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從mobile01獲得許多有用資訊,總想回饋一下。故今天第一次在本版發文,內容純屬個人觀點,不可能完全客觀,請多指教。
個人因家庭因素,想升級家庭用小型休旅車,考慮因素包括安全性、操控性、空間、油耗等。價位在150萬以下,因為安全性,非六安全氣囊(含)以上皆不考慮,又因與老婆身高差距大,考慮兩人交換開車主駕駛座調整便利性,非八向以上電動駕駛座也不考慮;以前在美國對韓系車種有不愉快經驗,故能選擇的休旅車僅剩幾種日系車款,並陸續試開。今按照試開順序,回饋心得如下:
TOYOTA RAV4 2.5L 2WD
之前已經開過別人的第三代,總覺得方向盤很重,開完長途肩膀痛到不行,而且四段變速頓挫感也強。見到第四代說明諸多改進頗心動,加上誘人油耗宣傳,於是立刻安排試駕。感想:內裝新穎流行,駕駛座配備也不錯,右側扶手雖說可前移,但位移距離太短,調不到舒適位置也是枉然。方向盤依然很重,風切聲大,山路過彎側傾明顯,而且操控上引擎反應總有慢半拍的感覺,不是那麼如意。後座座墊深度夠是優點(所有試駕車最深的),預計可明顯緩解長途坐車之腿部疲勞。但后座為了增加腿部空間,基座後移靠近後輪軸,所以后座座墊兩側由膝部至臀部明顯縮減,后座滿坐三個成人時並不好坐,此外該車款在美國碰撞安全IIHS評比中,對正面小面積碰撞(如電線桿)的評分為差,故直接出局。
SUBARU FORESTER 2.0i 2.0XT 2.0XTP AWD
之前在美國居住時,對這品牌即印象頗佳,特別是應付各種路況的能力。可惜臺灣因代理商服務等原因(聽說現在已有改善),該品牌見光度不高。這個車種是目前試駕過最滿意的車種之一,也是安全評比最高的車種(包括歐洲NCAP及美國IIHS碰撞測試)。渦輪款引擎的母體FA20是2013年的得獎引擎。方向盤操控感一流,引擎反應靈敏、方向盤也不重、山路過彎抓地力極佳,也無明顯側傾,車內噪音低,后座空間也大,還可後傾。前座為提升駕駛操控,設計十分貼心,特別這是唯一右側扶手前移距離足夠讓我舒適擺放右肘的車種。另外該車種也是試駕過駕駛視野死角最小的車種,特別是A柱的傾斜角度足以讓大幅度山路過彎時,幾乎沒有死角。還有中控儀表版有遮陽設計,非常有用(不過中控若換成觸控螢幕,視角可能太低)。當然自然進氣加速力和爬坡扭力比不上渦輪版,但無段變速及換檔撥片使得這些落差幾乎可以無視。這車種的操控是讓我及太座都非常滿意。最大缺點是后座雙A臂懸吊反應太過靈敏,在路面不平時顛的厲害,特別是自然進氣款,因為後懸吊還有自動調升降功能(據說是為了讓後掛露營車平穩拖曳,但臺灣有誰用這個?),顛簸更加厲害,讓太座望之卻步。其次小缺點是內裝普普,沒有百萬車款的感覺。沒有倒車雷達,加裝四個為避開內鐵,還要特別工序,以及倒車攝影機有點傾斜,不是完全面對正後方;另外可加裝的六合一觸控螢幕之行車記錄畫面不佳。
MAZDA CX-5 2.0 AWD
這車的最大好處是ALL IN ONE,原車什麼都裝上了,不需在多花心思加裝,以及吸引人的油耗,以及號稱新技術的SKYACTIV設計。方向盤操控性良好,方向盤也不重,后座顛簸程度也不大。但缺點是右側扶手不能前移、A柱過彎有死角(雖然後照鏡已移到車門上)、觸控螢幕雖然位置夠高,不需太多調低視角,但儀表版沒有遮陽設計是敗筆;后座空間有點小、三個大人有點擁擠,座椅無法後傾,而且椅墊深度不夠(是所有試駕車最短),長途乘坐舒適性堪慮;風切聲大,特別是后座三角窗處;以及動力在爬山明顯不足,不但要深踩油門,換檔頓挫感也明顯。此外該車款在美國碰撞安全IIHS評比中,對正面小面積碰撞(如電線桿)的評分為及格邊緣。
