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全新第四代Mazda 3加拿大搶先試駕;運動表現依舊,高質感超越同級檔次

馬3的內裝質感實在不錯,

四門的外型感覺比較對味,

會是吸引目光的一台車
第四代Mazda 3質感進化
冷氣出風口不協調
行李箱略小
希望原廠更重視台灣
馬自達這次的車真的是直感爆棚,完全海放同級
不知道新的X引擎,進步幅度能到哪邊?
很佩服MAZDA的思維,畢竟跟其他大廠比起來,資源及開發費用相對較少,
敢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蠻有意思的.
希望被拔的真皮和電動座椅..
可以在小改款的時候一樣樣地加回來。

銷售量的好壞先不論,就一般的情況下...
請問各位大大新馬3的小改款大概是落在1年還是2年後?
我看過實車,也蠻喜歡整體的設計及內裝。在我的認知,外觀及內裝也該算在評分的一環,若這件藝術品你喜歡,加點價又何妨?況且其它設備也在水準之上。台灣路上1A2B的車滿街是,除了品牌光環外,車主圖的不也是有型的車身及精美的內裝嗎?

但偏偏每個人審美觀不同,這也是Mazda所面對的考驗,他所設計的美被多少人接受?又有多少人願意多花一些錢買下他的藝術?會不會最後還是被人拿品牌來說嘴:

那個LOGO就是不值那個價位。

美的藝術應該是有價的,我們該尊重每一件作品,你可以不喜歡,但別嘲諷願意花錢的人盤子,畢竟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有人可以多花錢買馬力享受操駕樂趣,為何我不可以多花錢買視覺享受?車子不是本來就是買來自己爽的嗎?

至於駕駛的需求因人而異,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激烈操駕,只要日常行駛中操控及乘坐是舒適的,管它扭力樑還是多連桿,在我心中的分數都是一樣的。商人都是利益取向,難保多連桿不會選用低質品?還是扭力樑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商人不會明說,我也非專業人士無法判別懸吊的用料、設計及價值,所以只要駕乘給我的感受是好的對我來說就已足夠。牛肉、豬肉,料理得當都有辦法讓人享受。

話說回來,四代馬給人的感受到底如何還是要等到親自試駕後才知,畢竟車是要自己開,而不是聽人家說。

另外,有關後座的問題始終如一沒什麼好說,有後座需求的人就不會考慮馬三,但反過來,若今天馬三向後座空間妥協而改變外觀設計導致外型走向平庸,那消費者還猶豫什麼?買Focus就好啊,反正都差不多,又比較實惠。


最後,最後還是得回歸到後勤,希望售價提高的同時,後勤維護上能有等質的精進,不然,喜歡可以只有一個理由(視覺),不喜歡也可以只有一個理由(後勤)。
Mazda 3 五門實車比照片上好看
不會有違和感

艾薩克 wrote:
各位在這幾年可以觀...(恕刪)


從第三代開始,就看得出來馬自達在細節的用心,很多地方細節都向豪華品牌致敬,

在各大車廠無不朝小排量渦輪靠攏的方向,馬自達自然進氣引擎的效率,的確有其獨到之處。


總之,馬自達的企圖的確很明顯,往成為豪華品牌靠攏,即使未成為豪華品牌,

馬自達的確也打中了一些年輕人,成為預算不足下,又想有豪華氛圍的首選。


不過,比起三代價格的平易近人,四代在價格帶上的確有不小漲幅。


內裝質感感覺比上一代好,但價格也越來越貴!
五門的屁屁...
四門比較協調好看~~~個人觀感...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