊,就被她的外型深深吸引
不論是動態或靜止的狀況,車身的線條都有著低調不凡的氣勢
19吋鋁圈搭配4.8米車身相輔相成
試駕後發現,Mazda6沒有因為追求舒適性而犧牲駕駛樂趣
各項設計也都滿足我對一台中大型房車的想像
在去年,我入手了Mazda6 2.0旗艦進化型
Mazda內裝質感一直是強項
以車門來說,最上面的黑色是皮質包覆
然後分別是木紋飾板、鍍鉻材質、類麂皮
電動窗開關是黑色鋼琴烤漆,車門把手也是皮質包覆

座椅則是有Nappa皮革的人體工學電動座椅
有座椅通風功能、MZD Connect、8吋螢幕、BOSE音響
抬頭顯示器、MRCC、環景等
雖然大部分新車都有這些配備
但不是每家都設計得實在好用
在車內操控介面的配置上,真的要稱讚一下Mazda
很多不起眼的小細節,像是方向盤角度、螢幕高度和旋鈕設計
都可以讓駕駛用輕鬆自然的姿勢完成操作





平常開車無論是聽音樂或純粹安靜的開車都是享受
聽音樂用Carplay連手機很方便
當聽音樂邊用導航時
導航說話時音樂會變小聲而不是完全靜音,音樂不會被中斷
而開高速公路車內噪音變大時
音響音量也會依環境調整放大到適合音量
下了交流道或周遭變安靜時,音量又會回到原先設定
從這些點就可以看出Mazda貼心的設計
而不聽音樂時則是可以感受到優異的隔音能力
尤其是輪拱部份的隔音有明顯的下功夫



有空時偶爾會去跑跑山路
開Mazda6跑山是一種享受,可以享受每個彎車子帶來的反饋感
雖然是中大型房車,但車身側傾程度抑制很好
出彎後車身重心回正的速度很快也很平穩,代表車體的剛性高
車頭指向性也很準,車輪轉向幾乎都照著意志在走
雖然偶爾還是有過彎推頭現象
但我想這是前置引擎前輪驅動都很難避免的吧!


2.0 NA引擎動力雖然有限
但油門反應或動力不會慢半拍
只要在出彎補油前控制好檔位
壓換檔撥片降檔拉高轉速,出彎一樣能有滿意的動力
有時看著國外的Skyactiv-G 2.5T渦輪引擎,不免心生羨慕
但是2.5不利台灣稅金制度,也算是兩難


之前有去全車包膜,可以防跳石刮傷烤漆,但是不防撞
某次在停車場不小心A到,心痛啊!
駕駛滿一年油耗大約落在12km/l
高速公路和市區比例3:7,省油這方面的表現真的無得挑剔
目前里程1.7萬公里,回廠保養兩次


第一次保養時是7千公里,保養費2.5張小朋友

第二次保養8張小朋友有找
工單都沒刪項目,主要是想花一點錢換心安

Mazda6的基本保養價格跟國產車差不多
這次回廠剛好遇到夏日健檢,有免費空調檢查、機油升級
https://mazda.com.tw/news/mazdaonly/

常常在網路上看到前輩分享照片
自己也學著拍一些愛車的照片
發現拍車其實很不容易,要找角度要停適合的位置,很累
雖然沒有前輩們拍得好看,但是志在分享,還是相當有趣




現在新車款都以休旅車或跨界休旅為主
希望可以透過小弟Mazda6入手一年的用車心得
讓大家再一次認識中大型房車,有機會可以一起當車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