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在整理自己的試駕心得時,其實腦海裡在想該怎麼用自己主觀的感受來陳述?並回想自己在2013年4月買下CX-5汽油款的主因,重新再看了一下網友的文章,發現討論或爭執的重點都在於『售價』、『油耗』、『配備』、『外型』或其他工讀文等。
因此,這篇心得分享文,有我的堅持與執著,所以不喜長文者,可快速滑動捲軸下來看想知道的部份亦可,我只希望讓對Mazda CX-5有興趣的朋友能夠從零開始,多些資訊可參考。而本文中,有些我不熟或不確定的部分資訊,除了問試駕同行的日本友人外,還特別找我的業務詢問了解與確認,再加以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先感謝我的業務跟車友的幫忙與提供寶貴建議。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一、【CX-5設計元素=KODO(Soul of Motion)】
每個產品或廣告在設計之初,一定都會有個設計概念,而透過概念延伸去設計出產品的特性,而Mazda CX-5在設計之處,便以『歸零』重新打造全新車型與新科技的應用,因此,Mazda提出了『流』與『魂動』作為全新世代的設計元素。
『流』: 詮釋車輛對『動感』的定義,好比風與水在大自然中流動,勾勒出獨特的車體線條與視覺感受。
『魂動』: 日本設計時認為車子是個生命體,因此運用仿生設計的想法,並以獵豹作為取材的對象,並以獵豹的特性(速度與靈活度),並期望能夠開發出符合『速度快、轉彎靈活、良好制動力』的車種。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二、【Skyactiv科技】
我想多數人對Skyactiv科技,應該都僅以為是引擎技術吧,然而這只對了一半!Mazda Skyactiv技術的目的在於『有效提升節油性能與駕駛樂趣』,其中包含了下述四項:
Skyactiv引擎技術 分為Skyactiv-G(2.0 AWD/2WD) & Skyactiv-D(2.2 AWD)兩種引擎。這部份是大家比較常提及與討論的,我想放到後面再來比較說明。
SKyactiv-DRIVE全速域鎖定變速箱 Mazda日本母廠針對傳統AT變速箱進行改良設計,因此Skyactiv變速箱系統比傳統AT變速箱節省4~7%油耗,並提供手排操作,是兼具AT、DCT與CVT優勢的變速箱系統。
Skyactiv-BODY 輕量化車體結構 目前世界各大車廠無不朝向車輛減重而達到節省油耗來努力;當然日本Mazda 在開發設計之初,就是以『歸零』的思維概念,重新剖析車體結構與材質,希望能夠達到輕量化、安全與操控性兼具的車體,且符合NCAP頂級標準的撞擊安全性能。其中特點在於:

1.直線化大樑:變速箱體積較小,車身大樑採直線連續性設計,藉此承受較大的力量。

2.封閉連續結構:車身剛性從3H為出發點,將車身緊密相連提升車體剛性與車側安全性。

3.分散途徑結構:有效分散前方受下往上中下三方的途徑。

4.高強度鋼材:全車約有60%以上使用高剛性鋼材,車身剛性提升30%,車體重量減輕8%。
Skyactiv-CHASSIS 底盤懸吊設計 底盤的設計,關係到車子的操控性與乘坐的舒適性,因此,底盤部分比引擎更能讓駕駛者或家人更加有感,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車友都說:CX-5的底盤表現更接近於歐洲車底盤的表現。其特點如下:

1.運動化轉向系統:採用EPAS電子輔助轉向系統,提供低速、中速的操控敏捷性及高速的穩定感。

2.懸吊支點上移設計:CX-5懸吊設計採用前麥花臣獨立懸吊系統、後多連桿懸吊系統。其中後懸吊連桿支點較其他車種往上移43mm,有效減少垂直方向的震動,當行經路面坑洞時,其衝擊的力道,後輪會以對角方式往後移動,減少坑洞的垂直力道往上而影響乘坐的舒適性。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三、【Skyactiv-D柴油引擎介紹】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Mazda CX-5 Sktactiv-D的渦輪系統屬於串連式雙渦輪增壓系統,當轉速位於1500轉至2400轉時屬於小渦輪作用區段,而轉速2500轉以上則進入大渦輪增壓會明顯出現。我們會發現,Mazda CX-5 Sktactiv-D的轉速表在5000轉才進入紅線區。因此,Skyactiv-D引擎在性能上則是強調:
1.低轉速、高扭力 最大扭力42.8kgm,則出現於2000轉。
2.高轉速、大馬力 最大馬力175匹,則出現於4500轉。

