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馬六能見度越來越少,是獨一無二啦!但只有爽在前面,痛苦可能會出現在後面!後來的維修保養只有越來越麻煩,而且遇到問題也可能找不到車友可以詢問!以我目前舊馬六在外面店家保養維修的情形看來,不是很多店家都有接觸過馬六,所以多數技師只能利用相同的原理來處理車子的問題?有時候看了真是捏了一把冷汗!更何況舊馬六的問題狗屁拉雜一大堆..新馬六都能夠沒有舊馬六延留下來的通病嗎?.........所以祝福新馬六車友好好的愛護下去了....
以下是事實:
1.新款與舊款相較,不論是2.0平價版、2.0頂級版、還是頂級動力版,價格都上揚了十萬左右。
2.三月份與四月份,mazda6的掛牌數都在百輛以下。(在那之前,有部分掛牌是舊款車,不曉得純新款的掛牌數如何)
3.舊款mazda6時代,有相當一段時期每月掛牌數都在200以上;即使後來走下坡,也還有好一段時間起碼維持月售百來部水準。
4.近年來,國內使用2.3、2.4引擎的車款變多了。
以下是推測:
1.假設新舊款mazda6吸引的客層大致相同,價格上揚,極可能造成「實際有能力購買」的顧客減少。
2.有沒有可能,在這個價格帶,對手的競爭力也普遍提升了?(印象中,在這一代Golf推出前,mazda6往往獨佔進口車銷售榜驁頭;但Golf推出後,形勢匹變……)
3.有無可能,價格價值比的「感覺」並未提升(甚至下降)。
4.按照期望值理論,(註1)一般人傾向加重加權「損失」的部分,而對「增加」的部分所給予的加權指數較低。因此,拉高的稅金、拉高的價格、搭配不太起眼的動力數據,很可能造成持續關注mazda6的人不符期望的感受。
5.以「車款形象」而言,有無可能,舊款比新款更鮮明?(註2)
註1:請參閱「認知心理學」,決策理論部分。
註2:比方說,舊款mazda6被許多雜誌公認為「最佳駕駛樂趣」;當時mazda6原廠也強調mazda6 2.3z的動力與運動性(還找盧貝松拍片宣傳)。現在的mazda6,是否具有同樣突出的產品特性呢?
不太喜歡新馬六
@@
我沒開過 舊馬六
但新的 還不錯說
國產車 F 跟 H 牌
都是"國產"
應該 立足點 就不太一樣吧
關於車價部份
現在哪部車 沒有漲價
新馬六漲個十萬
配備有輸給舊馬六嗎
雖然 我不知道 舊馬六 配備有沒有hid 有沒有dsc 有沒有六個airbag
但是現在新車 哪部車 沒有漲價
頭右大 的alits
還不是漲很多
我想很多車系都是這樣
不只 有 新馬六漲十萬
漲了 還不是給更好的配備(跟舊型車比)
說真的 以我當一個 新馬六的車主
這部車 真的很不錯了
開到 至今 沒有 車子本身的 問題
但如果 在能挑一次
我不會買這部車
可能是 場牌映象問題
開馬的是飆仔?之類的問題
有些人總是 會對我 惡意挑釁
以為 開這車 就等於要開快?
如果 我有機會再選 我會挑 別的車款(is 250)
我來亂的
目前在街上看到跟我一樣的車只有三台,
(五門舊馬六在全台灣我猜測應不會超過700台,賣得不好也是真的)
會買五門舊馬六也是看過新款2.5馬六發表後才做的決定,
當時有考量到自己的年紀,
覺得新款的過於年輕化,也比較有律動感(純個人觀感),
還是覺得舊款的比較內斂一些,比較適合自己,
因此才會選擇舊款的五門馬六。
舊款五門馬六以配備來說HID、mp3音響都是原本就有的(HID好像是五門舊馬六才有),
又配有MAZDASPEED的原廠空力套件(不必額外再花錢

且當初購車價連90都不到,
與新款2.5上市時的價差就將近20了,
且比較了一下與舊款五門與新款2.5五門的主要差異在於:車身大小、DSC、BAS、六氣囊...等安全配備,
其他方面在於:左右恆溫空調、兩顆高音喇叭、賽車踏板、18吋胎,
其餘的差異好像就不大了。
目前新馬六在市區我只見過一台黑色的而已,
能見度算是非常少了,
可能大家的考量還是希望能以一百出頭的價格,
買到比較大一些馬力的車吧!
而不是多了在稅制上的那88c.c.(2488c.c.),
只在動力上比舊款小幅提升,
但在價格、稅金卻往上提升一級的車吧!
不過,好處就是不管到了那裏,都是眾人目光的焦點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