NISSAN ROGUE 2.5L AWD
這款車操控性不錯,引擎動力輸出也佳,原車配備也齊全。最吸引人之處是全景倒車輔助,可以用鳥瞰圖抓出前置量,避免多次倒車修正。缺點一樣是A柱在過彎有死角,右側扶手不能前移,同時該車款在美國碰撞安全IIHS評比中,對正面小面積碰撞(如電線桿)的評分亦為及格邊緣。此外因太座完全不能適應駕駛座設計,故直接出局。
FORD RUGA 2.0 AWD
這款車吸引人之處在完整的主動和被動安全設計,主動安全設計還號稱直逼VOLVO,渦輪增壓的ECOBOOST引擎也在2013年得獎,而且太座也對頂級版的自動倒車功能十分心動(雖然沒有試駕版可看),故雖然是國產車,我們也在推出後立刻安排試駕。感想:操控性不錯,動力輸出充沛,但因是客貨車設計,後窗的橫桿非常礙眼,而且后座和RAV4類似,也是逐漸後縮,三個成人會有些擁擠。此外全景天窗設計讓車頂過低,以家中男性成人身高,在后座頭皮會擦到車頂,故直接出局。
MAZDA CX-5 2.2D AWD
由於CX-5是剩下不多的考慮車種,但2.0 AWD的動力輸出又讓我們十分掛懷,故2.2D推出後,便立刻安排試駕。感想:2.2D果然如宣傳數據,動力輸出明顯較2.0G AWD充沛,爬坡也十分順暢,不用油門重踩,引擎由i-STOP再啟動時,車身晃動並不明顯,車速較低時,柴油引擎特有的拉拉聲很明顯(但不至於太吵),車速拉高時就被風切聲蓋過,比預期的安靜,山路油耗約在11km/L。反而風切聲比試駕2.0G AWD時還大,另外后座對大個子乘客的不適感依舊。另外怠速時特別跑到車外聽噪音和聞廢氣,感覺還可接受,不過測試是在戶外通風處,也許在室內停車場感覺又不一樣。
結論:目前可能會考慮FORESTER 2.0ip和CX-5 2.2D擇一,各有優缺點,困難抉擇中。
但我最後選了CX-5 2.0G 4wd
原因就是義美的後勤
這兩部車確實都是進口suv一時之選
也讓我猶豫了一陣子
版上有篇文章講到意美的待料問題
很多潛在買家或許會因為這樣而放棄吧!
clopain wrote:
平常從mobile0...(恕刪)
可能是SUBARU強調的是越野性,所以FORESTER的設計或多或少不見得會符合台灣的使用環境
像後座雙A臂懸吊反應太過靈敏,彈跳這麼厲害,這問題可能就無解
另外像是倒車雷達和倒車顯影,在台灣的駕駛人很需要的配備
FORESTER安裝須使用特別工序,才能順利安裝
不過如果像倒車雷達不是原車就搭配的配件,安裝過程又特別麻煩
日後保固的問題又會成為一項隱憂
其它像是維修問題,SUBARU版上有一篇待料的心得文
該車主可以長時間的等待料件,其實已經非常有耐心了
CX-5除了在日本,北美都賣出佳績之外,另一個優點就是版大說的all in one
車上該有的配備全部都放上去,免去選配的煩惱
設計方面也是以都會區和輕度越野作為考量
應該是會比較貼近一般駕駛人的使用習慣
每台車都各有優缺,要考慮自己的用車狀況之外,也要把用車環境一併加入考量因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