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巴掌 wrote:用進口車角度看MAZ...(恕刪) 大大這個切入觀點不錯,如果以一般用車家庭一年兩萬公里保守估計,以現有馬六油耗19公里來換算,大約需要1053公升的柴油(實際一定更多)搭載i-eloop大約一年可以節省105公升的柴油以目前油價來算大約可以省下三千多元(當然實際開油耗不可能都是19這麼漂亮,所以應該省更多)差不多就是一年的燃料稅了!
我是覺得「因為OO會壞,省油錢不省維修費」這種論點很奇怪...還沒用就先想會壞,那怎麼不想安全氣囊久了會失效,遲早要換,乾脆拿掉幾個省錢多連桿修起來麻煩,通通用拖曳臂就好行車電腦壞了要修好多錢,回去用純機械的冷氣也會壞啊,怎麼不選配?配備有沒有用,給客戶來說,把東西拿掉又不讓人選,是嫌客戶買不起嘛?
我用另一種角度解說好了,原廠為了防止不穩定設備影響MAZDA口碑而不願增加i-eloop系統像T牌推出油電混合車剛推出罵聲連連,原因是非人為故障率高達7% (你說是7%重要還是用93%去捨棄7%倒楣鬼)保固過後維修價格高達10萬,那是省油還是耗維修重要歐美花少許的費用能保固10年,台灣才保固5年維修報價貴的話我看取消好了至於換檔撥片就像手自排,我開13手自排用不到五次台灣車廠有統計過使用比例,才23%會用模擬手排功能,不算多但也不敢貿然取消模擬手排功能,換檔撥片會用的約5%,所以...............
這邊有篇i-eLoop報導,供大家參考... i-eLoop似乎只是為了都會搭配i-Stop的一個過渡solution,c/p似乎不高...http://autozone.techbang.com/posts/493-mazda6-efficient-capacitive-i-eloop-kinetic-energy-recovery-system-is-not-cheap-would-you-buy-a-hybrid-or-is-this?page=1說真的,這部車我也很喜歡...如果有旅行車會進來,應該會大大考慮! 其他的配備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配備沒偷,一台車定價要接近到170~180W,我可能會直接轉向考慮L or 雙B車系了!
無敵e小秉 wrote:說真的BOSE沒有那麼好〜但有比原廠紙盆好BOSE喇吧很便宜地〜並不貴 BOSE被你說的很廉價耶~也許大大口袋深,覺得他不貴吧!假如他不夠好,怎會出現在INFINITI與Audi車上呢?況且不裝上BOSE的話,你覺得台灣MAZDA的喇叭比BOSE還好?被台灣馬自達欺負慣了,從第一代Mazda6到第三代都是如此!也許花150萬元對Mazda 6車主是比小錢吧!
照理日系車敢推的技術都有一定的穩定度,i-eloop以相關人員的說法,已經推出三年了,這應該算非常穩度的東西了,況且在日本又是標配,台灣偷掉又沒得選配實在沒道理。如果這套系統穩定度受質疑,那馬自達一反常理的降低壓縮改用鋁合金製造柴引,是否也會造成不耐用的聯想呢?我個人是認為不至於拉,所以對i-eloop也是有信心的。至於換檔撥片,我倒是沒發現它也被偷了,因為在各國甚至對岸好像都是標配,結果台灣卻偷了?這個成本應該更低了吧?國產車也很多就標配了,結果品爵又再一次出乎大家預料的偷了。
suzuki-gsr wrote:照理日系車敢推的技術...(恕刪) 你的文我都有很認真看,只是我沒有打字部分材質是鋁合金,不是整個引擎是鋁合金1800mpa高張力鋼板,一樣,是部分不是整台車如果整台車都1800mpa,2000公斤以上的車重囉~ 我第一台honda的車是1994 civic si (美國來的)68.9萬。單氣囊。手排。125匹馬力。台灣生產的gei是43.9萬。115匹馬力。多10匹沒什麼好驕傲的,重點是在於vtec系統。那時候日本本土的civic,有b16a引擎,一樣1600cc可以推出175匹。日本人把好貨留在本土。從那個時候就有了。(當年一支5zigen尾段2萬多)1999年買的impreza gt 也是只有218匹,同價位的狀況日本的impreza wrx sti 有280匹。日本給不給,多少錢代價。在每個時代的不同車廠。一再而再的重複上演。再過10多年等你跟老駱一樣歲數,你回頭看,還是這樣.......
legend1205 wrote:BOSE被你說的很廉...(恕刪) 我車上的BOSE就是很廉價〜不有無看清楚文我還說过BOSE雖廉價但比原廠紙盆好拆開台湾MAZDA車系的門板看的都是FROD給的紙盆多瞭嗎〜;我3500買4顆原廠BOSE喇叭500賣掉原廠給的4個紙盆你說BOSE廉不廉價BOSE還4處給朋友聽了嫌浪費錢
nelson77 wrote:M6 2.2d 連換...(恕刪) 還是正名一下會比較好吧...M3是哪一牌的?打馬3.馬6不好嗎?而且說真的...起頭的只說"好像"就急著開火...等確定了要罵也比較不會被打臉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