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MAZDA 6不進wagon的原因?


witwei wrote:
1A2B賣WAGON...(恕刪)


那你看路上的Skoda Wagon多嗎?

100-150萬的wagon選擇已經不少了, Mazda6進來恐怕也分不到多少.
1.Legacy
2.Golf variant
3.Passat variant
4.V60(成交價)
5.Octavia combi
6.Superb combi

這裡賣最好的大概就是Legacy跟V60, 那也才每個月幾十台, 其他的大概在個位數上下徘徊.

再加上引進一台車的成本龐大, 要是你是車商你願意投入這個市場嗎?
TC

8859K wrote:
那你看路上的Skoda Wagon多嗎?

100-150萬的wagon選擇已經不少了, Mazda6進來恐怕也分不到多少.
1.Legacy
2.Golf variant
3.Passat variant
4.V60(成交價)
5.Octavia combi
6.Superb combi

這裡賣最好的大概就是Legacy跟V60, 那也才每個月幾十台, 其他的大概在個位數上下徘徊.

再加上引進一台車的成本龐大, 要是你是車商你願意投入這個市場嗎?

小弟本來是鎖定SKODA superb combi的,也在考慮Passat Variant,但是DSG把小弟嚇跑了.
相信跟小弟一樣沒那種精神去分析那一種車配哪一種變速箱的人很多,於是VAG集團的就全部排除,只剩下LEGACY可選.
馬六WAGON的差異性(特點)在於100~150萬價位帶
1. 2.0 2WD的省油與車價及稅金優勢
2. 2.2 柴油

如果成本真的像您說的那麼大,那SKODA不就先倒了?
如果量太少不能進會賠錢,那依上代馬六的銷售量是不是這代馬六根本連轎車都不要進來比較保險?
會有人希望馬六WAGON能引進就是覺得它不錯啊,如果他很醜而且沒競爭力,根本不會有人去談他不是嗎?

collective wrote:
小弟本來是鎖定SKO...(恕刪)


說真的,旅行車在台灣銷售不如四門轎車是事實。

想要Mazda 6 Wagon的人可以期待新的日本直營台灣馬自達了,總覺得直營店比代理商有機會。

collective wrote:
小弟本來是鎖定SKODA superb combi的,也在考慮Passat Variant,但是DSG把小弟嚇跑了.
相信跟小弟一樣沒那種精神去分析那一種車配哪一種變速箱的人很多,於是VAG集團的就全部排除,只剩下LEGACY可選.
馬六WAGON的差異性(特點)在於100~150萬價位帶
1. 2.0 2WD的省油與車價及稅金優勢
2. 2.2 柴油

如果成本真的像您說的那麼大,那SKODA不就先倒了?
如果量太少不能進會賠錢,那依上代馬六的銷售量是不是這代馬六根本連轎車都不要進來比較保險?
會有人希望馬六WAGON能引進就是覺得它不錯啊,如果他很醜而且沒競爭力,根本不會有人去談他不是嗎?


100萬~150萬的日系Wagon唯一首選就是Lagacy
結果一個月也才24台左右
Mazda想靠柴油引擎就有辦法賣贏Lagacy??
別忘了,這裡是台灣,不是歐洲,主流的引擎還是汽油...

而且Subaru在Lagacy這個產品線下很明顯就是要主攻Wagon,就是打著Wagon日系唯一首選的策略在執行
同品牌下,Wagon跟Sedan又容易互吃客戶,在Subaru本身基本盤不多的情況下
所以幾乎算是放棄了Sedan,去拚Wagon,結果呢?? 24 vehicles/month

那Mazda呢? 推Wagon的同時,非常可能會去吃到一部分原本馬6 Sedan的買主,
現在改進口後,馬6 Sedan基本盤多大? 還有本錢自己瓜分自己嗎??

1A2B是本身Sedan基本盤夠大,想去試著帶一下Wagon的產品線,人家本錢厚可以這樣玩

VW就不用提了,去年還打個Variant元年的旗號,做大降價促銷,第一批賣得還可以
結果今年到現在Golf Variant+Passat Variant賣不到100台,一個月加起來不到10台
我是想看看Variant還可以玩幾年

Sokda不只是Wagon再撐,連其他產品線也沒賣多好,我懷疑這個品牌還可以撐多久

最後Wagon做起來比較有績效的就剩Volvo一家,目前的主力就是V60與V40







Gullit168 wrote:
100萬~150萬的...(恕刪)

再講一次,上代馬六只有sedan,賣的如何?
照您所說新馬六根本不應該進,進來不也是賣不好.
LEGACY是SEDAN賣不好才被放棄的吧.並不是一開始就只賣WAGON.在這個級距的轎車太多可選了,個人認為特色及差益化才能找出市場.
collective wrote:
再講一次,上代馬六只有sedan,賣的如何?
照您所說新馬六根本不應該進,進來不也是賣不好.
LEGACY是SEDAN賣不好才被放棄的吧.並不是一開始就只賣WAGON.在這個級距的轎車太多可選了,個人認為特色及差益化才能找出市場.


一個月也差不多20台上下,跟Lagacy Wagon差不多
能再跟自己的wagon分食嗎??