Mazda Skyactiv-D在開發這具引擎時,除了使用上述的2段式渦輪增壓之外,其實其他開發重點不外乎:『超低壓縮比14:1』、『輕量化引擎:與其他柴油引擎相比減輕20%』、『壓電式噴油嘴:噴射壓力1800bar比傳統電磁閥式1600bar較有霧化效果』、『可變氣門揚程:進氣行程時,排氣門微開讓廢氣回流汽缸,增加壓縮空氣溫度,使得引擎運轉更為平順』。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四、【外觀與內裝】
我想Mazda CX-5的外觀與內裝,是每個人都會拍也都會介紹的,因此在這裡我就不贅述,僅挑出幾個可能比較少被提到的地方讓大家知道。大家可參考我之前賞車的這篇文章
CX-5 2.2D展間賞車-【Mazda新南所,搶先目睹柴之魂動】
或其他朋友的試駕圖文介紹。
1.整體外觀與內裝上比較:(Skyactiv-D 2.2 AWD與首款Skyactiv-G 2.0 AWD)
內裝上的不同 1.電子系統控制開關:柴油款多了i-Stop與車道偏移開關。

2.中央控制台空調旋鈕下方:柴油款少了左右前座椅獨立開關。電熱椅用到的機會不大,但冬天或天冷時,對女性朋友來說會是還不錯的選擇。
外觀上的辨識: 1.後座車門車窗:柴油款為深色玻璃;汽油款無深色處理(可用深色隔熱紙假裝)。

2.前檔玻璃上方處:柴油款有一明顯黑盒子(遠近光與車道偏移偵測);汽油款則無此兩套偵測系統。

3.鋁圈與輪胎尺寸:柴油款原廠19吋鋁圈與TOYO 225/55/R19輪胎;汽油款廠17吋鋁圈與YOKOHAMA 225/65/R17輪胎。

4.其他如車後的銘牌都是相同以Skyactiv為主,並無區分Skyactiv-D或Skyactiv-G;另外排氣量並無銘牌標示,僅標示『CX-5』&『AWD』。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2.車用主機的使用重點
Mazda CX-5車用主機,不論是柴油款或是汽油款,都是同一套,這套整合了倒車顯影系統、多項影音播放功能、導航、藍牙、iPod等等,另外也提供了microSD、iPod、USB連接插槽。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在設定選項中,也提供了音效、音場、亮度、語言、回原廠設定、觸控校正及陀螺儀校正。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因為車機採用觸控式螢幕,因此在初次使用與系統重置後,務必要做『觸控校正』,以確定觸控點與手寫輸入上能夠更便利,不然你會一直點點到瘋掉而覺得很難用喔。觸控校正,可使用手指頭或觸控筆或原子筆來進行點選校正。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藍牙連接,剛開始設定配對連接新手機時,依據車機螢幕上指示操作,之後再手機上輸入『0000』後進行配對,配對連接時間有點久,等到配對連接完成後,日後就可以透過藍牙傳輸,播放手機內的音樂或是行駛中接聽手機了。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導航部分,採用北宸科技的圖資,第一年免費更新,第二年起就要在保養場買序號卡囉,導航圖資繪圖上並不算精美,在導航過程中,相關路程規劃上還不錯,倒是偶而還是很堅持要我走特定路段(如到台南永康,原本走二高,系統還是會規劃到中山高下交流道XDD),雖不致於迷航,但偶而出搥一下,但機率不算高。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3.原廠車頂架(適用於2012年~2013年8月前購車所贈):
1.在2013年8月前購買首款CX-5 Skyactiv-G時,原廠當時所贈送車頂架組,是屬於歐規橫式車頂架,外型實用但欠缺美感,畢竟在歐美國家,車頂架主要在於實用性,而亞洲偏好直式車頂架,主要在於提昇車頂線條運動感而非實用性。因此,包含我在內,多數現有車主幾乎都未安裝。
2.在2013年9月後訂車,原廠所贈送的五件或三件組,都未包含上述首款車所送的歐規車頂架組。
3.在淘寶上所賣的車頂架,買來後並無法直接安裝在台灣版的CX-5上,因孔位不相容。

