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da 5 - 新車主提問 & 關於水溫表

前一台老車開十多年,儀表內裝雖老舊,
但經常看,對車子行駛間的變化會已很靈敏。
轉速表:怠速觀測 是否飄移 是否過低 過高

水溫表:水溫不正常關係到很多
水溫開始常態溫度高 高於平常10度 開始要注意的就不少
散熱系統 風扇轉速是切換正常? 低中高速切換等
水箱散熱性能,是否微漏? 水箱水減少 或水箱水已經都是發黑銹水
水龜開啟是否正常? 若總是大循環常開 ,熱車慢 。常關,應該開沒多久就紅線區
連續爬坡是否溫升正常 ? 若爬升水溫太快 是哪裡失去作用?

水路水管是否微漏? 熱水罰是否微漏? 副水箱蓋是否沒鎖緊?
停車一夜,隔天出發前,檢查地板有無水漬,發動後,行駛一段期間,引擎蓋大開看看是否有水痕或地上漏水。

當一般行駛溫度比平常高,就要開始去尋。


換馬5後,
很不習慣他沒有水溫表,業務告知有警告燈,
說實在的,亮燈只能告訴你當下有問題,燈亮了是否已經來不及救了?

另外我也想知道,每次更換新的機油,對連續爬波潤滑度,升降溫的幫助如何?

以往經驗,只要水溫開始不正常,即使沒到紅線,你還有機會可以避免大災難,
說不定只是需要,趕快去休息站或者鄰近地方加個水,還有機會救or撐到維修點。

現在只能開始危險事時告訴你,完全失去更早的預防提醒作用,

甚至不會有人去注意到燈亮了,安排個語音警示不是更好,
其他如,
防夾電動窗,僅限駕駛座,傻眼!@@ 前一台車1996年分,只要電動窗都有防夾。
四們都有段數開啟(防止斜坡停車開門時,因重力關門而關閉夾傷),
TCS ABS為基本配備。很難比,但少了有點空虛。




另外問,
1.每次加油打開蓋子,都會聽到真空吸引的聲音,打開順見空氣跑進去油箱。
以前的老車不曾有過這種情況,請問各位的車會這樣??

2.後冷氣出風口,有時候轉速會自己變大變小,目前還抓不到複製手法。

3.行駛間放掉油門滑行,時速在40-60之間時,會發生頓挫,類似降檔剎車的感覺。

這台車考慮的原因,
是空間 內裝 外型,
但接手後發現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當初也是為了電動滑門才買中間等級的,否則天窗這種設計根本不必要,HID也沒興趣,
七氣囊沒興趣,我寧願拿這些換,EBD TCS,
為什麼呢?
*****我覺得這個比氣囊還有意義,試問氣囊有辦法在保養時安檢? 誰會定期花錢去換火藥??

氣囊這東西,只有報了才知道有沒有用,而原廠手冊也列舉了很多不會爆炸的撞擊方向,
所以買這個配備,不如配備TCS EBD,只要一上路就開始作用的設施。



比照如今看到網路上有玻璃問題,引擎損壞歸咎消費者機油問題,
慶幸當下沒被業務說動,沒考慮新的天空系列休旅車或轎車


前車,20年老車都比你壯壯,
什麼油都吃過, GM SHELL REPSOL TOTAL ELF SPEEDY MOBILE CASTROL
一直在換在試油,也沒有發生過所謂潤滑不足,引擎應該是全車最難壞的吧??
只是油耗 空間 已經不敷使用而淘汰。


玻璃也是K到才會裂開,
個人認為,如果玻璃強度正常,是否在組裝環節,窗框安置的設計上,重新研究看看呢??

總不可能一直在換玻璃吧?
建議買家去找其他OEM場的玻璃來換看看,順便當玻璃安裝師傅看看原廠整個安裝工法及結構是否有瑕疵。
2016-08-01 15:27 發佈
水溫錶還不簡單
買個OBD II錶就有了
還順便可以看電壓、轉速、氣門啟閉等數據

其實傳統指針式的水溫錶
溫度上上下下個十幾度是看不出來的
指針還是定在那不動

還有馬5旗艦版有DSC
只是非得要買最高等級才有配
沒辦法台灣市場小
國產車配備還很難讓消費者客製化
其它家車廠也一樣
不過馬5至少還有得選就是了
ddtnt wrote:
1.每次加油打開蓋子,都會聽到真空吸引的聲音,打開順見空氣跑進去油箱。
以前的老車不曾有過這種情況,請問各位的車會這樣??

2.後冷氣出風口,有時候轉速會自己變大變小,目前還抓不到複製手法。

3.行駛間放掉油門滑行,時速在40-60之間時,會發生頓挫,類似降檔剎車的感覺。

1.會. 之前開HONDA civiv (K6)也會!
 因為油箱密閉/壓力的關係(油桶密閉,汽油一直被抽走,造成真空)
 您之前老車不會,我反而覺得是因為油箱蓋沒氣密,造成漏氣..

2.後冷氣出風口的按鈕位置,很容易被不小心被踢到/觸碰到. 網路有土炮的改裝預防方式!
 後冷氣出風口的風量,只能從出風口旁的按鈕調整;中控位置那顆,只能控制開跟關.

