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r86x wrote:呵呵....意思點到就好不要太認真啦 各位這種話題,答案早就有了,不是嗎有人已經游一圈回來,有的上岸,有得意猶未盡,再游一圈上岸的,也不必廣播,叫其他人不要下水畢竟....大家都是來游泳的嘛 說的真好, 這個社會如果沒有人改胎, 除非是共產社會, 一聲令下 全部副廠鋁圈都收起來.那也就不多元化了, 我並沒有叫大家不要改車, 畢竟改車買賣另一方面也會促進汽車工業的進步說真的這一篇放上來至少有7個俱樂部的網友密件給我要求可否放至於她們的討論版, 我相信有大多數的人認同.(各人的想法不一定是全部人的)其實我的出發點是覺得改車真的浪費錢, 這也只是我8-9年來的心得車子一年一年出, 有人一開就是十幾年, 不好意思我比較喜新厭舊, 我的車不改就是要把錢省下來3-4年後換新車, 我買車也不喜歡貸款, 我沒有機車駕照也從來不削騎機車, 有的人追求的是改車, 改來改去, 到頭來還是在開改裝車, 我何德何能改變一些當局人的想法呢?借一下游泳的說法, 我呢就是游一圈,就上岸了有人呢意猶未盡,再游一圈有人呢 游一游,沉下去 然後七天後浮起來 哈哈我開玩笑的打另一個比方:我就像是政府叫民眾不要去虎寮潭或溪邊游泳, 我只能柔性勸導, 想游的一樣下去厲害的一樣沒事, 但是我就叫公務局立個禁止游泳的立牌告訴大家這裡禁止游泳, 所以呢出事了 沒有國賠.
cityyu wrote:說的真好, 這個社會...(恕刪) 樓主您是在發表自己的感想會認同您想法的自然會認同說勸導有點過頭這跟女人愛買包一樣明明就有包了,幹麻要在買您可以提出您的觀點,但是要不要接受在於個人至於您的論點我想大多數對車輛有點常識或經驗的人大都知道只是在於取捨的問題加大輪胎不一定只是為了耍帥改裝也有部份是為了安全性以小弟來說為了省那點油,反而把輪胎尺寸縮小卻造成輪胎抓力地降低而發生事故的話(假設原本急煞只需10m即可停住,卻因改小變成需要11m才能停住時)反而得不償失PS.況且輪胎改換小原廠規格一吋,說實在的沒省到多少油,最多是以後換胎會比較便宜一點而已不過還要考慮到換框的成本進去,說真的除非是大尺寸的框改小(19吋改18吋)這種輪胎的價格才會有明顯的差異,不然說真的!其他尺寸的胎的差異都不大(如:17吋改16吋,16吋改15吋)且多換一組框的錢也快等於多購置一組胎了
厚胎哥:我支持你的論點,以我本身2006 Focus 5MT的經驗。原廠配的是205/50R17,原廠鋁圈重量10kg,加上胎一只20kg。後來我找了一只volvo S80 原廠15吋鋁圈,單顆重量5.8kg,加上195/65R15的胎一只重量15kg。裝原廠17吋胎時的最佳平均油耗為8.4L/100km,換算平均每公升11.9km。換成15吋胎時最佳平均油耗為7.2/100km,換算平均每公升13.89km。17吋215/45R17國產胎平均價格3000~4000元,進口胎4000~6000元。我換195/65R15 MA-P1四條含工定位9600元,平均一條2400元。我弟的FERIO 最近換建大KR23 195/60R15 四條7200元(2010年9月更換),平均價何一條1800元,195/65R15同樣價格。原廠205/50R17我跑了2500km就賣了,當時四輪圈含胎共賣了12000元,2006年時原廠配17吋框的中型國產車不多,所以很快就賣出去了,也賣得了一個好價錢。總體而言這五年來我花在輪胎上面的錢非常的省,且15吋的胎讓我省了非常多的油錢,也感謝車市這種框愈改愈大的流行驅勢,讓我以廢鐵的價格找到了德國製的volvo S80原廠鋁圈,好不好看是很主觀的,但是省下來的錢確確實實的放到我口袋中,這是最真實的。
剛剛去MAZDA CLUB看了一下, 又有車主輪圈變形原廠17吋...內容如下..上個禮拜保養時,原廠告知右後輪內測吃胎,可能是輪圈變形或是懸吊定位問題。新店廠建議去輪胎行檢查看看,我心裡在想可能之前轉彎太急右後輪有擦撞人行道,隔天就跑去蘆竹老船長那看看,檢查結果竟然是我右前輪變形,右後輪是自然磨損。定位還好沒有差異很大,至於右前輪變形應該是我有一次走環河北路,從民生西路出口那裡,下橋沒減速大概80吧,在下橋接縫處有裂縫,壓過去的時候,感覺上輪框有撞到,就這樣原廠17吋就喵了!花錢了事,做了真圓修復。這幾天開起來,有感覺噪音小一點,可能是花了錢的心理作用吧。http://mazda.club.tw/index.php?showtopic=77784所以你還在考慮要加大輪框嗎? 朋友阿醒一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