國內有業者採取直接鑽洞方式安裝,或店家提供轉接鐵片座方式進行直式車頂架安裝,未來車主們都要多加了解與考量是否需要安裝。

其實裝上直式車頂架的觀感很主觀,因人而異,像我自己就是不愛車頂架裝飾的那種人。

希望台灣馬自達能夠加速引進CX-5專屬直式車頂架與其他原廠配件,畢竟在英國、美國與日本,相關原廠周邊配件很滿豐富的。
此外,以下感謝兩位安裝車頂架的車友協助於10/4~10/5自行拍攝後授權本人使用,分別以上述兩種工法施作,可讓大家作為比較
工法1. 轉接鐵片方式固定(鐵片在凹槽內)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工法2.啄木鳥工法直接固定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五、 【CX-5 i-Activsense電子系統介紹】
我想大家都會先以日本馬自達官網上的資料來比較,究竟CX-5在日本配備了那些電子系統,今年七月份因為自己好奇加上車友們詢問,所以我大概整理了一下,也一併在這裡供大家參考,畢竟很少人會注意到什麼系統在什麼條件下才會作動。
日本CX-5配備的科技系統統稱為i-Activsense,顧名思義是以自動化偵測與作動為主的科技系統配備。i-Activsense包含哪些系統: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另外,台灣Mazda CX-5各車款之電子系統配備一覽表: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其實我自己這台2013/2出廠的汽油款,在電子系統中,除了主被動性安全外,我覺得比較實用的是RVM(盲點偵測系統)、AFS(主動式轉向大燈)、定速巡航系統及倒車顯影系統。
RVM盲點偵測系統 在車內駕駛時,後排座椅的左右側是死角,兩側方向鏡視野略小,加上CX-5在車身高度上因避震考量,採取前低後高的設計,行駛在市區道路上,其實不容易查詢後方有汽機車靠近,在偵測的50公尺內,有車輛靠近,方向鏡上就會顯示,若沒注意打方向燈就會有警示音出現,而燈號而呈現閃爍狀,藉此提醒駕駛人。
主動式轉向大燈AFS與倒車顯影系統 1.AFS的好處,我想大家都知道,主要在於車輛行駛過程中,大燈照射的光線角度會隨著方向盤的轉動角度而水平調整,以增加在彎道行駛時,光線都能確定覆蓋前方道路,而不會有某個角度的視線暫時性失明。

2.倒車顯影,在CX-5中是標準的配備,並且與車機進行整合,只要排檔導入R檔,車上螢幕就會自動切換為倒車影像,並有左右兩側與前後距離標線,當然若進入前後距離標線的下緣就會發出『嗶~嗶~嗶』或『嗶嗶嗶嗶』等警示音,在倒車時相當方便。

3.當然有車友也會去裝前方雷達,但我自己是沒裝,因為停車時前方距離的拿捏,我都是以引擎蓋前緣,或是燈光的明暗範圍(大燈範圍廣亮表示與前車距離長、反之範圍窄暗就是距離接近)來判斷與前車停車的距離。
定速巡航系統 1.台灣CX-5車款(柴油款和汽油款)的定速巡航系統,並非日本的MRCC雷達定速跟車系統,僅是一般車款的定速系統。定速系統在高速公路或是快速道路上,其實相當地方便(前提:車況允許下),不但能夠讓右腳不需要隨時含在油門踏板上,有另一說定速行駛會比較省油(我個人覺得有些許省油,但省油量不大)。

2.當我們在方向盤右側按下『ON』後,中央儀表板燈號會顯示為黃色,此時會設定速限,在按下『+』號後,燈號會改為綠色,此時便以定速在行駛。行駛中可在按下『+』或『-』來調整油門與速度。

3.若要取消定速,則輕踩煞車,燈號就會轉為黃色,或是直接按下『OFF』便可取消定速與燈號。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咦??好像漏了什麼?
沒錯,就是i-Stop系統,在日本i-Activsense中並未包含i-Stop。
那我們就來看看:i-Stop引擎怠速啟閉系統。

六、【i-Stop引擎怠速啟閉系統】
初步認知:i-Stop系統在於停等紅燈時,大力踩下煞車到底就會使引擎呈現熄火狀態,鬆開腳煞車到一半就會自動啟動引擎,這就是i-Stop的作用與作動基本條件。
日本Mazda官方說法 假設以2000cc排氣量車型,再開啟空調之下怠速10分鐘,約消耗260cc汽油,若以一年來計算,大約可省下95公升汽油。
Mazda i-Stop的特色 1.適當的活塞位置:

排檔位置在D檔時,踩下煞車當車輛完全靜止時,i-Stop系統會根據引擎內四組活塞靜止的狀態,自動選擇最有利下次啟動的活塞組,也就是四組活塞降為二組活塞運動,呈現熄火狀態,此時會打開氣門讓廢氣排除乾淨,以利下次啟動。

2.同步噴油點火啟動:

