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papa wrote:你知道台灣為何沒有bmw318了嗎?因為在大陸設廠生產了只要市場夠大低階款的怎麼不可能在大陸生產呢...(恕刪) 我的意思是說~~德國 M.BENZ 和 BMW 原廠不會將中國製的車款進口到台灣,應該是 1 月份或 2 月份的一手車訊有刊載吧? (如果沒記錯)官方已經表達這樣的立場。
呵呵~~沒有錯是同一條生產線同一批人做出來的,而QC的人也是同一批,而在MAZDA的車款零件上甚至還可以看到FORD的標誌,止是那些不懂車子的人一直批評FORD的不好,並沒有批評同款的MAZDA的不好,因為我去參觀過中壢的福特六和工廠,參觀的照片可以搜尋MONDEO車友會進去裡面的會友秀場看就可以看到囉~~車不是不好是不懂得如何去照顧它,變速箱的問題是因為其ATF型號不對所導致
這是一定的啦,現在的ECFA還沒有簽訂,從大陸過來的車子或者零件也比較便宜或者方便,加上消費者的喜惡(喔,大陸來的S350 ...?? 應該不是誇獎)所以"現在"一定不會從大陸引進的啦!!不過上個月聽到有個外資分析師提到智慧型手機的產業時候,說到一段話覺得很傳神" 現在的智慧手機越做越便宜,未來的競爭會更加激烈,畢竟如果有80萬的LEXUS, 誰要去買WISH ??" 誰能確定雙B的光環在台灣還可以撐多久???試問.從火車站走出來,你看到一整排的計程車都是賓士,你還會想要買一台一樣的車子當做犒賞自己的生日禮物???
這真是一篇很有趣的話題。FORD跟MAZDA大部分都是兄弟車沒錯,核心大多一樣,只是表面看的到的東西有差異。只是近幾年福特為了走出不一樣的道路,所以組裝的車種有逐漸往歐洲福特靠攏的趨勢,無奈品牌價值已經深深烙印在國人心中,所以就算只是外觀上的差異,就算知道是兄弟車,就像部分樓友說的,他寧願多花一些錢買MAZDA而不會買FORD;但相反的,還是有一些樓友會認為不需要多花那些錢買MAZDA。總之,青菜蘿蔔各有所好,重點是自己覺得值得就好,倒不必太在乎別人的觀感。以前PUG(406)的車,大家也說不好,可是經過了12年,跑了30幾萬公里了,親友們都改觀了,甚至當我換柴莽時,以前的車友知道了,還打電話過來想買。至於現在的FORD(柴莽),也很多人說不好,也勸我不要買--包括女王在內,甚至不相信我會買台裝車,尤其是FORD。但是看看柴蟒的內在,雖然有一些不慎滿意(碎震的處理),但大部分的東西應該是我所要的。目前只能期待柴莽能像406一樣,很稱職的陪我度過下一個10年,另一個30萬公里,千萬不要讓我跌破眼鏡了。福特,加油吧。順便來個另類的兄弟車12年暨沒大問題也沒小問題,有顧過1次路的406 VS 1月底柴莽剛報到的第1天
jacky22526 wrote:因為福特給人的感覺就是便宜,但常壞東壞西(親友經驗)...(恕刪) 你是要買你親友那台嗎?還是同款式?就算是同一款式車不同的使用形式也會造成不同結果例如:有定期保養嗎?平常駕駛方式與使用觀念如何?
福特、馬自達的1.6機油泵浦(前兩代)就是我們公司同一條生產線做的,圖面都一樣,,馬自達多一個加工一道泵浦洩壓閥孔.售價依序為:貴、很貴製程檢驗標準依序為:青菜、加嚴協力廠員工對機油泵浦品質的評價依序:屎、烙一句日本話貴20萬車廠向協力廠購買的價格決定品質.並不是台灣協力廠製程能力不足,而是車廠一味的砍協力廠單價願意在品管允收水準上退讓.一個孔徑公差福特自己訂0.05mm,馬自達加嚴到0.035mm.有人說這幾年福特品質上有改善我就學得很好笑,yahoo Blog 一堆福特Focus剛過保固期爆傳動軸與避震器的案例.不要跟我說車價不變品質會自動提昇的鬼話,協力廠可不是慈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