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in56 wrote:
只想問樓主一個問題,...(恕刪)
我沒公開我的內幕,其實是有急用到車子啦。
依我的判斷應該有90%此案會過,只是補助金額是不是有七萬就不1定了。因此急著用車的我就產生很大的矛盾,相當大的矛盾,我不想跟錢過不去。不好意思啦~還讓你關心。
至於有人說不會過....我也稍微提出我的看法:
- 大家應該都知道官與商之間的微妙關係,沒有商的介入,官不會沒事亂提法案。
- 當這個消息發佈後,延交對車市的影響有多大?應該很大吧?當現金流趨緩,對公司應該滿傷的吧?
- GDP都快不保了,現在還被拿把刀架在脖子上,財政部堅持的住嗎?這讓我很懷疑。
- 這個法案,我沒看到新聞在報,也就是沒在吵,藍綠應該是達成共識了。
當然公平正義的介入或許會有轉機啦,但誰知道?有人會為了這件事情去立法院抗議嗎?我等著看....
我不支持也不反對,我只是不想我的新車落地少7萬,這種感覺很糟。
以上是個人不負責任的看法,如有雷同,1定是巧合。 平板打字實在太困難了,能省則省,請多包含。
clarksun01 wrote:
我沒公開我的內幕,...(恕刪)
大大分析的沒錯, 應該會過一種, 我認為立院版比較會通過, 說不定只有減3-5萬, 7萬有點多, 而行政院版, 車商都認為看得到吃不到, 真的過行政院版, 有跟沒有差不多, 加上這幾個月買氣差, 一定被砲轟
-------------------------------------
貨物稅減免 業者:看得到吃不到的甜頭
2015-10-09 01:00:54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國內終於等到購車貨物稅減免的政策跨過政院門檻,但車商已經付出一個月買氣觀望的代價,如今,車商還必須等消費者的二手車完成出口,才能取得新購車5萬元貨物稅優惠,這讓業界紛紛砲轟,這是看得到吃不到的甜頭。
政策內容公布後,車商覺得可能滯礙難行,車商表示,政府要提振經濟,卻要求車商先負擔成本,不管二手車能不能外銷成功,都要對消費者減收5萬元,這種要求沒有法源依據,也沒有說服力。再加上國內並沒有二手車外銷的產業鏈,就算法案過了,政策根本無法落實,車商也難以配合辦理。
車輛公會指出,相關政策9月提前曝光,造成消費者緩購,使得9月到汽車展間的來客數驟減約30%,實際僅銷售2.42萬輛,比去年同期減少29%。公會呼籲政府,為避免緩購現象持續惡化,請加速完成立法,讓政策早日實施。
車市龍頭和泰車肯定此政策,但這屬於長期的產業政策,短期因為國內並沒有中古車外銷的產業鏈,無法發揮效果。即使中古車出口有貨物稅退還機制,也要出口後才能退還,車商不可能代墊、在新車賣出前就扣除這筆錢,執行上困難度高。
也有業者指出,台灣汽車駕駛座在左邊,東南亞國家仍以右駕為主,「中古車外銷要銷到哪裡?」,除非中國大陸是選項之一,否則政策效果不如想像中有甜頭。
國內中古車每年交易次數累計約70萬輛,市場潛力可觀,但仍以國內市場為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