啟動過程中,電瓶的功能在於提供點火所需的電量,由於為同時噴油與直接點火,i-Stop系統僅需約0.35秒(官方數據)即可完成啟動,並在啟動中獲取最大扭力。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接下來,我想最近的試駕朋友或日後大家去試駕時,或許會發現『為什麼i-Stop沒作動』,而業務們可能又會說不清楚而瞎說。因此,透過多方管道及業務口述後,整理如下之作動與非作動條件,其中紅線框的部份是我自己試駕後覺得比較重要的地方。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看完上述的i-Stop作動與無法作動條件,希望能夠讓大家真正地對這系統有更清楚的了解,這樣在日後試駕或購車後行駛,才不會誤會這系統是不是壞了?哈哈,也別聽多數業務瞎掰或解釋不清了。

看到這裡,應該不少人在幹譙了吧,試駕心得到底要不要寫啊?屁那麼多有的沒的幹嘛?畢竟對我這現有汽油款車主來說,希望大家對上述這些能夠多點認識,而不是片面地去比規格或價格,或是到時候試駕後覺得什麼系統很爛或要怎麼操作,甚至被一些不肖且一知半解的業務所矇騙或瞎掰而導致誤會,那就真的是很糟糕的經驗了。

當你抱持耐心詳細閱讀到這裡,我想對Mazda CX-5車上的鬼東西,都有初步的認識了,接下來就進入正題:

七、【準備試駕:濱江廠取車】
預約9/16後試駕,因台馬公司、颱風及個人出差的因素,延期了三次,最後才終於確定在9/26日進行試駕。過程中感謝相關人員的協助與體諒。到了9/26上午想說找我的業務,一起開我的CX-5去濱江廠,之後再請業務開我的車回營業所幫我顧車,傍晚再到濱江廠來接我。
哈哈~誰說業務只是賣車而已,在此也感謝我的業務這一天的協助與辛勞!!
到了濱江廠後,上車聽取CX-5 Skyactiv-D的重點說明(Vince知道CX-5我比他還熟),所以很快速地介紹和簽了文件後,我再跟業務、Vince及官方粉絲團小編哈啦一下後,就準備給它出發了!
揪感心:取車時發現剛洗過車也加滿油了,我還以為自己要去加油呢。另外,原廠並無派人跟車或隨車,這樣才能隨心所欲地操駕。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八、【友情體驗:南港三重路及北市信義路一段】
既然是自己難得的體驗,當然也要讓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體驗試駕呀。因此,離開濱江廠後,就趕往與兩位車友相約的地點,進行試駕。試駕路段:三重路66號上環東大道到內湖舊宗路,迴轉後再回三重路66號。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車友體驗完後,再趕往公司附近,剛好是午休時段,兩位同事也上車分別試駕,試駕路段:信義路-金山南路-新生高架-忠烈祠(迴轉)-新生高架-金山南路-仁愛路。
1.二位車友的心得 『我咧靠北邊走,原來休旅車原型車也可以有貼背感。』

『這台真的是集所有CX-5優點於一身,大家手上那台已經很優了,柴油版把一些小問題解決了,上坡無力,起步無力感,通通沒了,再多車道偏移跟iStop真的不錯。』
2.二位同事的心得: 『開起來方向盤很輕、底盤很穩,避震較軟容易彈跳、柴油引擎發動時車內噪音低但2000轉後之噪音較大、後座椅無法往後傾所以坐姿較挺、引擎加速力很棒,但在中高速時油門似乎有稍微自動收一點的感覺。』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九、【試駕心得:總論】
本次試駕由自己駕駛並請同行的日本友人偶爾幫忙行駛中拍照與錄影,雖然只是把相機平放在中央儀表板上請友人幫忙顧一下,同時沒有藉由任何工具來加以固定,所以在畫面錄製上有較大的晃動感,但車內收音都只有引擎轉速聲與車內主機內建的導航聲,因此請大家在觀看影片時別炮太大力,我只是純粹忠實呈現!
另外我非專業車界人員也不常開山路,因此我盡可能在不違規下進行駕駛,當然在速度感上無法與專業車手相比,但至少自己覺得這樣的速度也是比較符合一般多數駕駛者的習性吧。
以下文章所提及的汽油款,是以2013/10~2014/8完成交車的Skyactiv-G 2.0 AWD為依據;2013/9後的汽油款(AWD或2WD)因沒有實車也無試駕,因此不在試駕心得中討論。
1.發動:
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對於柴油引擎,總覺得引擎聲傳至車內會過大,然而當我發動時,車內的噪音其實與一般汽油引擎發動並無太大差異,仔細聆聽之下,仍有既有柴油引擎的躂躂躂聲音,但聲音相當地小。引擎發動後,未排檔前轉速大約落在800轉左右。下述影片中,是車輛在靜止狀態下拍攝。