 如果是前座的出風口,那是因為您把空調設定在AUTO的模式.
 電腦會依據設定溫度和車內溫度,自動調整風扇的出風量...

3.沒特別注意過,看文字敘述,感覺是換檔時的頓挫感?

ddtnt wrote:
當初也是為了電動滑門才買中間等級的,否則天窗這種設計根本不必要,HID也沒興趣,
七氣囊沒興趣,我寧願拿這些換,EBD TCS,

馬五只有旗艦版有DSC,其他本版沒有
真的很在意的話,是可以把DSC給裝回去!
01上面有資料!


另外,文中提到的 "發現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這個確實是有,但不知道您想要改進的是甚麼?
到"新馬五FB"社團裡面,有很多馬五改進的相關資訊分享
裡面應該會有您需要的答案(包括加裝DSC)!

網路上有找到,您說的
TSA 超大字體OBD HUD抬頭顯示器S-500電壓水溫油秏故障碼行車電腦 OBDII OBD2
3980一台,原來車子本身有裝好水溫監測,只是都存在電腦數據裡,是嬤?

但不知道這是否會因為裝這個,被影圓場推託響保固,
原因如下。


新聞看到某車火燒車案例,
車主將車停在地下室自燃起火,
圓場勘驗後,給了一個搭案,
因為車主自行加裝行車紀錄器,
為非原廠電氣設施,所以不予保固。

!@#$
點菸頭不是應該要在熄火後斷電嗎?
這全部推給車主的電器,....實在很佩服原廠的說法阿 !!

rice7361 wrote:
OBD II錶
ddtnt wrote:
網路上有找到,您說...(恕刪)


OBD2接頭現在的車都一定有
接頭規格都已經標準化(就像USB接頭一樣)
監測器只是把接頭插上去讀取車上電腦的資訊而已
並不破壞車體或電路
如果不能插的話為何車廠要作個接頭?

黑心車商要逃避責任什麼都能講
就像你說的案例連行車記錄器都能頼了
車主只能找其它管道和車廠鬥了

還有很多OBD2監測器不到一千元就有了
各式各樣的種類很多
這就是我說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的其中之一

老爸的T牌日系車也是這樣,水溫表幾乎不動,
該說他的散熱系統好,遠永都保持恆溫散熱,還是精度太粗糙?
23年沒爆管,沒換過館子,水箱也沒換過,發電機換過一次而已,
沒車庫的戶外車,日曬雨淋有這種成績,不愧神車稱號。

回到正題,自己的上一台車是因為個人有觀察水溫表的習慣,
讓20年老德國車從來沒有拋錨在路上過,

遇過有三次失水 ,一次爆管,都是在水溫變化上先得到資訊。
溫度表指針,是有變化慢慢爬的,絕對不是只有低溫然後高溫警告。

所以我說看到一版行駛(非爬坡),水溫比平成高的5-10度,
絕對是有問題了,繼續開下去會靠近紅線,就得趕快停車檢查了。

日系車的水錶似乎永遠就只有高或低,無法判讀緩升 緩降的過程!!
也難怪現在都拿掉了,不知道採購另一家表的難度在哪。
也許是舊料一直沿用各車系世代,來省成本??


個人觀察馬五,使用至今,發現轉速表也是陽春到不行,飄得很厲害,
難道這個精度,順暢度就不能smooth一點?
油門踩就上,一放就掉下來,而且掉下來的很難看,
好像指針快晃出來一樣,刻度可以不用做這麼大,讓那根針晃來晃去,很難看。

因為之前開的是德國車,20年前的設計品質,除了外觀不及現代車,
油耗太難看,內裝古板。

其他安全配備等,相較於上一台車,
20年後的亞洲日系車真有不及之處,
到現在還真的是堅持走自己的東洋風,

著重在外觀表現上,廣告打溫馨牌,省油,
內裝有影音,弄花俏點,冷氣夠冷,其他的再說。

七氣囊也是因為要清末代庫存才全上在尊榮 尊爵 頂級旗艦上的吧?
若真要著重,巡機防滑也要全上,
FORD車系這皆都是標配,而且價格還沒因此刻意拉高。



rice7361 wrote:
其實傳統指針式的水溫錶
溫度上上下下個十幾度是看不出來的
指針還是定在那不動

ddtnt wrote:
前一台老車開十多年...(恕刪)
這應該不是精度的問題
我裝的OBD2之後看水溫
低的時候開高速公路約87-88度
高的時候連續山路爬坡96-97度
上下十來度的差別電腦都測得出來

指針定住不動是車廠設計上就是如此
應該是不希望指針上上下下讓車主緊張
我前一台車也是老德國車
車子沒問題時指針也是定住不動
看得出來溫度過高或過低通常都是有那裡壞掉了

至於轉速表掉很快
我覺得不是錶的問題
而是引擎轉速本來就掉這麼快
轉速錶只是忠實呈現而已

德國車和日本車風格本來就差很多
開慣了德國車再開日本車難免會有些不習慣
但我是覺得各有優缺
只要習慣就都不是問題
rice7361 wrote:
這應該不是精度的問...(恕刪)

我也有裝OBD2水溫錶
一般道路及高速公路也是約87-88度
爬坡就會到96-97度
看樣子這是馬5正常的溫度變化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