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142536 wrote:裕隆花一百億升級展...(恕刪) 偷偷告訴你.小弟不小心就那們剛剛好的在裕隆三義待過3年~噗噗尤其你說的LUXGEN 生產線更是可笑到不行~哈(LUXGEN 跟 T0BE熊貓可是同一條生產線喔~哈哈哈哈哈哈)太多秘密你們這種只知道看廣告和文宣的就說讚的人是不會懂低~
小弟工作的公司是做機車的先說說泰國製跟台灣製會不會有差,基本上不會理由有幾個1.圖面全都是由日本繪製,各部品零件尺寸公差,及性能測試基準都是日本人訂的連台灣這邊自己改個圖也都要送回日本簽名及做評價測試。2.日本母公司沒事就會派人到亞洲的海外據點觀光....啊!!不是,做工程監查不單單是查公司內部的生產線,有時也會去外面加工商看(因為這樣,有些加工商覺得我們很刁還不想接生意...)所以如果各據點的品證有在認真做事的話,基本上部品不會差太多。3.像我們公司這如果某據點要新增產線,日本人都會去當地做評估整條產線的規劃大致上都是由日本主導,設備的採買則看重要性主要會購買日本製或台灣製(當然有些地方會當地設備)當一條產線開始生產前,一些試做品都必須送回日本做許多測試。4.如果有外銷的機種,品質上會更要求,因為一但被退貨要付出的成本更大。5.另外上星期剛從泰國廠回來,那邊的製造部每天早上都會開會提前一天生產的部品有哪些不良,是否需要馬上對應(台灣好像還沒有)6.好幾個新機種的生產都搶不贏東南亞....
真的不要再對台灣太過於自我感覺良好. 台灣的汽車工業要去跟泰國比你真的會輸到脫褲.我舉個實例好了. 泰國HONDA一年的生產台數多少? 60萬台, 光一個 HONDA 的生產量就幹掉你台灣全年度所有進口+國產的銷售量. 因為泰國的汽車生產除了供給本地, 還要供給新馬印尼等地. 有些車種甚至會回銷回日本.日商跟台商最大的不同. 就算在泰國當地, 除了用日本籍管理(週末在高球場我都會碰到日籍主管以及韓籍主管一同打球) 所有的東西也只跟日商採購(不管是機器或是零件, 泰國當地, 就算是台商想要切進去根本是難上加難). 日本人是在品質上有絕對的把握才敢以泰國作生產中心進而外銷東南亞. 從台灣開一套CIVIC門把手射出模可以龜毛到叫廠商兩個月內飛過去調整到必需退回台灣修改.日本人在泰國只不過是借它的地(沒辦法泰國政府對投資補助多呀! 養殖業一個月的電費你隨便用才多少錢? 少到比你家的電費還低. 但泰國實際上電費比台灣高很多, 舉個例, 冬天在泰國不用開冷氣一個月的電費就要到3000多銖相當於台灣夏天開冷氣的電價.)泰國一個汽車工業城有多大? 差不多快要到台北縣那麼大. 台灣的規模根本無法比較. 正新輪胎在羅永的廠竟然是一個山頭的大小. 我遠遠看到嚇了一跳. 在台灣這怎麼有可能.別再說台灣比泰國好多少. 沒去過的我會建議去看一下.夢....該醒了. 政府教你的"傳統知識"其實跟現實根本就完全不一樣.
alder tree wrote:我岳父(在泰國)買...(恕刪) 佩服~ 想必您岳父經濟能力相當雄厚. 在泰國買得下BMW真的完全不是台灣想的那樣. 我認識的台商最多買得下的只到 Camry 3.0 再上去就買不下去了.
james142536 wrote:裕隆花一百億升級展示間也不願意花錢換最新生產技術!!你確定?是道聽塗說,還是胡說八道?...(恕刪) 別認真了~~在下天天在各大車廠打轉看到那種發文都是直接無視~~~~~
來來坐 wrote:原想買日本進口,品...(恕刪) 好幾十年前泰國的NSR150就已經比台灣NSR150馬力還高許多,車友統稱泰N,就算撇除零件不同好了,HONDA在泰國也有生產許多重型機車,有些都是賣來台灣跟日本的。
jamesyangyang wrote:泰國的車做得滿不錯的,泰國也不比台灣落後,甚至更有國際觀; 以馬三來說,去年四月去泰國就已經看到了! 市場規模決定一切20年前台灣市場規大於大陸市場, 因此台灣都先發表新車再到大陸發表20年後大陸市場遠遠大於台灣市場, 各大車廠馬上在大陸發表新車,將台灣邊緣化要比國際觀台灣汽車零件廠的國際觀並不輸人, 認清事實, 只是台灣談貿易協定都輸人, 接單台灣, 製造中國跟東南亞~~~唉~~~~稅都比別人多, 起跑點都輸人, 這就怪不了台灣廠商往外設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