2.行駛中(含車道偏移測試):
2.1 車輛起步後,在轉速達到2000轉時,此時最大扭力的表現著實有貼背感,能夠明顯感受到車體往前推的那股動力,在行駛高架道路上坡路段、超車與急轉彎短坡道上都相當地輕鬆,用D檔就可輕輕鬆鬆征服路況;倘若熱愛手排的朋友,你會發現低檔上坡有點浪費,甚至用3檔就夠用了,不需降檔爬坡,而那股扭力的表現,真的是羨煞(氣死)買汽油款的首批車主。
2.2 汽油款的表現,或許是因為引擎設計關係,會顯得起步油門反應較慢、D檔超車行駛時的爆發力不足,甚至會有拉轉聲音出現,用手排降到4檔再超車,超車後再上5檔的反應都比D檔好多了。
2.3 在台灣市區道路上,大多數屬於40~60km/h的路段,且經常性塞車,這時候需要的是大扭力而非大馬力,當然柴油車在尾速上比不過汽油款,但柴油車的特色本來就不強調在於尾速,而是在於其低轉速高扭力的性能上。
2.4 另外在車道偏移系統測試上,車道偏移系統偵測器位於車內前檔玻璃中中央上方的黑盒子內,因此在下述影片中,在連續小曲度彎道中行駛,只要偵測到偏移車道,而偏移多少才會作動,我想可以用道路上的車道分隔線當做基準,只要車身或方向盤緩緩偏移1/3~1/2,就會發生警示音提醒駕駛人,當然這比較適用於直線路段萬一打瞌睡的話,不過還是不要疲勞駕駛呀。
2.5 以下影片,由日本友人協助『看顧』相機下進行錄影。路段為陽金公路竹子湖到小油坑附近:

A.影片44秒處,相機因轉彎角度而偏移並再修正,不是翻車唷!

B.影片2分30秒處開始加速並測試車道偏移,車道偏移警示音在2分40秒發出。

C.影片4分30秒開始,一個大幅度轉彎遇上速度較慢車輛,在該車打方向燈緩緩靠邊後,輕踩油門就完成超車繼續行駛緩坡路段。



3. i-Stop怠速熄火啟閉體驗
9/26當天氣溫在27~28度之間,小油坑上為25左右,車內空調一直固定在24度,這樣的車內外溫差剛好符合前述所提的i-Stop作動條件,因此,在試駕過程中真的是充分享受i-Stop反覆地啟閉,尤其是當我傍晚走仰德大道下山時遇上塞車,真的有股衝動會想把i-Stop關閉,因為走走停停導致i-Stop啟閉太頻繁了。
1.當i-Stop正式作動時,原本以為車內空調會轉為送風狀態,此時其實空調風扇持續在轉動,而空調AC燈號並不會切換為送風,而是持續顯示AC狀態,而用手去感受中央儀表板上的冷氣出風口時,冷氣空調的溫度還在,但是….手仍會感受到出風口風吹出的溫度會稍微上升,未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準備更精準的儀器去測試看看。
2.當i-Stop取消重新發動時,官方數據說約0.35秒,但當我在紅綠燈下等到那切換到綠燈的時候,鬆開煞車,蹬蹬兩聲啟動後再加速大約也要1秒至2秒的時間,如果車後方是個急性子的駕駛,我想被按喇叭機率是可能存在的。



4.動力與底盤表現
動力輸出 1.Skyactiv-G 2.0 AWD汽油款,自己跟眾多車友都有一樣的感覺,在動力輸出上屬於溫和輸出,在爬陡坡、地下停車場連續彎道上坡與超車上,若採用D檔會有動力跟不上的現象,若切換為手排,陡坡上與地下停車場連續彎道上坡則排入2檔行駛,若再高速公路上超車,依舊建議降為4檔或5檔,增加扭力與動力,就不會有像D檔一樣產生跟不上的現象。 2.Skyactiv-D 2.2 AWD柴油款,如果動力表現跟汽油款一樣,那就可以開去填海算了!所幸在起步稍加油門後(若全程使用D檔),轉速就可到達2000轉,此時釋放出最大扭力42.8kgm,再加一下油門,就輕輕鬆鬆上陡坡道或山路急轉坡道,此時就有些微的貼背感,若轉速達到2500轉以上時,那一股衝勁就像獵豹看見獵物衝出獵殺的感覺,很過癮、很羨慕也很怨嘆汽油款的沒力。
4.2 底盤表現

