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idian wrote:現在前驅底盤輪弧與...(恕刪) Mazda 3的話,Volvo同級距應該就是V40了。V40的佈局結構與Focus較極為相近,車室艙體是佔比較大的,但為了車艙安全考量,A柱特斜,中空檯面極深,實際乘坐艙內深度受限,所以V40也跟Focus、Mazda 3的內艙乘坐空間差異有限。而如圖面所示,紅色區域葉子鈑處,Mazda 3還是比較長。Mazda 3艙體如黃色所示向後移,造就如4米8中大型房車的車頭長度。另外前懸也如後輪驅動車般比較短。佈局較類似BMW 1系列,只是1系列比例又更誇張就是。
hungmaxy wrote:總感覺 mazda...(恕刪) 如果該折線有空氣動力學效果, 那麼我就覺得有存在價值不然我還蠻不喜歡車身有一條不知所謂又大又深的折線, 例如BMW 3系列我喜歡的是用幾何形狀呈現出來的張力, 而不是在一個圓潤外型上應折出來格格不入的感覺這次在東京車展, 覺得量產實車最好看的車是Aston Martin DB11概念車最好看的是Mazda Vision Coupe concept
阿福的網宅II wrote:Mazda 3艙體如黃色所示向後移,造就如4米8中大型房車的車頭長度。 想請教大家一個與設計非直接相關的問題長車頭(前輪弧與葉子板距離較長)的車是不是方向機柱會跟著變長 轉向靈活度會變差?
aquaeuro wrote:想請教大家一個與設...(恕刪) 跟方向機柱長短關係不大, 不然後驅車應該都超級不靈活, 但事實上並不會如此後驅車不僅人離前輪遠, 轉向連桿還在前輪軸心前方, 而不像前驅車在前輪軸心後方(因為軸心前方要放引擎跟變速箱, 沒地方放轉向機構)不過, 看人離哪個輪子近, 對那個輪子的體感就會多一點, 換句話說離前輪越遠, 體感上是越不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