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偏偏每個人審美觀不同,這也是Mazda所面對的考驗,他所設計的美被多少人接受?又有多少人願意多花一些錢買下他的藝術?會不會最後還是被人拿品牌來說嘴:
那個LOGO就是不值那個價位。
美的藝術應該是有價的,我們該尊重每一件作品,你可以不喜歡,但別嘲諷願意花錢的人盤子,畢竟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有人可以多花錢買馬力享受操駕樂趣,為何我不可以多花錢買視覺享受?車子不是本來就是買來自己爽的嗎?
至於駕駛的需求因人而異,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激烈操駕,只要日常行駛中操控及乘坐是舒適的,管它扭力樑還是多連桿,在我心中的分數都是一樣的。商人都是利益取向,難保多連桿不會選用低質品?還是扭力樑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商人不會明說,我也非專業人士無法判別懸吊的用料、設計及價值,所以只要駕乘給我的感受是好的對我來說就已足夠。牛肉、豬肉,料理得當都有辦法讓人享受。
話說回來,四代馬給人的感受到底如何還是要等到親自試駕後才知,畢竟車是要自己開,而不是聽人家說。
另外,有關後座的問題始終如一沒什麼好說,有後座需求的人就不會考慮馬三,但反過來,若今天馬三向後座空間妥協而改變外觀設計導致外型走向平庸,那消費者還猶豫什麼?買Focus就好啊,反正都差不多,又比較實惠。
最後,最後還是得回歸到後勤,希望售價提高的同時,後勤維護上能有等質的精進,不然,喜歡可以只有一個理由(視覺),不喜歡也可以只有一個理由(後勤)。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