不論是Skyactiv-G 2.0 AWD汽油款或Skyactiv-D 2.2 AWD柴油款,在底盤、避震與懸吊上的設計都是相同的,整體底盤在操駕上的表現,真的有明顯地進步,雖然無法與歐洲車底盤功力相比,但至少我覺得,CX-5的底盤已經接近歐洲車底盤的實力了。低速在行駛中就沒有太大的差別了。
1.中速40~80km/h行駛

1-1.過彎時,側傾抑制還不錯,但若遇上急轉彎時,後座仍會有點些微晃的感覺。

1-2.行經快速道路接縫處,避震彈跳屬於舒適的設定,但我自己覺得偏軟,硬度上可以再加強使其反應與抑震上更Q。

1-3.山路行駛上,尤其是連續彎道時,只能說整個順暢到不行,方向盤與輪胎的轉向及車身的協調性,都會讓自己有種行駛在市區平面道路上的感覺
2.高速80km/h以上行駛:

2-1.過彎時,側傾抑制還可接受,但後座有側晃感覺,未來看車主需要是否加裝防傾桿或降車身。

2-2.行經快速道路接縫處,避震彈跳度略大,抑震度略差。

2-3.山路行駛上,因為車體稍寬,為避免右側靠近山溝,左側會略微接近分隔線,壓到貓眼石或人孔蓋時咚咚聲不斷,但平穩度表現依舊不錯。

2-4.在國道上行駛時(此處單指Skyactiv-G AWD),底盤穩定度不錯,隨之時速上升底盤穩定度仍舊相當不錯,遇到側風時車體不太有晃動感覺。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十、【試駕油耗:個人試駕數據11KM/L】
前提:因試駕車掛試車牌,無法上高速公路;若為了測油耗而在行駛在快速道路上,在長距離與高速下測試出來的油耗數據一定很漂亮,所以我捨棄這樣理想路況的測試。

1.9/26試駕測試油耗時,我刻意選擇走台北市區路段上陽明山,而不走小路,畢竟這是一般民眾最常走的路段,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在輪胎上採用19吋胎,加上備胎是17吋,整體車重增加也多少些許影響到油耗數據,但相對這樣的路況也比較真實,數據上當然也會殘酷些。因此,自己在信義金山南路口時,將TRIP A油耗歸零後(里程數忘了歸零)再出發。

==Mazda CX-5儀表板數據,不知道怎麼歸零嗎?==
A.里程數歸零

駕駛座面對三環儀表板,最右側的單環儀表板的左上角,有個黑色的突出桿,按下往右旋轉可切換TRIP A或TRIP B;黑色突出桿直接按下不放,可將所在的行程電腦之里程數歸零。
B.油耗歸零

在方向盤左側有個『INFO』字樣,按著INFO字樣不放,即可進行歸零。『INFO』的上下鍵,可以切換平均油耗、瞬間油耗、平均時速、加滿油後的預估可行駛里程數等等。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2. 計算油耗的路線:台北市信義路金山南路口-新生高架-中山北路-仰德大道-陽金公路-巴拉卡公路-二子坪停車場-巴拉卡公路-陽金公路-小油坑-陽金公路-仰德大道-中山北路-新生高架-濱江街-濱江廠,約莫55公里。
2-1.路況說明:

A.在仰德大道上山路段(9/26 13:20),因遇到上山公車緩慢行駛與靠站,加上以遵守交通規則與安全行駛下,不任意跨分隔線超車,直到抵達文大麥當勞後,路面較寬才超越公車。

B.在仰德大道下山路段(9/26 16:40),車流量大,一路塞到仰德大道與福林路口。

2-2.最後當日於17:45分左右回到濱江廠,停好車後,行車電腦上的平均油耗為9.1L/100km,經過換算後得出約11km/L,與官方數據15.2km/L,每公升相差4.2km。
2-3.當然官方數據可能是實驗室內的理想數據,而我在試駕所實際測出的數據,就供大家作為參考。因為你我應該天天都會遇上塞車的狀況吧。當然除柴油引擎本身的特性外,也要歸功於i-Stop這項怠速熄火系統的做動。
2-4.因此,我自己對這樣的油耗表現還算滿意,若市區路況好一點應該有機會到13km/L以上,當然若行駛快速道路的話相信油耗數據過15km/L也是不會有問題。

