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日本 Mazda CX-5 最新搭載2.5渦輪增壓

blockquote>ericc1971 wrote: 現在的車子已經...(恕刪)


休旅車有破7已經可以號稱性能,能破6的已經不多了⋯


不過CX5 2.5能有7秒初就很好了!


JV1080 wrote:



接單不是問題,...(恕刪)




還是希望Mazda有性能車款可以選,這顆2.5渦輪CX9已在使用,所以


員工訓練應該不太難⋯


Mazda可以讓高階CX提升品牌價值,技術好料都要用上,拉近與日係高階品牌


(L.I.A)差距,爭取跟同等日係車款再高一階的形象(CRV.RAV4);個人淺見⋯

不敗神話zero wrote:
2.5T才250P...(恕刪)

還好吧,只是調教問題..
畢竟很多環保法規會越來越嚴苛..
而且扭力42,很夠用..
只是稅金在台灣的確有點瞎..
比較下來,我比較期待skyactiv-x
cnptony wrote:
2500cc在台灣...(恕刪)


若2000西西自然進氣都覺得可以了,那幹嗎還要每年多花5000元稅金呢?

這就是台灣的車市,2500西西就是不好賣。
大眾市場不好賣,廠商引進的意願就低。
大部份的人還是存在 買2.5 = 3.0 的稅金,那不如就買3.0的迷思

反觀1.8-2.4的級距 卻不會買2.4

馬自達都由日本方面接手了,卻還不能開放2.5T 的動力選擇

接單生產,賣一台算一台,滿足有動力需求的車主,不是也很好嗎





小黃狗的春天 wrote:
若2000西西自然...(恕刪)
兩千五CC的引擎不是原罪
最該打屁股的是台灣稅金制度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之前我也有在很多篇留言過,日本稅金制度為500CC一個等級
而且台灣用車環境大部份還是以日系車為主

很多不明就裡的人,最常說一句,怎麼不是2400CC呢
台灣市場不大,日本也不可能更不會替台灣市場去弄一個所謂的2399CC引擎來專賣台灣

該怎麼做?簡單說就是整個稅金制度要跟著時代改變而改變
方式很多種,也不一定要學日本來個500CC一個等級


JV1080 wrote:
不用考慮培訓維修人...(恕刪)


培訓人員是原廠要做的事,不是由消費者去替原廠想

再說這2.5T 跟CX-9是同一顆,難道會修CX-9,就不會修馬6 ??


girf wrote:
兩千五CC的引擎不...(恕刪)


有多少人想推燃料費隨油徵收,但政府機關還不是不肯改變

就怕稅收少了




girf wrote:
兩千五CC的引擎不...(恕刪)

+1。
個人的看法,中型SUV用2.0NA真的開的很不順手,所以我也是讓它痛(個人開的是2.5的RAV4),如果CX-5能上CX-9的那顆2.5t,那開起來一定會很有樂趣。
其實玩美就是以 “馬力” 課稅像歐洲許多地區那樣,也更能讓越多偷G的小排渦輪車可以為環境/社會 盡多點責任...

燃後,像歐系一車款多排量或是同排量多種調教的輸出,都可以在以馬力課稅下,被更合理對待,小馬低排放少稅/ 高馬重排放多稅!

畢竟,要說小排渦輪車再省再環保,為了搾高輸出啃定還是比純NA汽油製造的污染多阿...


girf wrote:
兩千五CC的引擎不是...(恕刪)

JV1080 wrote:
RAV4 2.0的...(恕刪)

是的,依數字來看,您完全是對的喲!
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地方不完全是看那個數字組合,這幾台我都有實際試過,cx5 1代或2代,壓縮比降為13或升回14的,rav4 2.0,2.5,油電,kuga1.6,2.0,1.5, Forester2.0na,2.0t.......,以我個人的需求跟感覺,中型SUV用2.0NA去揹,真的很喘,2.5NA也只是勉勉強強,2.0t就是剛好,如果有2.5t那真的會很有趣,因為我有開過CX-9的2.5t(其實我也有開過三代森林人的2.5t,不過那是上個世代的引擎了),同一顆但掛在比較輕巧的 CX-5上,實際跑起來,應該會很令人驚艷才對。

JV1080 wrote:
不用考慮培訓維修人...(恕刪)


萬一待料要3個月,那豈不是砸自己的招牌,會被貼文開砲後勤爛,
廠商不會願意看到這情形發生。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