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x sti wrote:真的不愧是協力廠的大...(恕刪) 那無啦!是剛好比較喜歡特定幾個品牌車,所以比較知道這幾支品牌產品的歷史脈絡與市場更迭。馬自達是日系車個人最欣賞的設計品牌。因為規模也屬於日本車廠當中相對較小,資源貧脊的廠商。跟我這種腦子進水不怕死又亂燒錢做自己設計產品的北爛咖處於類似的求生條件。所以我也是在多方學習,畢竟就是鮮明的商業對照組,是需要去市場調研的。以全球車市來看,轎式是已經完全退燒,投都不用投的區間帶了。福特之所以將一般乘用車全數揮劍自宮掉,是明顯看得出來,投電車超級燒錢,燒到連德國福斯自己都苦哈哈。雙福現在就抱團取暖,搞在一起,看能否再樽節些開發資源。例如Caddy福斯就提供給福特生產雙生車Tourneo Connect 旅玩家三代、福特的Ranger MK6就提供給福斯生產雙生車Amarok,後續還有福特旅行家與接下來福斯新大T共用,4月底飛德國漢諾威新車設計開發研討,就是進設計中心在看新車的概念車架、電池模組底盤,與ID Buzz LWB。全球車市處於相當白熱化競爭的狀態,去投放一般乘用車,確實是燒錢也不容易獲利的區塊。例如以台灣來說,CUV、SUV也是競品多到爆炸,隨便一個品牌就2~3款起跳,例如RAV4、CC、Yaris Cross三車,還沒打別人,小的就先打到自家大的,依此類推分食市場。而台灣總體新車市場也就一年34~42萬輛,沒辦法在更多。哪幾家分得多,哪幾家就賣得少。台灣車市,單一車型單月已經沒有過往1997年日產Cefiro A32能一年貢獻12萬輛以上的恐怖戰力,現在的車型,單月能保500台 / 一年有個6000台起,都得開慶功宴了。多的是如同日產Altima這類中大型房車,單月賣幾十台還有個位數的,去辦進口跑導入流程都是在浪費公司資源。產品貢獻度只能用極差來形容。看來看去,我覺得真要造車,反而應該去做VAN帶有戶外風格,融合SUV調性,本體確是VAN的休閒次世代多功能用車,走這類產品咖實在。因為國際車廠大多只把VAN設定在商用車領域,一車就丟在市場吃個20~30年起跳,從沒想過要去大改款。例如豐田TownAce VAN本就是2008年早在印尼掛大發GranMax上市的老車型,台灣時隔這麼多年國產,一推出,市場搶到翻。一台陽春到不行的國產廂車,不但沒空間退%給客人,還要客人+5~8萬來提車。車子真的有需要搞到那麼複雜+高貴嗎!!!??台灣真的有需要配置很頂天的車嗎? 其實需求偏低。但這類多功能廂車VAN,還真沒啥產品可以挑,台灣更是少得可憐。這個區塊沒人做,反而有肉蹭。中華車最有資源做,就很妙。e - Veryca就很有話題性,台灣沒競品。整個車體重新設計+包裝過,內、外觀是否應考慮整個重新開模作,用新的車名上市,不就能跟Veryca凌利這台從百利、威利市場走了20幾年老態龍鍾的車款做出切割。就....嗯! 可能想省錢,不開模。借殼上市,結果市場就冷颼颼,一個月賣沒10台車.........。總之~現在真的不容易!
馬自達因為安全性太強,在北美地位已經對標Volvo內裝沒Volvo好,售價稍微低一點但似乎馬的外觀更對美國人審美總之IIHS安全評級最高的馬自達不要不信對安全買家來說不是Volvo就是Mazda連賓士BMW都要靠邊站
有個田字跟豐田本田並列,好像也沒有比較高級~改個德川也許還有機會James1966 wrote:引言James1966 2023-09-25 10:43 65樓把"馬自達"改稱為"松田",可能會變成高級品牌喔
什麼叫高級車,買不起就叫高級車? 馬力大叫高級車? 還是你對高級車有另一套看法? 有的人追求cp值,有的人追求顏值,買自己所愛,買自己買得起的就好,每個車廠都有自己的一套優點,要一一比較,比的完嗎? 歐系車貴真的是他特別好嗎?去看看進口稅率多少
twsnake2010 wrote:乳題,以前總覺得是台客屁孩車,又發生車展事件,所以對這牌子觀感不佳,但是最近看到很多鄉民在討論馬自達的車子越來越高級化了,我是認為不論外觀跟內裝質感都還不錯啦,又是全進口的,加上新上市的CX60一直強調縱置後驅,媲美保時捷...哦不,是媲美BMW,加上車廠好像也有企圖心想變成高級豪華品牌,大家真的覺得馬自達變高級了嗎?? 這個問題要問 梁家輝很多年前的電影,「情義之西西里島」或是名叫「黑金」,他就發表過觀點了https://youtu.be/GJWNzmGHy8c?si=706Q3oSG0Aqy6Q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