我想一定會有網友說,這樣看車上電腦計算出的油耗不夠精準,這我當然也知道,但是絕大多數85%的駕駛人不也是以車上儀表板顯示的數據為主,若真正去計算很精準的油耗,就需要花很大的力氣且必須在各種道路上都行駛100公里在來加總計算會更精準,畢竟高速公路上因為速度快、距離長往往計算出來的油耗會比較好看;若下午五點後再台北市或新北市的市區路段就很糟囉。

另外,我附上我現有Skyactiv-G 2.0AWD汽油款的油耗數據,作為參考。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十一、【結論】
Mazda CX-5真的是一部外型佳、底盤穩、易操駕、安全配備足夠且相對省油的休旅車。
我之所以說『相對省油』,主要在於油耗這種數據,牽扯出太多個人變數(如大腳習慣、純自排或手排、輪胎尺寸、空調溫度風量、是否路邊怠速、載重量)了,而CX-5的油耗部分比起新森林人等休旅車來說,省油性相對好一點點。
以下就用我個人主觀認定的優缺點:
1.優點 1-1.車身結構採用高強度的鋼材打造,兼具輕量化與高安全性的保護。

1-2.Skyactiv-G高壓縮比(13:1)設計與缸內直噴供油,比傳統汽油引擎有效減少燃油消耗。

1-3.Skyactiv-D 低壓縮比(14:1)設計可變燃油缸內直噴,比傳統柴油引擎有效降低壓縮溫度與壓力,使燃燒更均勻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1-4.ATCC 4WD主動四驅系統,透過多片差速器結構,分配最佳扭力進而在任何路況中快速反應並提供最佳的驅動力。

1-5.安全配備完善,光4顆氣囊+2側氣簾就很吸引人,另外在配上DSC、TCS、RVM、HLA等輔助系統,更能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安全。

1-6.車內駕駛艙與中控台,採用軟性材質設計,降低塑料大幅提供質感,且中規中矩不複雜的設計,提供車內更簡潔更寬廣的前座空間。
2.缺點 2-1.普遍現有車友的感覺,動力輸出是CX-5汽油款最大也是唯一的缺點。雖然屬於平順輕巧起步,但在瞬間動力輸出上,並不如預期般的快速;然而在高速行駛上,動力的輸出卻又是截然不同的感覺。如果你是順順開的駕駛者,CX-5還滿適合的;但若是像我這種會熱血一下的來說,動力輸出就偏弱了。然而柴油款卻把這樣缺點彌補過來,低轉速高扭力與加速性,簡直讓CX-5脫胎換骨,真的讓人難忘那股駕馭感。

2-2.國內相關CX-5周邊配件過少,均需仰賴日美等地的專屬配件引進;當然國內有業者進行『開發』,都是車主可自行衡量消費的品質選擇。

2-3.沒有後出風口。對於後座乘客來說,有後出風口當然會更涼爽;但目前車友大多數都會先將前座中央出風口往上吹,透過對流方式提昇後座冷度,其實冷房效果還不錯。

2-4.Mazda CX-5在車內隔音上,應有待加強;輪拱傳上來的聲音其實不算小;車窗玻璃採取單層玻璃,因此當機車從旁邊經過實,玻璃隔音效果上屬於一般並不出色;高速行駛中風切聲抑制還OK,倘若裝上原廠晴雨窗,要有風切聲變大聲的準備。因此,CX-5若要強化隔音,會比較建議先強化輪拱,再強化車門車底與後箱,但玻璃除非是採用雙層玻璃不然..無解!

首款CX-5 2.0AWD售價偏高,像我這種首款車主的成交價幾乎都是柴油款的售價,雖說早買早享受但至少內心難掩激動與怨嘆。但自己還是喜愛CX-5,不然也不會花更多心力與時間,讓自己的愛車有種與眾不同的視覺與更進一步的駕馭感受。如果Mazda CX-5各車款,能夠讓我再選擇一次,我想我會選擇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2000轉後的魅力難忘)。
1.基本上,我不會建議我的朋友買2WD版本,多個幾萬買4WD才是真正有CP值,不急用車就買正2014年出廠的車吧,差了幾個月未來在二手價可能就差了好幾萬了。
2.尚未入手或擬購車的朋友,我的建議是:

A.如果你口袋夠深且注重性能,不用猶豫,直上Skyactiv-D 2.2 AWD就對了!

B.如果你個性中庸且順順開的,直接考慮Skyactiv-G 2.0 AWD,別考慮2WD版!

C.如果你是價格優先導向的人,除了Skyactiv-G 2.0 2WD外,再多比較其他品牌的休旅車吧!