馬6之所以會存在是因為要建立相對完整的產品線
不然台灣Mazda轎車只剩下馬2跟馬3,都算是小型轎車,再上去就沒了
做品牌不能連基本的中大型房車都放棄

這也是為什麼福特Mondeo、Honda Accord明明中大型房車幾乎都被Camry搶走下,
還是要全部改進口再繼續賣

台灣中大型Sedan還是有基本盤,中大型房車單單就Carmy 一個月就一千多台
國產進口品牌全部加總一個月有兩千多台
而Wagon 全年度全品牌加總才三千多台

你是老闆,馬6 Sedan與Wagon,你會想先攻哪個產品線??

Gullit168 wrote:
一個月也差不多20台...(恕刪)

想法不同,很難溝通
不是所有人買車都先選品牌再選車型.
很多人都是先選車型再挑品牌.
中型房車現在市面上一堆汽油渦輪,柴油,油電可選,消費者為何要選新馬六?
如果是只鎖定旅行車的人,沒有wagon就直接被排除了,還談什麼?
當以前的策略已經不靈了,還要繼續下去而不選擇改變找路子,那就只能這樣子而已,繼續一個月賣20台.
說真的,若我要買中型房車要花一百多,可能也會選Camry油電,或其他"更大的牌子"
小品牌更要做出不一樣的差異性不是嗎? "me too"策略有用嗎?
collective wrote:
想法不同,很難溝通
不是所有人買車都先選品牌再選車型.
很多人都是先選車型再挑品牌.
中型房車現在市面上一堆汽油渦輪,柴油,油電可選,消費者為何要選新馬六?


150萬以內的Wagon也一堆車型

1.Legacy
2.Golf variant
3.Passat variant
4.V60
5.V40
6.Octavia combi
7.Superb combi
8.308W
9.508W

那馬6 wagon又要靠什麼特點賣??
柴油嗎??
Passat variant 和 308W、508W 都也有柴油...

collective wrote:
如果是只鎖定旅行車的人,沒有wagon就直接被排除了,還談什麼?
當以前的策略已經不靈了,還要繼續下去而不選擇改變找路子,那就只能這樣子而已,繼續一個月賣20台.
說真的,若我要買中型房車要花一百多,可能也會選Camry油電,或其他"更大的牌子"
小品牌更要做出不一樣的差異性不是嗎? "me too"策略有用嗎?


重點是基本盤的....
一個沒量的市場再去跟別人搶食??
主流市場(中大型Sedan)扣掉Toyota也都搶不贏了,為何一進入小市場(Wagon)就搶得贏??


collective wrote:
小弟本來是鎖定SKODA superb combi的,也在考慮Passat Variant,但是DSG把小弟嚇跑了.
相信跟小弟一樣沒那種精神去分析那一種車配哪一種變速箱的人很多,於是VAG集團的就全部排除,只剩下LEGACY可選.
馬六WAGON的差異性(特點)在於100~150萬價位帶
1. 2.0 2WD的省油與車價及稅金優勢
2. 2.2 柴油

如果成本真的像您說的那麼大,那SKODA不就先倒了?


太古這個兩百年的巨無霸集團資本那麼厚, 恐怕要倒沒那麼容易.
他有那個本錢去試著打開新市場.

collective wrote:
如果量太少不能進會賠錢,那依上代馬六的銷售量是不是這代馬六根本連轎車都不要進來比較保險?(恕刪)


上一代的馬六會引進正是因為前一代賣的不錯啊! 但是定價錯誤導致他曲高和寡.
但是現在各家的中大型房車/中型進口車都漲的不像話了, 新馬6的價格看起來就有競爭力多了.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預期量不會太差.

collective wrote:
會有人希望馬六WAGON能引進就是覺得它不錯啊,如果他很醜而且沒競爭力,根本不會有人去談他不是嗎?


馬6wagon是不錯啊! 但是恐怕也只有喜歡wagon的人會這麼覺得, 很可惜這是事實, wagonist就是比較少.

手排也很棒啊! 台灣沒有, 因為真正會買的人少.

甚至汽車市場之大的美國, 都會因為Audi評估會買的人太少, 而不引進A3及A5sportback. 所以台馬評估目前會買的少, 而不引進wagon, 實在是沒什麼奇怪的. 畢竟路上真的沒看到幾台.
TC
我是一位兩個小孩的父親,一直在尋找一部適合全家人的好車

今年的Mazda很不一樣,出現了不少產品力很強的產品!!

本人至展間參考了CX-5 & Mazda 6(型錄)兩種車款,雖然很吸引我,但仍無法符合我的需求,其中有兩項主要原因:
1. 目前用車為Sedan 車型;習慣低底盤的操控感
2. Mazda6後座椅面寬度較CX-5大,但M6沒有CX5後箱的承載靈活度

以台灣市場符合我需求的產品,除了高級進口品牌外,在合適的價格帶(120~150萬)有下列幾項選擇:
1.Subaru legacy
缺點:油耗&後勤;120萬等級配備太陽春(還是配布椅)
優點:安全、操控極佳
2.Skoda Octavia Combi
缺點:DSG 可靠度疑慮&後勤
優點:安全、操控佳
3.Volkswagen Passat Variant
缺點:DSG 可靠度疑慮&後勤、價格偏高
優點:安全、操控佳

以目前日本Mazda 6 "Sedan" & "WAGON"無價差,再加上這次台灣Mazda 有誠意的價格!
若增加"WAGON"車型的後勤不會與原本差異太大,我相信這是一片藍海!! 就看MAZDA是否願意突破看看了!!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