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開放 知名國際油品商來設加油站

yshumail wrote:
我永遠記得當初王經營...(恕刪)

王老先生有塊地阿~伊阿~伊阿喔,還有很多錢。商人就是商人說的話能聽狗X都能吃了。
國營不爭氣,民營的一直吃民眾豆腐。
feng wrote:
近年來景氣差我為了節省也響應政府節能減碳減,很少開車只有偶而假日出遊載家人才開,
一年下來算過用了約300公升油,但燃料稅繳了7200元,
平均每公升約繳24元左右燃料稅,現在95每公升29元,每公升合燃料稅共53元.
(油價29我要繳24元燃料稅)

你只要在少開一點,就可以油價與稅金都是29元,合起來就是一公升汽油58元!好便宜對不對!!
feng wrote:
目前臨國含燃料稅油價: 韓國 45.06 日本 43.42(92的) 新加坡 40.27
我繳的油價53元,怎麼看都是貴了別人非常多,這就是響應政府節能減碳減所得到的懲罰稅.

很可惜一堆人被騙得很高興,還以為台灣的油價真的便宜
民不與官爭,更不與富爭o

但我們要爭氣點, 我們沒能力建一家煉油廠賣油,
但總有能力少用油吧! 官商勾結,把百姓當智障, 難道我們就這麼不爭氣嗎?

教大家不用油,是不可能啦! 我也想不出方法,尤其現在又是夏天o
但少用點油,一定可以吧!

建議1 : 少用自用交通工具, 例如 汽車 機車 ....等非營利目的交通機具o
建議2 : 一定要用, A: 早點出門,搭 大眾交通工具o
B: 一定要自己開車(我就是)或附近沒大眾交通系統, 那儘量改騎機車o 目前機車最耗油也有25 km/l , 皮膚曬黑了點,保健康;髒了點,用水洗就好了o
建議3: 家庭成員集體活動所需, 那可以叫計程車或租車就好, 平常家裡不擺車,就不會想要自己開車了o

油消耗減少了, 我不敢保證油價會變低(變低,不就又會走回頭路,大家又一窩蜂去買車來開), 或變高(因法定盈餘壓力,油價平均價格會增高); 但總給他們那些仙風道骨
的官員,一點教訓吧! 別在那邊養一堆米蟲後,才在那邊哭盈餘不夠花o
CHARLY168 wrote:
教大家不用油,是不可能啦! 我也想不出方法,尤其現在又是夏天o
但少用點油,一定可以吧!

省油又如何?前面已經算給你看了,油用的愈省,每公升汽油所負擔的燃料稅就愈高!!政府其實是在鼓勵大家多用油!!
i407 wrote:
什麼服務偏遠、煉油成本...等
都是煙幕彈!

中油的人(x員)爆多、平均年齡老兼薪資高
人事成本就是績效不彰的主要原因
看表說話:

http://img193.imageshack.us/img193/874/116uxf.jpg


老實說你不能把台塑石油的員工數直接拿來跟中油比較

原因很簡單 因為表上沒跟你說

1.台塑石油的行政管理人員大多數是掛在台塑集團總管裡處下
2.石油銷售是福懋
3.工程人員是台塑重工
4.第一線加油站是台亞石油
5.台塑不必配合經濟部進行天然資源探勘

如果把上面的人數都算進去的話 其實台塑石油跟中油的員工數老實說應該是相差不了多少.....

簡單來說就是人家(台塑)家大業大
同性質的工作東西他根本就不用另外聘人
叫集團內原本就負責該項業務的子公司直接把工作吃下來就好

sendoffy wrote:
你只要在少開一點,就...(恕刪)



依照計算油價的平均算法我因需求每個月大概有5500元的油費,加上所謂的燃料費平均一公升才32元左右,那將子應該有比較便宜~!!

還有一台車一年開不到10次每年耗油量不到100~挖勒~算完不就快破百~!!

那請問買車的價錢是否也要依照這種方法去計算車價,相對這種東西價值度就不高,對每個人所值的價值度就不一樣,當每個東西越常使用價值會越高,相對的這也是,只是使用率不一樣而已。

很多事情是不能依造個人去做計算~!!如果真的要算,應該以台灣賣出的油量加上總汽車燃料稅的金額去計算再去跟別的國家比較,是否會比較公平?

以上為個人淺見

是仁仔唷 wrote:
依照計算油價的平均算...(恕刪)


當然您說的算法是正確的,
可是每個人都是自我本位的,
當我用的油少時,
那我不是吃虧了嗎?

所以等於是政府鼓勵我們多用油囉?!
yshumail wrote:
當然您說的算法是正確...(恕刪)


對阿多用油就以跟政府計算來說贏了
但是跟自己荷包呢??

個人覺得如果你買了一樣東西計算後周邊商品,
加上使用度來說跟別人去做比較,每個人使用上的價值度
就會不一樣,那為什麼要買這一些東西呢~??
是不是所謂的買了這些東西可以讓你的在其他方面的價值提升,
或是更便利,在這同時所付出的代價也會相對提高,
所謂"買車容易養車難"。
是仁仔唷 wrote:
對阿多用油就以跟政府...(恕刪)


所以囉!
每次中油都拿自己的油價,
去跟那些燃料費隨油徵收的國家比,
立足點就不平衡啦!
那不是欺騙消費者嗎?

所以我覺得應該取消燃料稅,
改成隨油徵收,
用的多就繳的多,
那樣才公平吧!?
其實經濟學已經告訴我們了,為獲得最大利潤,
廠商處於獨占市場(只有中油一家時),訂價策略:越高越好
廠商處於寡占市場(中油及台塑),訂價策略:一家漲價,另一家跟著漲;一家降價,另一家跟著降,兩家都可獲得最大利潤.這也就是為什麼台塑永遠跟著中油調整油價的原因.
唯有在完全競爭市場,才會對消費者最有利.
所以在政府未完全解除油品管制前,弱勢的永遠是消費者,中油或台塑都可獲利,差別只在於獲利的多寡而已.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