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sh 505 28 wrote:
認同阿福大的說法我認...(恕刪)
我是覺得車廠全投放純電車風險也是相當高的。
例如現在一堆車廠的設計思維,都是高里程便是加大電池載體。
但我覺得這完全在賭各國家對新能源車的政策。
如果有國家真的要電氣化,遠程高速路鋪設充電板(但須克服安全性規劃的問題),現在車廠開發高里程的電車就全GG。
只要國家政策真的要做,應將充電納入交通部國家建設來規劃,台灣政策對交通沒別招,為了達成0事故的KPI,除了降速就是採購更多照相機+區間,這些錢,拿來搞公設,鋪無限充+上高速就等速電腦控制,政府把這個當產線做,不就0事故了,壓根也不需要浪費錢去搞區間。



車子壓根不需要大容量的電池,背輕+體積小的電池、都市跨區夠用也就行了。
車子朝大容積電載體去投放,跟環保本身就背道而馳,單單回收廢棄電池造成的汙染,只會更加惡化。
但這種百年事業恐龍級的公部門,大概沒啥能比選票的KPI達標更重要,其他都是假議題。

這真的是政策要不要做而已,真要做,公設搞下去,電車其實成本壓根不需要這麼高貴的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