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就是沒錢還想要開跑車,只好開便宜有點操控的房車。
簡直不要吹太大,簡單就是台灣經濟差了只好開相對便宜的運動房車。然後就被一堆台客(不負責任的說法、因為某些情況下也沒得選)吹捧成M3。
醒醒吧 在日本他就是台房車,小眾取向的房車。針對某些訂定狂熱設定房車,當然有某些特定人士在吹捧。真的沒那麼神
PS:他神的部分真的只有轉子但是轉子在現今卻不會成為主流,其他就是便宜的跑車(MX-5)。
偶爾在質感部分也被吹噓,殊不知質感就是用錢來換,大家都可以很有質感。
外型
就是多花點錢請設計師來做,然後多花點時間來選擇哪種比較好看些的造型如此。
簡單來說客層就是年輕人,喜歡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但是錢又不夠只好選他。
有點年紀了還買的話,我比較偏頗與不客氣的來說,就是沒錢又愛騷包的人才會做。
所以為何總有些人在感嘆吹捧松田的車子
事實上比操控實力比不上本田(或是本田不想做出那個等級),比性價比比不上豐田,所以就只好買松田
簡單的來說買不起本田又不想跟豐田車子撞衫的車子,才會想買松田的車,不要反駁連他自己車廠都承認他的車就是賣小眾,賣特定階層。
當狗肉成為信仰,狗腿子們當然要誓死捍衛,根本講不通道理。
magic3d wrote:七月ST-LINE Lommel是602喔,ST-LINE只有124
這說法邏輯不通啊,說的人跟買Lmmel的不是同一人,所以無法套用在"身體是很誠實的"這句話...
而且換個角度看,Focus 7月賣1250台,其中Lommel賣了479台,這表示扭力樑的Focus賣了771台喔。
會挑時尚版的不是因為扭力樑跟多連桿的問題,而是比較經濟型車主,類似4D的佛心版
很明顯的多連桿出現後,原先的ST-LINE單都跑去Lommel了,加上其它配備,銷量就是高五倍。
有種需求叫做廠商覺得你不需要,然後講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把配備拔掉,實際原因單純就是想省成本,就像focus mk4剛開賣時一樣把扭力樑講的會飛天鑽地,結果還是被罵到臭頭才肯把多連桿端出來,並且也沒取消扭力樑,給消費者一個選擇的機會不好嗎?
消費者在意的是,你管我感覺不感覺的出多連桿跟扭力樑的差別,重點是你廠商的誠意問題,連選配的機會都沒有,就很糟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