(本文照片僅採用CANON中性色調拍攝,未經修圖僅添加文字字樣)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日柴魂動》Mazda CX-5 SKYACTIV-D 2.2 AWD 試駕心得
2013-10-06 0:09 發佈

fujihara wrote:
在整理自己的試駕心得...(恕刪)


F大,您這篇文章真是太棒了!

內容精闢、豐富又詳盡的資料整理,還有非常客觀的論點分析,可以讓想買車的準車主有高價值的參考!

之前座友人的二代馬六的隔音就不算理想了,還有一台好像是626的也是蠻吵的(尤其高速公路)

看來這一代新車CX5跟新馬六依舊延續這項傳統,不知買車後要做隔音要去哪做呢?對組裝會有影響嗎?

另請教,轉彎或變換車道時,車頭跟車尾的協調性如何呢?車尾彈跳明顯在轉彎時會有甩出去的感覺嗎?


suzuki-gsr wrote:
F大,您這篇文章真是..
不知買車後要做隔音要去哪做呢?對組裝會有影響嗎?
另請教,轉彎或變換車道時,車頭跟車尾的協調性如何呢?車尾彈跳明顯在轉彎時會有甩出去的感覺嗎?.(恕刪)


謝謝你的耐心閱讀!
至於你提到的問題,我分別說明如下:
1.隔音的部份,目前車友是在台中某業者進行全車隔音,效果不錯,不會影響組裝!當然台北地區,可能還多人會推薦汐止地區的隔音業者,只是我沒實際去問,不敢確定!
2.轉彎或變換車道時,車頭與車尾的協調性,個人覺得很棒很順!另外,車尾彈跳的形容詞,主要是針對避震的部份稍微偏軟,但還不致於有甩出去的感覺唷,但在中高速過彎時,後座的確會有些許被甩的感覺,這時候或許就是另一個敗家的開始-防傾桿或改避震或降車身了
感謝F大熱心分享,這真是一篇造福01鄉民的好文章
fujihara大大
你的這篇CX5試車文是我到目前為止看過最詳盡的試車心得
很感謝你從自身經驗與試車感受呈現出這麼用心的測試文章

小弟不才,正是您文章所述的"個性中庸且順順開的人"
所以我買的是汽油AWD版本,預計本月要交車了(期待中)
日後若有相關問題,還希望您能不吝指教

P.S
小弟今天也在內湖所試駕了柴油版本的CX5了,只能用順暢與痛快來形容
試完當下真的會有一股想要將汽油版升級去換柴油版的衝動
Fuji大

好讚的一篇CX-5聖經文!這是我看過最專叢的試駕分享文,撇開專業不說,沒有極致熱情的投入,
就無法用文字表達出如此宏觀又精闢的文章,受小的一鞠躬,哈哈!

請教開完柴油版後,還會覺得汽油版車主需要將鋁圈改成19吋嗎?
還是維持原來17吋版本較適切~


fujihara wrote:
在整理自己的試駕心得...(恕刪)
你說你不會建議妳朋友買2WD 多花個幾萬塊買AWD 可是2WD跟AWD 不是只差在天窗跟車道變換輔助系統 還是說 本身的AWD 10W很划算 因為小的 第一眼看中的是入門款2WD 被你這樣一說 猶豫了...
看到樓主最後一段說不急的話可以等正2014年式~那是要等到2014 3月才能交車吧?
但是業務一直跟我說進口車不看出廠日,是否2014年出廠跟2013年出廠不管幾月出廠,二手價應該都是差一年的價差吧~??這樣跨年車是否折價空間會比較大一點?不好意思問了這麼多....很精采的分享文,讓我更了解CX5了~
fujihara大大準備寫論文嗎?

題目 是否是"論cx-5汽油版和柴油版之間之差異?" 哈哈

試車心得文寫的超級很詳細~ 不輸專業媒體寫的文章囉!!

另外測試i-stop影片中~ 當i-stop因為煞車開始閃爍時~

如果煞車輕踩至車停~i-stop不會啟動!!

至於要踩多輕 我沒試駕也不清楚 交給大大你自己去試嚕!!

不然轉動方向盤也可以啦~ 相信這些大大都很清楚了...

還有就是大大的試駕是在台北市內,沒上過高速和快速道路~

試駕的結果 11km/1L 應該還算是純市區油耗而不是平均油耗?

如果的話~是那與原廠公佈的 12.98km/1L 相差為 2km/1L 左右~

以 cx-5 2.2d 車重達到 1672 kg 這個成績已經讓人很滿意了~~!!

小弟已經再考慮是否可以準備購車了!!!!



gunya wrote:
感謝F大熱心分享,這...(恕刪)

謝謝你!只是想把自己想說的都寫出來跟大家分享囉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